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指揮大師 托斯卡尼尼浪漫主義到現實主義指揮學派過渡的奠基人

(2014-01-07 15:59:51) 下一個

       1957年1月6日,阿爾圖羅·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度過了跨越70年的音樂生涯後逝世於紐約裏沃代爾的家中,差3個月到90歲。

       托斯卡尼尼生於意大利帕爾瑪,20歲作為首席大提琴手加入意大利歌劇團出訪南美,奇跡般地為“救場”而登台代替指揮,竟然演出了全本《阿依達》,從此開始 了指揮生涯,長達68年,統治著一個跨越國界的龐大音樂帝國一般。普契尼的多部歌劇是由他首演的。1908年起指揮紐約大都會歌劇院,1918年後指揮米 蘭斯卡拉歌劇院。1929年起成為專業全職的交響樂團指揮,曾執棒於紐約愛樂樂團、費城管弦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BBC交響樂團、拜羅伊特音樂節等。 1937年起指揮新組建的美國廣播公司(NBC)交響樂團,直至1954年最後一場演出《湯豪舍》時,托斯卡尼尼突然記憶失靈,從此退出樂壇。托斯卡尼尼 的唱片幾乎都是由BMG(RCA)錄製、發行,並且都是單聲道的。

      

在將近70年的指揮生涯中,托斯卡尼尼指揮演出過100多部歌劇和無以數計的管弦樂曲,演出曲目極為廣泛。他的指揮藝術在世界樂壇上影響極大,到本世紀 60年代為止,一直占有絕對的統治地位。他是從瓦格納浪漫主義指揮學派向強調客觀性的現實主義指揮學派過渡的奠基人。他竭力主張總譜是指揮家唯一的遵循原 則,應最大限度地忠實於原譜,最大限度地表現原譜。他的指揮特點以感情浩瀚、壯闊及風格多樣而著稱。他善於把作者的意圖絲絲入扣地傳達給聽眾,他的座右銘 是:“我不要聽那些音符,問題在於音樂的意義,在於音響的靈魂。”另外,作為一名大提琴演奏家,他對自己的演奏要求嚴格,力求表現得盡善盡美,其風格簡潔 明快,富於歌唱性,有鮮明的個性與活力。他擅長記憶樂譜,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