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

介紹非主流,報章少分析,商業味低,但是內涵深,能啓發思考的電影。
個人資料
傅裴湘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喵的奇幻漂流》(Flow)現代諾亞方舟

(2025-04-28 11:52:20) 下一個

《喵的奇幻漂流》(Flow)現代諾亞方舟

頒發金像獎的那個晚上,最讓我開心的,就是見到拉脫維亞(Republic of Latvia)四人團隊,得到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這是我第一次看該國製作的,與眾不同的電影 - 《喵的奇幻漂流》(Flow)。此片還入圍最佳國際電影。它不拖時間,85分鐘剛剛好。

氣候變遷 動物也受害

此片由金茲·齊巴洛迪斯 (Gints Zilbalodis) 負責導/寫/編/製/音樂/攝影。從2019年經歷五年半完成。 片子跟迪士尼、日本宮崎駿、愛爾蘭湯姆·摩爾( Tomm Moore)的不一樣。製作組不用精密的工筆,卻幽默勾勒各動物的動作和個性;同時作警訊:洪水來了。氣候變遷,受害的動物也要求生啦。

《喵的奇幻漂流》會讓人跟亙古的《諾亞方舟》相連。因為那一艘帆船,是一隻貓、一隻狗、一隻水豚、一隻環尾狐猴和一隻蛇鷲,在水裡的救命恩人;也讓我聯想《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Life of Pi。2003)中的鬣狗、紅毛猩猩、斑馬、老虎。此片不見人類,不聽人聲;然而具有風雨聲、動物叫喚、還有好聽的背景音樂,依稀有豎琴的琮琮聲。船伴不會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一般,食物鏈裡強淩弱。

五種動物 同船歷劫難

主角黑貓在遇難之前,牠正不知天高地厚地徜徉。突然一群鹿往不明方向奔跑,水莫名地漲起來。莽原瞬間消失。牠登在一座貓雕像耳朵的至高點,看見一隻帆,站於接成彎月的甲板中,順著水流緩行。黑貓毫不猶豫,就跳了進去。船裡有先來先到的水豚、後來跑來一隻狐猴、一條黃金獵犬也跟黑貓結緣,有一隻蛇鷲(又叫秘書鳥)死裡逃生,上了狐朋狗黨的船。造成勢必磨合的局麵。

「內景戲」在船艙裡頭拍:它是座棚,有頂、有柱、可擋雨。大雨傾盆當兒,貓、猴、狗蜷縮在裡頭。有一段「外景戲」好像在威尼斯,沒有浪漫的貢多拉作觀光船;隻見牠們這艘「桴」,駕駛在渠道之間,兩旁全是古典的塔樓、宮殿、以及教堂。有一處高聳林立,狀似張家界的山嶺,既神秘又莊嚴,似乎是牠們不可知的目的地。

船長蛇鷲 退敵救黑貓

斑斕的金魚遊得快樂,可也是眾生填飽肚子的活物。黑貓本來孤僻害羞,好多次掉進水裡,牠一次次再爬上船;又拜水豚為師,漸漸熟悉潛泳,靈活的四肢伸直,「遊走」在洋中。金魚多得捕不完,被丟到「桴」裡,讓船伴分享。狗也吃得津津有味,牠是標準的黃金獵犬:友善忠誠。行至水中央,忽然遇見從前的狗友發生船難,在浮島上狂吠求救。獵犬合著貓與水豚,要求蛇鷲船長拯救。

蛇鷲世故精明,讓急切的船友,去作牠不以為然的動作。眾狗被救上船,不但不感恩,反而把金魚搶個精光。此時這隻鳥的表情很絕: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帆船也在狹道中碰見最大的「魚」,那隻鯨魚奮力翻身,舉起全身的魚鰭。有點龍遇淺灘的苦處。

那隻蛇鷲其實很講義氣,牠長得雄赳赳、氣昂昂。牠的族群飛在天、俾倪地,翱翔好比仙鶴。其中的鷲王覬覦黑貓這塊肥肉,在發水初期,就用雙爪擄獲過黑貓,但是路見不平的蛇鷲,把黑貓搶救下來;繼而被眾鳥合擊,踩傷牠的翅膀。走下策的蛇鷲,隻有留在船頭掌舵,當上船長。

怪咖狐猴 竹籃子打水

還有一枚怪咖 – 狐猴。牠的物慾大,佔有慾強。從早到晚,就在搜集亮晶晶的寶貝:瓶、罐、盆、鏡子,特別是被麻繩捆綁的玻璃球。牠的眼睛是黃的,圓滾滾的眼珠是黑的,常常驚愕的注視四周。發現鏡子裡的影子以後,就更加自戀。牠把件件寶物放進竹籃,藏在船艙裡。水豚有回告誡狐猴,將籃子拋入浩瀚汪洋,狐猴徒呼負負,應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的說法。

雜遝的奔鹿再出現銀幕,洪水退啦。棵棵大樹脫離水的束縛挺拔起來。船停到最高的山嶺邊。黑貓在夢遊中,隨著蛇鷲上山。蛇鷲用尾部提起牠,一會兒黑貓又被放下。蛇鷲站在山頂,螢幕出現一圈一圈的黃金光環。蛇鷲羽化,如同《山海經》敘述的那般神奇。

神話結尾 傳遞宇宙觀

我搜索了一些數據,比如為什麼蛇鷲又叫作秘書鳥?答案是牠們頭頂上的羽毛,很像是過去鵝毛筆插在筆座上的樣子。另外黑貓主角怎麼會在幾座貓的雕像之中玩耍?原來拉脫維亞有座觀光打卡點 – 貓建築(Cat House)。位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世界遺產古城 – 裏加(Riga Old Town)附近。

戲尾脫離全球暖化的現實,進入拉脫維亞的神話境界:它有自己的宇宙觀和傳說,它們傳遞著對自然的調和或保護的任務,包涵對生命和死亡的了解。秘書鳥象徵強大、正義以及力量。帆船上的貓、狗、水豚、環尾狐猴和牠,共同完成了一段軼事。

世界周刊 4/27/2025 P.22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