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飛的笨鳥

講文明,講禮貌,愛藝術,談幽默
(個人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複製)
個人資料
越吃越蒙山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民主的陷阱

(2025-10-11 14:08:22) 下一個

早在1950年的時候,有個叫阿若(Kenneth Arrow)的數學家兼政治理論家開發了一個數學模型,在經過大量數據的多層次多回合推演測試後,人們發現,所有民主投票的形式,最終都不可避免地導致兩種結局: 要麽是混亂要麽是獨裁。在經曆了七十多年的進化演變之後,盡管不乏一代又一代政治家們的不懈努力,現實中的西方世界(目前看主要是美國)最終還是沒有擺脫阿若定理的詛咒,眼見著已經一步一步地迎來了民主的塌陷。

民主的塌陷,這話說起來令人難以置信,甚至要是在十年前說出來,還可能會被旁人嘲笑。但實際上,現代政治文明體係中的那些基礎構件,很多都是彼此矛盾互為悖論的。這就使得二戰之後的西方社會在對自身政治體係進行調整進化的過程中,越走到後麵就越是麵臨難以避讓的諸多陷阱。

說明這個問題的一個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民主體製下,決策總是難以達成一致。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所謂的民眾選擇“多峰值偏好”。一般來說,大眾更偏好自己喜愛的極致而不是對他人有所補償的中值。這就使得民主社會體製下的決策總是繞圈子,總有從終點又回到起點的混亂。終結這種混亂的一個辦法就是說服大眾去找到適當的中值偏好(這就是中華文明所倡導的中庸智慧所在),而不是極值選項。但這樣的做法有違反了選擇自由,嚴格地說就不是民主了。你看,這就是掩藏在民主體係下的一個基礎悖論,它讓想解決這個問題的人無從下手。

另外一個民主體係下讓人頭疼的陷阱,就是所謂的權力(或機會)平等vs結果平等的問題。現代民主體係下,有一個基礎公理,我覺得稱之為前提假設可能更為貼切,那就是人人平等的政治理念。這個理念賦予了人們平等的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因此也賦予了每個人選擇自己生活生產方式的自由,而恰恰是這種權力和自由卻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經濟結果的不平等。而且,資本主義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法則之一,獎勤罰懶原則其實正是擴大結果不平等的催化劑。所以,平等的經濟權力導致結果的不平等是必然的,它們之間相互悖論相互矛盾。不過,分配結果的不平等是有其固有成本的,那就是社會矛盾會日趨沉重,走到盡頭時就是社會動蕩甚至爆發革命。有明顯證據顯示,收入更為平等的國家(以北歐國家為範例),他們的人民有更高的生活期待,更少的毒品濫用,更少的輟學率監獄收容率和凶殺率。可硬要使經濟結果平等,就需迫使資本主義製度的受益者放棄他應有的利益所得,這反過來是破壞了經濟自由的權力,這樣的悖論活脫脫就是在資本主義的心髒蟄伏著一個無解的困惑。

這樣看來,為了防止政治體製的塌陷,就要保持一種經濟機會和其結果之間的平衡,即在不放棄經濟權力自由的前提下,使經濟結果的不平等性降低,這對於資本主義民主體製來說是一種挑戰。二戰後的前五十年,歐美這樣的資本主義主流社會把這件事情管控得不錯,到了裏根和撒切爾時代,事情起了變化,他們開始為富人減稅了,而且這樣的策略居然得到了很多不是巨富階層的平民大眾的支持擁護。驅使當時保守主義政治家去打破這種平衡的理論其實也是符合客觀規律的,那就是平等的經濟結果意味著社會的滯怠,這會造成社會生態固化;而不平等的結果,則意味著新的經濟勢力的登台,它會反過來追求合乎自己經濟規模的政治權力。於是,平等悖論的另一個層麵就會展現出來了,即平等的結果會破壞平等的權力,它們除了相互矛盾之外還會相互破壞。

