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橋旁,小鏡湖畔,孤月寒星,夜暗風高。 蕭峰 ,運全身功力的一掌飛龍在天之下,假想中的仇人卻換作了紅顏知己阿朱,悄然倒下。
看鍾漢良再次演繹《天龍八部》中驚天動地的人間悲劇,明明早知結果,卻還是一如既往的被震撼,和蕭峰一起茫然,心痛和絕望。眼前之人非我所識之惡人,而我所識之善解人意的阿朱卻變成了替父受過的大理國的郡主。
相識又何曾真相識!
連我們自己都不見得真正認識自己,別人又何以認識。
三十餘栽,抗遼衛宋,又受命於危難,統領丐幫,喬峰自認為此生意義是非分明。豈料, 馬夫人的因愛生恨,竟把喬峰變成了蕭峰,英雄變成了遼寇。
阿朱初見喬峰之時就已知其身世,可自己卻不知是大理郡主。相識怎樣,不識又如何。
我們常常會問:可認識此人?或答:不識。或答:相識不多,不太了解。認識一個人需要時間。識人之難,也許不單單是因為人是複雜的造物,還因為人是多變的呢?可能還有一個原因來自我們自己,因為我們自己也是在變的。
了解一個人,猶如在東去的春水中尋找小蝌蚪,水在流動,小蝌蚪在流動的水中慢慢遊著變成青蛙,而我也隨波逐流。是誰在找誰?
如果當年20歲的張國榮求婚成功,也許他的感情和取向就會截然不同嗎?那麽“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那首震撼的《我》就會被賦予嶄新的涵義吧。
忽然想起納蘭性德的那句詩:“人生若隻如初見”。心中黯然。得七絕一首記下所感:
月冷青橋鏡水寒,
飛龍長嘯誤紅顏。
我實非我蝶驚夢,
識若初識晴雨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