我逐漸發覺圈子裏的人會模仿我的交易,但我的係統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而且不同的交易者在不同的時間段對交易係統的要求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我做基金經理的時候,我需要的係統是能平緩資金曲線,年化收益不需要很高的係統;但我現在的交易係統,要求卻是要不就不賺,要賺就要賺盈虧比夠大。這樣兩個不同的交易訴求必定會導致我要用不同的係統來實現。並且,隨著交易技術水平的進階,係統會被交易者優化到最適合自己的交易水平,匹配自己的交易欲望的層級。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突然發現,如果不把這個問題給你們講清楚,模仿別人的交易反而會誤導很多人,成為新手在訓練自己過程中的障礙。
每一個交易員都知道做交易需要係統,但新手缺乏經驗,不知道係統如何構建,也不明白構建係統的核心是什麽,一開始都是憑感覺在市場裏亂做,後麵看了一些書,實盤做過一段時間後,知道了交易是需要係統的,然後開始打造自己的係統,但每一次構建的係統都不能穩定盈利,然後就在一次一次推翻係統和一次一次構建係統的過程中翻來覆去的折騰。這也是我自己在交易中的成長過程,很多人也和我一樣有這樣的經曆,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把我自己的交易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
係統其實就是交易員做交易的依據,交易係統的分類應該很多種,但我自己用過的大致可以分為趨勢係統、波段係統、短線係統和日內係統。
① 趨勢係統的構建一般用均線和大趨勢結構形態來界定,均線的設定不一樣,趨勢的大小判定就不一樣。趨勢係統和純粹的基本麵交易操作手法是不一樣的,基本麵操作是完全的逆勢交易,越跌越買或是越漲越賣,所以你們能看到市場漲的一塌糊塗的時候還有那麽多的資金衝進來做空,反之也是一樣,基本麵的交易依據是供需關係,他們關注的是價格的便宜還是昂貴,而不在意趨勢。可是,趨勢係統則屬於右側交易係統,這套係統是跟隨係統,所以這樣的係統前提就是要有大趨勢,如果趨勢不夠大,掐頭去尾後利潤就不會高,而且均線非常滯後於行情走勢,單單用一根均線並不足以支撐整個係統信號,輔助形態的判斷會讓係統過濾掉均線黏連時期的長時間震蕩。因為市場上交易標的很多,技術分析老手能跟蹤到資金的短期軌跡,但主力資金到底有多大的打算?能發動多大的行情?這個是很難用技術分析提前預測出來的。所以,一般情況下,沒有基本麵研究作為底氣的交易者,用趨勢係統的並不多。
② 波段係統是我目前常用的係統,一般用趨勢線和小趨勢形態結構來界定,波段係統遵循的邏輯和趨勢係統是一樣的,也是屬於右側交易係統,它隻不過是把大趨勢中的所有趨勢結構單獨分解出來,一個一個的操作,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踏準趨勢的節奏,這個踏準肯定是很難的,所以經常會出現踏不準,那心態上就要做好這種準備,反正做到一個算一個,踏不準的就算了。和趨勢係統比起來,如果市場出現了大趨勢,那麽波段係統就很可能隻能做到其中的一兩個或者兩三個結構性的行情,會漏掉一部分行情。
③ 日內係統的構建一般在3分鍾圖表上,遵循的同樣是趨勢原理,可以用趨勢線和高低點來構建,日內係統的原則是絕對不能隔夜,因為這個係統的盈虧比不會很大,屬於積少成多的賺錢類型,進場信號要精準,獲利要快。
