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端午節了。這對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我和先生是在二十年前的端午節注冊結婚的。每到吃粽子時,我就回憶自己的青春年少。
北方人習慣吃的是甜粽子,家鄉的味道有豆沙,紅棗,花生。老爸喜歡蘸著糖吃。媽媽包的三角粽子非常小巧,一次可以吃兩三個。雖然父母不是非常遵守傳統風俗習慣的人,每年的粽子是少不了的。糯米裏帶著竹葉的清香,吃的是家的感覺。
讀大學後,端午節不放假。現在想不起來學校的食堂是否賣粽子。即使有的話,肯定比媽媽包的差的很遠。媽媽還是在這時候包好粽子,放到冰箱凍起來,等我放假回來吃。
這以後走得更遠,漂洋過海。媽媽的粽子沒辦法等我了,住在美國中西部的城市,好幾年沒有嚐到粽子。在兒子出生的那一年,我們動了包粽子的念頭。在師母的指導下,泡好糯米和粽葉,買來鹹肉。受先生影響,我們倆都想吃肉粽。勞作幾個小時,大小不一,尚過得眼的幾十個粽子包好了。在鍋裏煮了幾個小時,自己的勞動成果還是非常的原汁原味。就是太麻煩了,那是我們第一次,也是僅有的一次自力更生。這個文化的傳承在我們家,我們手裏傳不下去了。
從此開始在中國超市買粽子吃,聊勝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