除了前麵說的大眾偏執陷阱,平等陷阱之外,民主社會還會麵臨其他一些令人棘手的難題,比如施恩陷阱(Solidarity trap),選舉短視陷阱,安全陷阱等等。理想狀態下的民主被人描繪得那麽的美好,可逼近她的道路上卻朦朦朧朧布滿了坑。既然民主有這麽多麻煩,那麽留給人類的還有其他的選項嗎?專製應該不能擺到台麵上來探討吧?起碼在我的價值評判體係裏,鉗製思想的一言堂專製絕對不應該是選項。盡管專製體係下的決策往往比民主眾議來得痛快,但方向錯誤時造就的災難是無法挽救的。而且,像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共產主義專製下的結果平等,並沒有給社會民眾帶來真正的權力或機會平等。此外,專製體係中的另一個讓人難以承受的問題是,暴政的風險。英國哲學家霍布斯曾經說過,沒有暴政的風險就無法避免無政府主義(we can’t avoid anarchy without risking tyranny)。我應該算是曾經曆過文革經曆過六四的過來人,有一定的閱曆且思維沉穩,在充滿未知的二十一世紀去品味霍布斯的這句名言,終於體會出一層以前未曾意識到的感覺。嗬嗬,世事無常啊。當社會太無序太混亂時,人們呼喚強人政治。當強人政治導致必然的暴政統治時,人們又向往無政府主義,一個完美的閉合循環悖論。其實沒有暴政的專製也不是不可接受,關鍵是誰來監管監管大眾的人,如果在這個專製到無政府主義的閉環中加入了這樣一個有效的反饋回路,專製也就不成其為專製了。

沒有辦法,這事就是這麽讓人迷茫。這世界上什麽都是兩分著,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不完美的世界,究其原因是我們人類智慧的本身就有缺陷,就不完美。而這些不完美很多時候恰恰是讓我們的世界得以運作成為一體的粘合劑。而在這種情形下,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偏執,要學會包容學會中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4)
評論
越吃越蒙山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大漢唐' 的評論 : 嗯,有些思想家也是這麽希望的。看人類的造化吧。
大漢唐 回複 悄悄話 大數據下,AI民主似乎是個解決方案:)但誰來立標/監管/backup/finalize?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越吃越蒙山人' 的評論 : 謝謝興趣和鼓勵。 我的文章是關於美國憲法, 後麵有幾段談到這個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 博文題目是 《別扯了, 美國憲法隻字未提‘民主’》, 鏈接就是前麵說的 -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53242/202306/8681.html

見笑啦。 我把你的這篇文章和鏈接, 也放到我的文章裏去。 :)
越吃越蒙山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京妞知識豐富涉獵很廣,我不知道你以前也談過這個阿羅定理,煩請告知博文題目,待在下前去學習一下。
越吃越蒙山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武勝' 的評論 : 你說的精英悖論很有洞見,很敏銳,有說服力。足下也是這城中為數不多的思維沉穩者。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當 精英和獨裁不能維持平衡是,導致結局的混亂或獨裁就可能發生。 不過體製建設還是有可能盡量避免。 中國現在是精英治國,美國現在是不是川總治國呢? 威權國家都是精英治國, 因為領導者必須服從政黨的利益。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從利益來寫體製, 抓住了重點。 這是投票人最關心的問題, 符合人性。

阿羅不可能定理, 我以前也寫過。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53242/202306/8681.html
“著名的阿羅(Arrow)不可能定理說,任何一種選舉方法,要麽是強加的,要麽是獨裁的。 選舉的規則,是精英製定給人民的。選舉的結果,是一部分人的意願,強加在另一部分人的意願之上。”。 也可以用來分析股票市場 -- 大家買股票是個人的意願,因此無法準確 timing market。 這個定理很了不起,在很多方麵都可以應用。

