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關稅戰還在路上,少數號稱達成協議的國家中,隻有越南似乎“跪了”。
川普一上台,國際貿易格局就變了天。國際貿易本來不就是取長補短的嗎?向別國供應其生產不了或無競爭力的東西,怎麽就成了“敵對”行為了?
此前國際社會一致認為的是中國“產能過剩”,實際上,川普發動貿易戰也許是看到了未來國際上會普遍出現的“相對產能過剩”, 本國市場要優先消化自己的生產力。
科技發展到現在的水平,尤其是自動化生產線+機器人+IT的助力,一般工業品的生產效率成倍的提升,而社會商品的主要消費者--發達國家的人口增長乏力,必然造成產能無處釋放的狀態,這種情況下,以關稅戰為代表的貿易戰就不可避免了。
所以說,為了避免辛辛苦苦生產出來的產品擠壓,各國倒是應該研究研究怎樣適當控製生產力,把節奏慢下來,讓人們能從容生產、悠哉生活。
周五改成休息日?廣泛推行全民基本收入計劃(U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