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羊肉串吃了,烤羊肝也吃了,該補補羊腰子了。
我們一眾攝友這次的主要目標,是喀納斯景區以及通過喀納斯區間車才能到達的禾木古村落。每位司機載著我們三個,伴隨著流行歌曲“羊腰子的傳說”裏的“羊腰子補一補“的曲調,一路沿著國道向喀納斯的賈登峪飛奔。
忽然前方塵煙四起,有經驗的司機們立即將車停在了國道旁,睡眼朦朧的我被司機的一聲吆喝驚醒:”拍轉場啦“。我們抓起早準備好的“長槍短炮”一躍而下。瞬間, 牛羊如潮水般地撲麵而來,大群綿羊領頭,後邊緊跟著山羊和牛群,騎馬的哈薩克男人前後吆喝著,把牛羊攏在了一起,往轉場道上趕。殿後的是幾匹駱駝,駝著牧 民的帳篷家什,女主人蒙著麵,駕馭著駱駝徐徐前行,一步不拉。轉場道在山坡上自然踏成,轉場的牛群和羊群一撥接著一撥連綿不絕,羊、牛、馬、駱駝揚起的塵 煙圍繞在畜群的四周,一團一團地伸展至遠處。遠山上,標示著初冬將至的成片白樺林,耀眼地閃著金光,和牧民們的轉場交織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
友好的哈薩克牧民,大大方方地騎馬靠近我們以便我們拍攝。由於轉場道靠近國道邊,而且相對的寬闊平坦,有些年輕的牧民便選擇了摩托車代替騎馬。
下午時分終於到了喀納斯。跟著領隊跑了一圈景點,月亮灣、臥龍灣、神仙灣等等。風景到是不錯,可麵對耀眼的強光和如織的遊人,反到覺得還不如美國科羅拉多州內,那數百公裏連綿不斷的白樺山麓來得壯觀,精神一惰,對攝影也興趣缺缺的了。
晚飯是在旅店吃的,蒙古師傅炒的八個川菜加湯飯(麵片兒湯),這大概是我們這次最貴最差的飯席了,可我依然是吃得稀裏嘩啦,就差沒端起盤子舔上一舔。別忘了,在美國西部自駕遊時,很多時侯是漢包對漢堡地要命啊,這飯席對我已經是很奢侈了。
有趣的是我們南方人吃飯和吃菜是且分且合的兩件事。餐桌上,主人會客氣地招呼“吃菜吃菜”,然後關切地問有誰需要(米)飯嗎。可大西北的餐桌上,客人說能來點飯嗎?服務員眼一瞪:“你不已經吃了一半拉啦“?哦,原來大西北菜飯不分,上了餐桌便是吃飯了,更何況湯飯裏也沒米呀。
菜不濟、我們有酒。借著伊力特曲的酒力,小閆師傅唱起了自編的曲子,大閻師傅則乘著酒興大唱被他篡改了的草原牧曲,特曲酒力大,我隱隱約約地隻記得好像有“兩隻羊羔子和兩個大姑娘……”。攝友們當然也不能示弱啦,我們集體推出大師歌星子夜歌,與薑師傅對唱“夫妻雙雙把家還”。
天寒地凍的加上伊犁特曲作祟,我早早睡了,不過據說那夢中畫大師還是隨著星星在山野裏暢遊了大半夜。
第二天天微亮,便 趕往喀納斯的神仙灣。喀納斯的著名景點還有好幾個,選擇神仙灣作為晨光的拍攝點是因為難得的秋霧。在神仙灣由於兩頭山口都收著,那霧濃而不散,恍如一碗乳 白色的牛奶,慢慢地晃蕩,卻遲遲不能散去,這就造成很多忽隱忽現、變化莫測的霧景。一下車,體力好的攝友們便拚命往東北邊的山上爬,以便從高處領略這難以 形容的仙境。在一眾攝友們的精神激勵下,我也喘著氣爬了個半山腰。
冷,穿著登山靴的我還是雙腳直跳,山坡上的牛糞也被凍得硬邦邦地像石頭。喘著粗氣,將攝影包扔在地上,我哆哆嗦嗦地支起了三腳架和相機。往山腳下看去,大部分的遊客才陸陸續續地到達湖邊。
新疆的天亮得晚,快九點時,緩緩升起的太陽終於眷顧到了濃霧遮蓋的山林和湖麵,整個如畫仙境倏然起了變化,乳白色的濃霧,漸漸地稀薄了起來,像極了流動的牛奶,蜿蜒地穿過此起彼伏的金黃色白樺樹冠。隱隱約約地將一泓清水展現在眼前。這變化前後不過幾分鍾,卻將我一路的疑慮一洗而空,“值了”,我不由得自言自語道。
拍了幾張滿意的片子不免有些得意忘形,心高采烈的我,難免做出些膽大的事情。也可能是司機師傅一路的流行歌曲“羊腰子補一補”作的怪,晚飯後我們幾個散步路過個哈薩克小烤攤,大吃了幾串烤羊肉之後,不知是誰起的頭說要補一補羊腰子。將羊腰子一切四,串在鐵條便烤上了。羊腰看起來比羊肉串大多了,天暗得黑咕隆咚地看不太清楚,我一口咬下的羊腰子,燙隻能用手去接。羊腰子的吃口到還算鮮嫩,可我那滿手血淋淋的鏡頭,卻總是在腦子裏揮之不去。沒法子了,隻能回到商店裏再買了一瓶52度的伊利特曲,一到住宿地,便仰脖灌了一大口才平心入睡,這便是我們到達禾木的第一晚。
#1, 交相輝映的轉場與白樺林
#2, 絕色喀納斯一
#3, 絕色喀納斯二
#4, 落落大方的哈薩克牧民一
#5, 落落大方的哈薩克牧民二
#6, 哈薩克牧羊人
#7, 轉場的哈薩克女主人
#8, 轉場的牧民男女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