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72)
2014 (716)
2015 (744)
2016 (306)
2018 (411)
我喜歡比較股市曆史表現。本次下跌後續如何?我從曆史研究尋找靈感。首先和去年十月比。這次的跌幅超過當時,是一個標準的10%回調。除了幅度,本 次下跌是陰跌三周、暴跌四日,手法毒辣。去年那次是創新高後很快跌,沒有三周的前奏。本次有明顯借口:中國。這個借口押住了FA的實質。而去年沒有明顯原 因,比較虛,似乎是國債軋空、日中歐QE前最後的洗盤。兩個下跌都伴隨有驚魂一刻:這次低開千點,上次的國債血洗。上次的反轉有聯儲喊話的功勞,這次聯儲 有人說中國不會影響美國。這其實在撒謊,對股市也沒管多少用。去年那次,後續反彈一周多,多方後勁不足,忽然日本QE擴大,跳高留缺口,多漲了一個月,苦 了老狐狸,烏鴉嘴姐姐叫嚷了一晚上紐約發現埃博拉,還是反指。本次後續看是否有類似級別的事件跳高。去年那次再出下跌,是十月觸底七周後的事,對應現在的 十月中旬。
結論:如果單純參考這兩個的平行,再開空倉要躲過“日本事件”。空倉不能九月到期,要更晚。
我打算這回比較去年十月、2008年秋、2010年肥手指、2011年8月,四個湊齊“四大惡熊”。今天這個案例排名第四,是雲中鶴。較之可比性強的是另外三個案例。
時間 | 2015年8月 | 2014年10月 |
前高 | 2134 | 2019 |
最低 | 1867 | 1820 |
最大跌幅 | 12.70% | 9.80% |
最高VIX | 52 | 35 |
聯儲喊話影響 | 輕度 | 中度 |
誘發原因 | 中國 | 無 |
驚恐標誌 | 千點低開,熔斷 | 國債軋空 |
後續 | ? | 反彈七周,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