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72)
2014 (716)
2015 (744)
2016 (306)
2018 (411)
過節過節,按理講市場行情應該清淡。今天除了股市大漲,債市的走法令人大吃一驚。美國十年國債利率今年春天以後,多數時間在2%到2.3%之間震蕩。是高些好、還是低些好?由於論證的立場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有一點比較肯定,那就是往這個區間的邊界靠攏、以致越界,市場有反應。今天十年利率大漲,竟然升到了2.3%。兩年國債利率更是不得了,到了1.09X%。夏天還是秋天,有那麽幾天,兩年國債利率衝1%,市場上有評論家在那裏驚呼。我沒看今天的新聞,那些人該從驚呼發展到尖叫了吧?有以下幾個信息和看法,供大家商榷:
狄更斯老師在講台上誦讀他的作品“雙城記”:“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代,這是愚蠢的年代。。。”十二少在下麵跟下茬:“這是缺錢的年代。”我的假說是明年投資市場缺錢。請看下麵的三段論:
如果以上論證成立,那國債利率的上升,是這個趨勢的表象。使這個情形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停止QE,現金供給相對變少。各類資產指哪些?舉例說,希臘能賣的都賣,它的家底、國有資產、甚至傳聞海島,都擺市麵上,能典當的典當、折價賣的賣。俄羅斯等產油國,油價越降低,賣得越起勁。為什麽?急著用錢,廉價多銷。在這種氛圍下,那些主權基金等“家底”,也都拿出來應急,其中少不了歐美國家的國債和股票。中東的一堆產油國、挪威、巴西、澳大利亞、非洲幾個資源富國等,它們加在一起,規模頂得了一個中國。一賣就是幾個甚至幾十個B。
市麵上股、債、資源等各類資產供給多,都去爭奪有限的現金,供需平衡往現金傾斜。這時候的結果就是現金值錢(市麵上利率升高),國債、股票等資產價格下跌。外國持有美國資產最可能的是國債,能持有美國股票與否、或者限製持哪類股票,我不清楚。即便從持國債講,那些受資源泡沫破裂牽累的國家,套現美國國債,已經夠市場喝一壺,連鎖反應蔓延到股市。
要想驗證這個假說,等節日後,看是否出現股債雙跌。
如果現金出現大問題,美聯儲會不會再QE呢?
我也覺得快到差錢的時候了。我看高息債和投資級別債是因為它們和企業資金的相關性。
國家級別的,好像債劵,股票,地產,貴金屬,近來消息都不好。
您的文章很有啟發性。謝謝。
“短期國債(兩年)和長期國債(十年)利率差距縮小,說明市場不看好長期經濟前景”
我隻想到短期國債(兩年)和長期國債(十年)利率差距縮小,會影響銀行業績,不利於銀行通過貸款業務賺取差價。一般加息的時候,如果利率差距縮小,金融板塊反而沒漲多少。就像最近這次。
正在等市場的信號,以便確認。
http://www.lipperusfundflows.com
12/23/2015
Equity Fund Outflows -$7.6 Bil; Taxable Bond Fund Outflows -$8.7 Bil
xETFs - Equity Fund Outflows -$13.6 Bil; Taxable Bond Fund Outflows -$9.1 Bil
市場信號有點混亂。
今天從中午12:45開始,利率大漲。2,5,10,30年的利率都大漲。市場和新聞界卻沒多大反應。信用違約換期(credit-default-swap)的差價也沒有上升。
http://us.spindices.com/index-family/credit-default-swap/all
有點奇特的是,高息債(HYG)走勢平穩,比它少風險的投資級別債(Invest Grade)類的ETF卻在下午一點後跌幅加倍(LQD,VCIT)。
下午一點,有美國5年國債拍賣。利率是1.75。上個月拍賣是1.625,年初是1.25。
http://bloomberg.econoday.com/byshoweventfull.asp?fid=470596&cust=bloomberg-us&year=2015&lid=0&prev=/byweek.asp#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