④ 短線係統是基於日內係統衍生出來的係統,信號的構建一般是在半小時圖表上,和波段係統很相似,隻不過把日線的波段放到了半小時圖上,比如日線圖表上的一個N字型趨勢,而短線係統做的就是那個N字的一個上漲行情或一個下跌行情,在日線圖表上看其實就是做一個三到四天的短線行情。這個係統和波段係統的區別在於,波段是日線上的一個趨勢結構,而短線做的則是小周期圖表上的一個趨勢結構,所以,短線係統的持倉時間相對更短。
係統把握的都是大概率事件,無獨有偶的小概率事件根本就超出了係統的範圍,所以沒有談論的必要。比如鐵礦去年走出了一波大的上漲趨勢,如果在震蕩整理那個階段,行情就掉頭向下了,趨勢係統肯定就玩完,波段係統也差不多沒戲,短線係統能賺點錢,日內係統隻要你的日內水平夠牛X,有沒有趨勢都無關緊要,賺點小錢是沒問題的。所以,作為交易者要想清楚,你要構建的係統到底是哪一類?你想賺哪一類行情的錢?你有什麽樣的交易能力能把控哪一類係統?這是你在構建係統前先要通過複盤之前的曆史走勢,了解清楚自己的性格短板是什麽?交易水平在哪個階層?然後做出選擇。
但無論哪一套係統,包含的要素大框架隻有三個:1、進出場信號;2、資金管理策略;3、風險控製機製。關於這個部分你們可以找一下我曾經的一個演講稿《穿越迷宮的智慧》,要細分的話,一個完整的交易係統應該要有以下幾個方麵的信號:
1、周期選擇: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選定一個主戰場的操作圖表,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開始建立交易係統時就要給自己選定好。比如我選擇的是日線圖表,那也就意味著我的係統是針對日線級別的信號來設定的,如果有些人無法操作日線圖表,不敢隔夜,那就把交易主戰場選定在更小周期圖表上。我個人的經驗是分時圖表上的信號比較多,也比較雜,而周線圖表上一年可能都難出幾次交易信號,所以,日線是相對來說比較合適的一個周期。選定好了操作周期圖表,進出場要遵循的原則是:進場不能往大周期上切換,但可以往小周期上切換;出場則隻能在主周期圖表上,既不能往大也不能往小去切換。比如,做日線圖表,遵循的交易信號隻能是日線,絕對不能因為周線圖表上的一個什麽支撐或是阻擋而去嚐試操作,但進場卻可以往小周期上切換。出場不能往小周期上切換是因為如果你的係統習慣在日線上選進場信號,卻在半小時上選出場信號,這樣的係統盈虧比肯定是做不高的。為什麽很多人抱怨說拿不住單,原因就在於沒有一致性的交易係統。比如一個日線級別的進場信號做進去了,卻總是在半小時圖上的一個反向走勢裏把單子給洗掉了,甚至被5分鍾、3分鍾圖表上的反向給嚇得離場。隻有在主周期圖表上的出場才能讓你的交易獲得最大化的盈虧比。
2、趨勢判斷:隻要確定了主交易周期,那麽需要判斷的就是你的主交易周期圖表上的趨勢,不用看更大的周期,也不要去看更小的周期,你就在主周期圖表上預判趨勢。關於這個預判,我每期的周報都寫了,也專門寫過“趨勢是如何轉換的?什麽叫趨勢的節奏?”。必須要注意的是:隻做主周期的趨勢預判,不要一會兒東一會兒西。新手的交易係統動不動就被自己推翻,就是因為看的太多了,周線、日線、分時圖切來切去的看,越看越糊塗,而且很多新手都喜歡用擺動指標,我自己早已不用任何指標了,但我也不反對新手在初期建立係統的時候使用某一個擺動指標作為參考,但切忌的是不能用多了。所有的指標都是一會兒靈光一會兒不靈光的,不能因為這一次不靈了就去換其它的,更不能多個擺動指標疊加在一起用,那一定是會頭昏腦漲的,因為擺動指標的設計就是互相矛盾的。為什麽我自己不用任何指標,卻不反對新手用指標呢?因為新手並沒有我這樣的盤感,也沒有那麽深的功力能看懂市場的細節,讓他們看裸K其實是心裏一點底都沒有的,做了一個交易,連持倉的信心都不知道從哪裏來,這也是我新手時的遭遇。要知道,做交易是需要一個心理依靠的,無論你依靠的東西是靠譜還是不靠譜,有依靠至少會讓你有堅定的信心,對一個自己拿在手裏的東西完全沒有任何心理上的堅定信念,這個東西即使是能讓你賺大錢的,你也拿不下去。所以,新手在初期建立係統的時候需要一個指標,我可以很確定地告訴你們,“期貨市場技術分析”這本書裏麵介紹的擺動指標,單獨拿出來,每一個都能起到作用,關鍵在於你不能追求完美,要求一個指標百發百中,這是絕不可能的。就算是像我這樣的老手,也一樣經常被平推,甚至止損,這也說明了,看裸K線也不是百發百中的。也就是說無論你用什麽,用的順手的就可以用,第一不要追求完美,第二指標越簡單越好,用一個就看一個,不要疊加一大堆東西就可以了。
