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72)
2014 (716)
2015 (744)
2016 (306)
2018 (411)
為了給慈禧太後慶壽,清政府大肆破費、翻修頤和園,導致海軍撥款不足,此後有了甲午戰敗。這一段不一定是史實,近年有文章質疑這個說法,迎合給清朝晚期李鴻章等“賣國賊”平反的潮流。其中的道理不假:政府財政就那麽多,這裏多花些,那裏就少花些。美國正在走慈禧的劇本。
去年美國在醫療健康上的支出占GDP的18%,在發達國家中名利榜首。這個百分比逐年升高,2013和2014年分別是16%、17%。奧巴馬醫改的三大路線之一就是控製支出。要麽他醫改的藥勁沒到,要麽改來改去治不好,恐怕成為迷案,因為川普上台後奧巴馬的醫改將被廢止。大選結果出爐後,股市的重工、銀行、醫藥健康板塊大幅上漲。坊間看好川普大興土木、高負債,和中國領導班子的刺激內需政策異曲同工。如果花大錢搞基建,就不太可能大幅削減醫療開支。另外醫改這個東西忌諱一朝天子一朝臣,改來改去。奧巴馬醫改施行了七年,好容易快到位。川普上台後,如果推倒了重來,那就總花冤枉錢、多折騰。因此,18%的高開支不會降下來,要奔20%去(等於每5塊錢的財政,就有1塊花在看病吃藥上)。
美國是航天事業的領袖,和前蘇聯在六七十年代雙雄會。但是它上次登月是七十年代的事情,它最後的航天飛機於2011年退役(那一撥五駕,包括挑戰者、發現者、哥倫比亞等,30年飛行135次)。老一代飛機全部退役後理應新一代航天飛機投入使用,後來沒消息,和美國911後的財政赤字大漲有關係。打仗花錢一方麵(錢有空軍的份,航天沒撈到多少,恐怖分子不上月球),醫療健康這裏慢性失血。因為美國人口麵臨嬰兒潮的老齡化高峰,對醫藥的需求在未來的二三十年繼續上升。
中國近幾年航天的步伐加快。據說2022年將發射空間實驗站,在美歐實驗站2024年退役後,成為太空的獨家。中國的載人登月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標誌人類四十多年後重返月球。中國的醫改也是問題,有跡象顯示現在這個班子又要折騰。好在它的醫療支出占GDP 4.5%,起點低。後麵即使有人口老齡化,這個比例也遠遠到不了美國的水平。一句話:中國人好養活。總之,醫療這一塊還沒到製約中國戰略的地步。
網上講到一段以前的戰役。攻城戰,城防嚴密,於是隻圍不打,讓城裏消耗、自己垮。有大批老百姓從城裏往外逃,都被圍城軍隊攔住,為的是讓他們更快的吃空儲備。美國的境況和這個像。三億多人口都是選民大爺,越來越老、越來越胖、越來越病殃殃。繼續從18%的比例吃下去,就從世界老大的寶座上自己往下溜達。股市不知當家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過去兩天醫藥健康板塊大漲,是繼希望川普的擴大開支能在醫療上更多花錢、更快些把這個國家吃到老二的位置?
西太後喜歡熱鬧、擺排場。她帶了一窩人,到美國吃吃喝喝,無論誰當總統,都得哄著她。民主國家,選民投票,一下子出來兩三億的老佛爺。
感覺還是因為希拉裏可能上台,跌得太多。
咋都得新高啊。
嗬嗬。
- 我早年就是學航天的。冷戰結束,軍工企業一片哀鴻,所謂“兔死狗烹”,從90年代就開始了, 美國歐洲都一樣。以“西太後”為首的民意,在首要生存威脅消除後,開始胸無大誌,柴米油鹽起來。受先行自由派歐洲的滲透,近年的“廁所令“ ”LGBT“ 更是把對精神人文上的追求發揮到極致。對人文的關懷,也說不上是曆史退步,也是一種需要。然而,中國的進步,和實質的威脅程度,有可能刺激美帝重新關注自己的”技術儲備預量“是否耗盡,轉而增大投入,繼續保持優勢。
- 長春圍城:我上麵兩輩全家當時都在城裏,餓 月孚 遍地,苦不堪言。事發前缺乏危機感的,毫無準備,束手無策,都先餓死了。我爺爺解放40年後的八十年代,還堅持每月存米存麵存豆子。簡直是傑克倫敦小說的翻版。不過類比說是”坐吃山空, 越來越胖“好像不大恰當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