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2013
最近看的影片很有意思的是都是和“看見”有關係的。
昨晚看的紀錄片是關於一個叫Jonas的很普通平常的人, 在幾年之前突然開了眼。 種種細節不多說了, 現在已經有很精妙的視覺技術,將開眼後看到的景象呈現給觀眾了,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找這部記錄片來看看。
開眼對於還沒有靈性追求和覺知的人來說其實是很恐怖的經曆, 如同將不會遊泳的人棄在大海裏求存。 恐懼源於我們對未知不確定, 棄恐懼就是層層剝離它的過程,越了解,恐懼越少。有時遇到一些人吐露希望能有開眼經曆。 對於已經有見地的人,開眼確實是一份禮物,它向我們展露出的是我們自以為是的真實,其實是虛幻的。 而對於不知道怎麽運用這份禮物的人,它真的有可能變成災難。所幸的是在這個信息時代,可以說沒有什麽是新鮮事了。於是叫Jonas的人,開始了自己探索的旅程,拜訪諸多有過類似體驗的人,並在片尾的時候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印象深刻的片斷是Jonas來到一個蘇菲教義派的靈性導師麵前,詢問人生的真理。 這位老師對Jonas不斷發問,Jonas能夠按照書麵的道理給出“聽上去”很深刻的答案, 但是答案背後那個真實的人,卻逃不過這位老師的眼睛。 老師堅持說,你自己的答案是什麽? 話可以模仿別人說得很象,但是道理最珍貴的還是自己領悟到的, 也就是可以以自己的話說出來的。他真正所指是--請停止偽裝 。(上師的作用往往在於此)。
看到這裏不禁笑了。 就在Jonas繼續去其他地方找他的答案時, 我已經知道他不會找到他在找的東西, 直白點說,他在找一個他“自以為是”的、不存在的東西。 而諷刺的是,也隻有在他無法找到後,他終於明白他在做什麽。
我們可以找到最清靜的廟宇,進行最神聖的儀軌, 但是回到日常生活以後,依然故我。靈性的追求如果變成了一個“裝成”另外一個人的活動, 其實就是將真我的本性掩藏得更深。 不管在靈性老師麵前,還是在舉行某種禱告、儀式的同時, 都還是在“裝”。可以說,揭露的過程,不是真的要成為什麽,而是,發現我們在“裝”什麽?不管我們裝得多麽象, 都是在成為我們本來就不是的。
這條道路就是在揭發自己的旅程,不斷失望的同時就會了知, 誠如片中另外一個療愈師的點化,他說, it's not about more, it's about less (不是要繁複,而是簡化,要更少)。
想到許久之前讀到的朋友博文裏的這番話:我們總是於此單純之境,升起:如果那麼簡單,那些嘔心瀝血,餐風宿露的修行人算什麼,那麽簡單,不是所有人都解脫了?是見人之不甘平凡,不喜平常,故祖師言平常心是道,但莫憎愛,動然明白,其難更在於不是忘記,就是無法止於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