3、預估目標:在趨勢判斷清楚的基礎上,可以讓你預估出這筆交易的盈虧比,雖然很多時候真實的盈虧比和預估的會相差很大,但這個預估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你們看到很多交易信號我會放棄掉,就是因為我預估這個行情不夠大,很大概率賺不到我想達到的那個盈利目標。雖然經常也會預估錯,但這沒有關係,係統要確保的是做進去的交易,沒做的交易是不會被止損的,也不用太在意。
4、進場信號:這個因子在整個交易係統裏麵我認為是最重要的。但對於不同的交易係統,進場信號會有很大的不同。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係統去設定進場信號,我的係統的進場信號你們都看到了,我是用定式進場的。當然,你們也可以使用自己信得過的經過了檢驗的進場信號,無論是哪一套係統,進場都是最重要的一步。
5、下單手數:這是屬於資金管理的範疇。我資金管理說到底就是到底是輕倉還是重倉的選擇。首先,重倉必須要有一個前提保證,就是進場足夠精準。不要以為重倉隻要設一個窄的止損就行了,如果不能在行情近期的起爆點進去,重倉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多次的窄止損也會讓本金損失很大。新手又很難做到精準進場,技術不夠,盤感不夠,膽量不夠,這些都會影響交易的進場,所以新手構建的係統隻能是輕倉、寬止損。可以選定四到五個不同板塊、持倉量大,波動率高,趨勢連貫性強的交易標的,降低單品種的持倉度,分散持倉,讓整體的持倉額度依然保持一個相對高的水平,這樣不同板塊之間的漲跌互現,此消彼長能很好地平滑資金曲線,這是做資產管理的基金經理常用的模式。要切記的是:雖然期貨市場是一個以小博大的暴利市場,但如果你的交易能力沒有達到很頂尖的水平,重倉是不合適的。也就是說,在資金管理這個選項上,輕倉還是重倉?你得考慮清楚,有多少金剛鑽?不能光想著重倉能賺多少,你水平不夠的話,重倉虧起來更要命。資金管理策略也是係統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必須想明白,一定要和自己的欲望、能力、資金承受的風險度相匹配。
6、止損額度:這是係統中的風險控製機製,這個機製可以用你自己的技術閉環去設定,也可以以損定量。輕倉、寬止損是相對好掌控的係統,因為輕倉,所以在進場的精準性上要求不是那麽高,可以適當地把止損放寬一點,給市場波動更高的寬容度。但這個止損額度依然要在整體賬戶可承受的損失範圍內,單品種的止損到底設置在整體資金的哪一個額度上,這個其實還是和個人的交易能力有很大的關聯。你就是每次設一個0.5%甚至更低的止損,但每一次你都是做錯,這個風險機製依然不能帶給你獲利的回報。也就是說,減少交易頻率,盡量做對,這是交易的關鍵,無論你用哪一套係統,都是一樣。你的交易能力上不去,再強大的資金管理策略和風險控製機製都無法讓你穩定獲利,最多就是在虧光的路上拖的時間長一點而已。隻要能控製不怎麽虧錢,賺錢就是硬幣的另一麵,那是必然的結果。
