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養花兒與養孩子

(2016-01-22 09:15:14) 下一個
 
早上起來,後花園草坪上滿地冰霜,昨夜是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顯然最低氣溫已達到零攝氏度以下。由於盆花太多,不便於搬來搬去,我一年四季都把它們放在外麵,無論風吹日曬,還是雨打寒霜,花兒們都要靠自己頑強抵抗。好在加州的氣候溫和,冬天最冷的日子隻有幾天,也就零下幾度,所以我隻是在那幾天將盆花用布單蓋起來,就算過冬了。久而久之,花兒們在我這裏鍛煉出頑強的生命力,旱不死,凍不死,朋友們笑稱我的花兒都是“花堅強”。
 
自然界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養花如此,養孩子亦如此。花兒越嬌嫩,越經不起風吹雨打。孩子越嬌慣,越弱不禁風。經常看到中國媽媽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媽媽為孩子削水果,並切成小塊送到孩子嘴邊,這樣的孩子以後不會自己吃水果。媽媽早上叫孩子起床,把早飯放在手上,催促孩子上學,這樣的孩子不會自己掌握時間,以後上大學都有困難。媽媽早上為孩子選衣服,把孩子捂得嚴嚴實實,這樣的孩子熱了也不會自己脫衣服。很多好習慣都要從小養成,尤其是孩子的自理能力。
 
中國的家長把孩子的學習放在第一位,似乎所有的時間都要用來學習,做家務是浪費時間。為了節省孩子的學習時間,家長們往往替孩子做一些本應屬於他們自己做的事情。這樣做其實不是愛,是害了孩子,你們是在剝奪孩子的成長經曆,任何技能都是需要付出與磨練,他們的笨拙是走向熟練的過程,他們付出的艱辛是他們走向成熟的必然經過。家長舍不得讓孩子吃苦而幫助他們,使他們省略了中間的辛苦過程。殊不知孩子曆練的過程是你能夠給他們的最寶貴的經驗。有誰會珍惜輕易到手的東西。你為他們額外付出的愛,他們覺得是應該的,我觀察到很多中國家庭成員之間不會說謝謝和對不起。這兩個詞是美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而我們中國人卻沒有這個習慣。對家裏人也要說謝謝和對不起,讓孩子知道別人為他做的任何事都不是理所當然的,他都應該感激。
 
孩子結婚生子是他們體諒父母辛勞的最佳時期,所謂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可是中國的父母剝奪了他們最後的成長機會,他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服務。他們對孫輩伺候得更加無微不至。我的一家朋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兒子結婚後生了兩個孩子,結果是娘家父母和婆家父母每家半年輪流來美國幫忙,而且是全麵性的幫助,就是伺候孫輩的還要伺候兒子和媳婦。買菜,做飯,打掃,帶孩子全包。兒子和媳婦隻負責上班。兩家四個老人把兩個年輕人伺候得舒舒服服,周周到到的。我在想,等到四個老人需要照顧的時候,兩個年輕人還會照顧他們嗎?即使他們心裏想,恐怕也不知道該怎麽做了。因為他們一直在被照顧,從來就沒有照顧過別人,他們怎麽會照顧別人呢。難怪中國的家長總是抱怨他們太累了,把兩代人的責任都扛在肩上,能不累嗎!
 
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拚媽的時代,國家的強盛取決於媽媽怎樣培養下一代,媽媽的育兒理念直接影響到下一代人的素質。一個堅強的媽媽才能培養出堅強的孩子。不論孩子成才與否,他首先要具備健全的人格,生存能力的培養比知識的積累更重要。
 
養花兒與養孩子的道理如出一轍,隻有經風雨才能見世麵。不知道我的觀點您是否同意,但是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培養出優秀的,健全的下一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天涼好秋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很好。完全讚成。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讓孩子在風雨中摔打也能和花堅強一樣經風經雨分外香。謝謝好文
灜客 回複 悄悄話 有同感。中國人過於重視孩子的智育的養成,忽視了其他方麵。小的時候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的,包括做家務等等的習慣,到長大就為時已晚。所以那些一把年紀還在為孩子操勞的父母也許不值得同情。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