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72)
2014 (716)
2015 (744)
2016 (306)
2018 (411)
水滸傳是從說書的話本收集演繹得來。其中許多人物形象家喻戶曉,有幾個故事膾炙人口。要是查具體曆史,多數事情都查無實據。宋江領導的起義規模不算大,知名度鵲起是因為後來出話本排三十六天罡星,進而成書“水滸傳”。等於說裏麵的故事都是幾代人按照自己的價值取向、迎合聽眾讀者的口味編的,或者說幾代人的意淫產生了梁山一百單八將。少爺今天掰掰其中最有名的故事,武鬆為兄報仇,殺奸夫淫婦西門慶和潘金蓮的故事。無論從知名度,還是對中國人的價值取向看,這個故事可謂水滸第一案,甚至中國曆史第一案。
武大郎和潘金蓮這個不匹配的婚姻,現實中應該是誇張放大的。俗話說:好漢無好妻,賴漢娶花枝。武大郎也許隻是“二等殘廢”,身高稍微矮了點,相貌不那麽英俊。他娶到美女,於是招致嫉妒,紛紛感歎:賴漢娶花枝。經過幾代人的加工,武大郎這個二等殘廢,被誇張成三寸丁、骨樹皮。從這個婚姻的設定看,就反映了社會上對別人娶到美女的看法:癩蛤蟆吃不到天鵝肉,於是罵“賴漢娶花枝”。這是一個群體的嫉妒,阿Q心理代償。本來是一個二等殘廢級別的不匹配,被讀者心理映射成超級渣男、比自己差N倍。製造出一個武大郎來匹配美女,其實是因為自己沒本事找一個好的,是動物性爭奪失敗後的文字表現。哪天你目擊到幾隻雄獸爭奪配偶,鬥敗的一方冷不丁出人話:NND,讓武大郎奪去了!
再說潘金蓮。人美了就是罪。為什麽?因為她的美麗不歸自己,人家不睬你。在美人麵前照映出自慚形穢,於是就編排人家。美麗成了妖媚,活潑成了不安份,自己不能占有的美麗就必然是罪惡和淫蕩。這就體現了群體對出色人物的反饋:對於有本事的,風必摧之。對於美女,隻要自己得不到,不是讚美、或者找自己的不足,而是口水糟蹋人家。對潘金蓮的態度反映的是審美價值取向上徹頭徹尾的利己主義。
再說西門慶。這個人有貌、有財、有勢,我方得不到的他垂手可得。他象征了一個職場上領先自己的角色,遇到這種人,是找不足、奮起直追呢?還是巴不得他出差錯,自己好幸災樂禍呢?可惜的是,這個讀者群體是等著幸災樂禍的。演義的人把他塑造成錢不是正路來、搞女人不是正經搞。西門慶這樣不堪,因為讀者一方抱有深深的仇富(仇成功)心理。比自己成功的人,能把美女搞上手的人,他的錢必定來路不明,他的人品必然有黑料可挖,他跟美女在一起必然是淫蕩、而不是感天動地的愛情。給他們撮合姻緣的是王婆這個老虔婆,而不是紅娘或者月下老人。所以西門慶的出現,是群體對成功者、競爭中勝出自己的那些人的心理毀滅,是仇富心態的文藝升華。
最後說武鬆。他是一個殺人符號,在故事裏被高尚化、正義化。他的實質是讀者們意淫地借刀殺人。為什麽?賴漢娶花枝的武大郎被眾人嫉妒,他肯定不能有好報應。潘金蓮美人不睬自己,她必然是淫婦,必須有惡報。成功人士名利雙收,抱得美女,西門慶被讀者恨得牙根癢癢。現實生活中,武大郎跟潘金蓮過得好好的,讓讀者嫉妒一輩子。西門慶依舊風流倜儻、多才多金,把別人比得像狗一般。在現實中這些人是不該殺、也不敢殺的,殺了這些人後果嚴重。因為讀者自己沒有膽量殺,於是借助武鬆把奸夫淫婦(成功人士、追不到的美女)都毀滅了,讀者們在一旁大快人心、也不用坐牢。因此武鬆的出現,折射出一個“有殺人的賊心、沒有殺人的賊膽”的群體意識。
總之,水滸中這一段的家喻戶曉、為人稱道,細細思量能看出群體心理的不足。對他人的嫉妒、對得不到財色的阿Q口水、對自己不成器的回避推諉、對行動的陽痿。。。對這個故事津津樂道的群體,是一個群體潛意識裏有病的群體,是一個有賊心無賊膽、毀人不倦的群體。
西門小潘最正常不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