7、出場信號:我的係統對於持倉時間並沒有特別的規定,我的止盈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主動性止盈,一部分是被動止盈,關於止盈的問題,我操作過很多次了,兩種止盈方法都用過,主動止盈會走早了,被動止盈會走晚了,恰恰好的事情很難碰到,利弊你們自己去計算吧。我對止盈的態度是,隻要是賺錢離場的都是好交易,畢竟每個人的係統不一樣,而且心理承受也不一樣,你讓一個膽小鬼在賺了20%利潤的時候不跑路,硬生生看著浮盈全吐回去,這對他是絕對的摧殘;但你讓一個膽大包天的賭手在賺了20%的時候跑路,硬生生放棄有可能200%的利潤時,那也是對他絕對的摧殘。所以,止盈這個問題沒有什麽標準的答案,隻要是係統內涵蓋的都可以,你可以在急速行情中主動跑路,也可以標標準準地按照係統信號規規矩矩地跑路,這兩種情形哪種能多賺一點或者哪種會少賺一點,其實我也沒做過標準的統計,我認為也許會差不多。就比如我弟他用兩個賬戶做過統計,一個做趨勢交易,一個做短線交易,年化結果沒什麽區別,這讓他以前一直糾結著要做大趨勢的想法突然就改變了,反正都差不多,那就哪種能讓自己舒服點,能更好的接受,就做哪種唄,非要逆人性的操作其實是很難堅持下去的,逆著自己的承受力去做自己無法做到的事情,結果肯定完蛋。
從係統的構建上來說,新手的係統最好是固定於某一種你特別熟悉又非常有把握的定式上,隨著交易水平的提高,老手的係統就可以互相嵌套了,長係統裏嵌套短係統,順勢係統裏嵌套逆勢係統等等。不管是什麽係統,核心的要素就是三點:進出場信號,資金管理、風險控製。構建係統的目的是讓你的交易有據可循,所以交易邏輯要能閉環,同時,也是很關鍵的一點,隻能做係統內的行情,超出係統的行情無論多大,無論多誘人,那都和你的係統無關。新手最容易的犯的錯誤就是經常在推翻和構建係統的道路上反反複複折騰,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並不是係統不行,而是你這個人不行,所以一天到晚的改造係統是起不到什麽作用的,隻有改造你這個人才能有效果。同樣的一套係統兩個不同的人坐在一起操作,結果都會天差地別,所以,超級牛X的係統是不存在的,但操作結果非常牛X的人卻很多。新手隻有長期堅持一套正向反饋的係統,才能不斷從這個市場賺到錢,不斷賺錢這個結果會讓你對交易的信心大增,從而更加提高你對係統的信任度,這樣就進入了良性循環。
資本市場的走勢軌跡像潮汐一樣,永遠有漲有跌,每一套係統都有與之相匹配的走勢,交易者的困難在於哪怕手裏拿了好幾套能涵蓋各種走勢的係統,但你無法知道接下來的走勢會符合你的哪一套係統。新手的方法就是不斷扔掉舊係統換新係統想去抓住市場走勢,而高手則是等著市場走勢來匹配自己的係統。打個比方,你平時練的是格鬥術,就算你的水平已經到了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地步,可是現在是擊劍比賽,你衝上去會有好結果嗎?你得在外麵耐心的等,直到擊劍比賽結束了,開始了格鬥比賽,這才是你發揮專長的時候到了。交易係統就是這樣,每一套係統隻能吃掉相應的行情,通吃的係統是絕對沒有的,所以,你們自己複盤一下過去的交易,遵循的是什麽係統?這套係統你駕馭的了嗎?(駕馭不了就換係統),在能駕馭的前提下,你越過了係統的邊線,做了不符合係統的行情嗎?(回答是YES的活該你虧錢)。
這篇關於係統的文章隻是給你們梳理了一個框架,具體到係統的構建還需要更細致的工作,我不方便長篇大論的去闡述,希望你們能領悟到係統的核心要素,弄明白自己想要的東西,堅定地執行係統信號。係統三大要素之間的互相匹配,係統和操作者性格之間的互相匹配,對係統的信任度和執行力,這些因素比係統本身更加重要。
聲明:本文為本公眾號原創文章,如需轉載,敬請與本公眾號聯係獲得授權後方可轉載!更多交易文章敬請關注“滬上十二少的小紅圈”,點擊下方圖片中的二維碼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