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第一天四點多鍾,天已經大亮了。我陪著媽媽一步一步地走到附近的早市,淩晨五點,這裏已經人聲鼎沸了。早市上有日常生活用品,活魚肉蛋,蔬菜水果,糧油米麵,應有盡有。
逛早市是普通人一天的開始,人們利用上班前的時間買早點和一天的果蔬,早市上的蔬菜和水果新鮮而且便宜。現磨的豆漿就著現炸的油條是最典型的早點,豆腐腦配燒餅或者餡餅,燒麥配羊雜湯,還有油炸糕,麵魚,千層餅,現磨的芝麻醬香氣四溢。實在太豐富了,轉了一圈不知道吃什麽好。
在美國時看到一些報道,說起國內的食品談虎色變,什麽地溝油,添加劑等等,讓人心有餘悸,對那些我所熟悉的美食望而卻步。尤其是油,我仔細觀察了他們用的油,實在看不出個所以然。入鄉隨俗吧,要了一碗羊湯,一碗豆腐腦,一籠燒麥,我和媽媽就地解決了早餐,然後慢慢地逛,媽媽走得慢,一個早上隻逛了一半的早市。沒關係,明天再逛另一半。反正我這次回來就是陪媽媽的,我要改變矽穀快速的生活節奏,悠悠然地度過這二十天。不過對於急性子的我,要做到這一點還真不容易。
哈爾濱的夏天熱起來也很厲害,氣溫可以達到三十幾度,現在正是伏天,是哈爾濱最熱的時候。逛完早市剛剛到家,一道閃電過後,一場大雨下了一上午。這場雨下得暢快淋漓,一掃炎熱的空氣,街道也被洗涮一新。哈爾濱今年破天慌地榮登全國十佳衛生城市榜,街道確實很幹淨,環衛工人不停地清掃。可以看出人們的公共道德有所提高,隨地吐痰和亂扔垃圾的行為已不多見。
哈爾濱的城市建設發展步伐緩慢,但還是在進步。我所熟悉的建築大都不複存在,我生長的住房,我的學校,所有的建築都翻新了,這讓我無處尋舊,讓我迷失。哈爾濱除了中央大街還保存了原樣,其他地方都舊貌換新顏了。
街道上永遠都是人來人往,上班時間我不知道為什麽總是有那麽多的閑人。據我觀察,走在街上的人大約有一半是外地人。改革開放以後人們基本上有了遷徙的自由,但還是有戶籍的問題。鄉鎮人口大量湧入城市,這些外地人口有的做生意發了財,沒有手藝的做著城裏人不願意做的工作,城裏的服務業和建築業的工作多數是外地人在做。
這是我熟悉的,逐漸變得陌生的生活。在美國生活了二十多年,我已經習慣了那裏平靜單調的生活。
家鄉已成異鄉。
那裏是我們的故鄉,這裏是我們的家園。
祝福故鄉和家園的人們都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