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藩的心

Musings of the known and unknown
正文

關於負麵情緒, 人生中的巧合,還有合夥

(2016-04-08 20:32:11) 下一個

1. 如何理解麵的/情

小藩: 曾經和朋友打過這樣的比方來理解人的情緒起伏。如果把每個人生來沒有煩惱的喜悅平和狀態放在絕對100分的數值上的話,在成長的過程中,幾乎每個人都會在這裏、那裏丟掉幾分。 100分的狀態如果說是喜悅的禪定,那麽喜怒哀樂的起伏會將一個人不斷的拉扯出這個定的狀態。童年經曆過極大創傷的人被震動到的數值極高,那麽在到達成年時他/她已經“損失”掉的數值與那些生來比較順利,成長於和諧、健全家庭的人相比較,是很可觀的。也就是說,一個幸福、健全家庭成長出來的人,到了成年,進入社會時他/她可能保有80分,而一個經曆過童年不幸和創傷的人或許僅保有70分。

在70分數值的人,如果下功夫,可以回到90分,接近100分的狀態。而一直在80分的人因為起伏的程度不大,習慣了一切都很順利,他/她或許不會有強烈的願望回到100分。離喜樂越遠,那麽回到本真喜樂的願望越強烈。

但是請注意,如果把極樂到極苦的情緒數值放在色譜上,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兩端激蕩過的人,他/她能發展出相當敏銳的覺受。這也是為什麽經過研究發現,那些經曆過不幸、家暴的孩童,他們心靈成熟度是被快速激發的。所以我們通常說治療師很多是自身來自不幸的過去, 所謂的“受傷的治療師”(wounded healer),他們在這情緒的色譜上,體察情緒/感受的能力比一般人要高。這就如同大自然中經常隄防驚嚇和被獵獲的小動物發展出的敏銳感官一樣。那些動物和自然的整體頻率是活為一體的, 與那一體性的脫離意味著危機。

一個人脫離了母體,從那100分的喜樂狀態萌發起來,哭一哭,丟掉幾分,被嫉妒、不安這樣的情緒強烈刺激,再丟掉幾分。失戀震動一次,丟掉幾分。失業/失婚,再丟掉幾分。如此往複,所以一個人進入成年以後,相較小孩子而言,越來越難回到內心的平和(come back to peace)。

 從負麵的情緒/經曆裏走出來,回到100分,其實就是不斷揀回那丟掉的零零碎碎的數值,重新整頓自己(recollect self)。

如此看待人生中的麵情,就會不斷地將自己拉回到內心的平靜是個很客的事情,而如何看待、應對那些,是很主的。為什麽這麽說?曾經看過一部美劇,一群人聚在一起接受群體心理治療,談談內心的苦難。男主人公從來一言不發,終於有天有人請他發言,他說到,你在抱怨你朋友欠了幾十塊錢,而我呢,我丟了整個腎!是整個腎!

有人可能因為幾十塊錢而抑鬱,而有人對同樣的事情感受卻完全不一樣。這也是為什麽聚首一起接受心理治療的人,能夠從主觀變得很客觀起來。這才發現“和那個人比起來,我的那些原來隻不過是無病呻吟。”亦或者,“哦,原來有和我同樣經曆的人!”這個時候自己的情緒不再孤單和主觀了。一旦出自己在主,你已開始客療愈的過程,就是從主觀情緒裏麵走出來,將情緒/經曆客體化。

超個人心理學大師肯威伯在有過“一體”的經曆以後曾經說過, 喝喝小酒、與人應酬以後,通常要再花兩個禮拜的時間回到那個“定”的狀態。而絕大多數人在無法回到那狀態的同時,通常連一個禮拜的時間都無法給自己,去揀回那些丟失的分值。

如同鍛煉自己的心理“肌肉”一樣,能夠不斷客觀,將自己拉回那個中心,肌肉的彈性越高。即使有那麽一刻落到70分,他/她會很清楚自己可以再回到90分。

回到100的分值,就是逐漸不再認同(不是說否認)那些主觀的感受和經曆,生的一切各其位,然後從中揀回那些丟失的分值,回到那個再無拉扯的狀態中。

2.  巧合/同步

小藩:當一個人越來越覺察(靈性的覺知越高),就會發現理性與感性之間的距離越來越短,已知與未知之間的那層越來越薄,越來越透明。

從一條馬路走過,一個很覺察的人與一個活在很狹隘的感知空間中的人,感受到的、見證到的完全不一樣。這也是為什麽人的靈性提高了以後,會發現過去很多不曾注意到的東西。比如頭腦裏出現的真理,在下一秒就能出現在眼前,或者別人的嘴裏說出來。10年前學到的某個教訓,在時機對的情況下,以十分之一的力度再次浮現的時候都能被你捕捉到。

所以巧合和同步(coincidence and synchronicity)可以說幾乎是同義詞。當一個人的靈性提高了以後,這種發現可以說遍地開花。似曾相識的感覺會越來越多,這是來自上帝的眨眼(wink from God),在提示你,你正在走對路(on the right track)。因為時間隻存在三維空間,更高的維度空間是沒有時間這個概念的。當靈性提高了,時間的感覺(阻隔)便撤退,這個時候讓你感知到了更高維度的真相和計劃!*_^

 

3.  合夥

小藩:不少人會有疑問,合夥的這個人是不是對的人。理想的範疇是每個人都想要的。絕對的匹配,這其實與找老公一樣的高難度。我很想說,出現在眼前的人,如果有供與求的關係,在這個當下就是對的人。曾經有個印度男生,在相親了100多以後仍沒有找到新娘,源於他父母十分精通印度占星學!他們無法找到一個與這個男子百分百匹配的女子,即使能找到不錯的合盤,男子卻不喜歡。喜歡的,盤又不合。從此他決定,下一個我看中的姑娘,不管怎麽樣,她就是!

這就如同世間的任何事情一樣,如果你瞻前顧後,從來不開始,那麽你就從來不會得到與失去。沒有得到和失去,也就無從學到,然後提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Joy4Life 回複 悄悄話 很有意思的見解!收藏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