他因此獲得了197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既然所有的民主投票選舉方法,“要麽是強加的,要麽是獨裁的”, 但精英和獨裁不能維持平衡是,導致結局的混亂或獨裁就可能發生。 不過體製建設還是有可能精良避免。 中國現在是精英治國,美國現在是不是川總治國呢?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的思考。民主如果隻是“多數人說了算”,那在國家治理上往往會不如精英專製。現代民主社會並不是完全依賴民主治理。比如大法官就是精英,不受選舉製約。政黨就是精英政治,常常用政黨立場約束民意代表。媒體、院外集團和非選舉的技術官僚也是精英政治的重要領地。精英政治一方麵會修正原始民主,提升國家治理水平;另一方麵也拉大上下層之間的距離,滋生腐敗。所謂“深層政府”的指責,就是以陰謀論方式否定精英政治。而否定了精英政治,民粹就大行其道。但民粹並不能持久,因為其代表人物會精英化。民主政治產生於對精英政治的否定,但在實踐中它又離不開精英政治,這也是一個悖論。
越吃越蒙山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邊走邊看66' 的評論 : 嗬嗬,邊神講的很有道理。人人平等隻是理想主義者的夢想。不過哪種純粹的追求純粹的意識形態,不管是極左還是極右,不是理想主義的夢想呢,動物社會真是人類社會的一麵鏡子,能讓我們明白許多道理。你這段文字展示了很深的思考揭示了不少自然真諦,你應該延展充實一下,打開博客發表出來和大家分享。
越吃越蒙山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野彪' 的評論 : 你說的這個問題挺有意思,我剛好前段時間看了一個美國記者寫的美中現代關係的書,裏麵不少內容和這個有關,回頭總結一下,和大家探討探討。總的來說美國分兩種人,一種是繼承昂撒文化衣缽的攪事者,還有一種是有missionary情節的理想主義者,這後一者可能很有情懷,想把自己認為對的強加給他們認為不開化的人。七十年代在北京開辦事處後,美國早期的外交人員甚至大使不少都是傳教士後裔。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一說到這些製度方麵的我就喜歡去看動物世界,人類的行為是否反人性或者說反動物性,如果是,就不能長久。就如婚姻,在人類的曆史的長河中注定隻能是曇花一現。 那麽西方世界實行的民主是不是反動物性的呢? 是,也不是。

動物界也有民主,但絕對不是一人一票的。

比如和我們人類接近的黑星星群體,首領靠力量與聯盟維持地位,決策往往由少數雄性協商,當首領想發動攻擊或帶隊移動時,他會先試探性地走幾步或展示姿態,若其他同盟者跟上,群體就行動;若沒人跟,他就隻能放棄, 比較像寡頭政治 / 精英協商製

大象群是經驗共識型母係民主,是年長雌象為主導,憑著年長個體知識豐富主導遷徙方向,她首先發出行為信號其他成年雌象會回應或模仿這些信號,象群就就一致行動。 類似長老議會、賢能政治

上麵這兩個一個父係一個母係看似決策方式相似,但父係的靠權力博弈後的支持, 需不斷展示力量、結盟、打壓對手。 而母係的靠的是經驗 + 威信 + 記憶,和父係的競爭型不同,更是合作型,也更穩定。

但動物界的民主都不是平等一人一票的,很多是精英和強者決策,動物界中不是平等的,人也生來不平等,人的認知有高有低,要把平等硬加在人類頭上,一民主就要一人一票,滿足各自不同的私欲,爭奪資源,絕大多數不會主動往“中庸”上靠,群體的命運就很難把控,最後人類的民主也會一地雞毛。 要中庸靠精英決策也許還有點戲。

FollowNature 回複 悄悄話 民主有沒有陷阱可以在自己的小家庭裏試試。
野彪 回複 悄悄話 以前大家都認為,美國之所以想在中國推行民主,是為了中國好。
現在看來似乎不是這樣的。因為美國已經將中國作為競爭對手。
不過美國保護台灣,那肯定是為了保護台灣人民,是吧?美國對台灣人民太好了。
ahhhh 回複 悄悄話 你太高抬這位阿若了。他的模型,有很多的缺陷,比如“無關替代品公理”太過嚴格,和過於機械的排序。
簡單講就是他把有轉換空間的值做成了二進製,非黑即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