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風壇和文學城熱議小費。 作為曾經的中餐館服務生,忍不住想說幾句。 快要出門,很忙,沒時間回帖,故關閉評論。 倘若實在想與我爭辯,等我旅遊回來再論。
我們出國的年代,國內人的錢包尚未鼓起來。 當年的留學生,大多是兩手空空地闖蕩世界。
LD早我幾年來美國。 我來的那年,他還有一學期就畢業實習了。 當時一些陪讀的太太,剛到美國就開始打工。 因此,誰家太太拿到簽證,大家就會玩笑地說,你家的“搖錢樹”來了。
我是先申請了學校再來的。 因種種原因,晚到了幾周,沒拿到那學期的TA,因而將春季入學改成了秋季。 我名正言順地做了半年多的“搖錢樹”:)。
我“洋插隊”打過各種工,但幹的最多、最長的是中餐館服務生。
第一份餐館工是LD的朋友,我後來的同學L介紹的。 他當時在一中餐館當服務生,餐館要招一名busgirl,英文定義busgirl是“a girl or woman who works as a waiter's helper”。 主要工作是客人來了上茶倒水, 吃飯中間不斷加水,客人走後收拾、清潔桌子,如需要換上餐桌布,擺好幹淨的餐具,餐巾等等, 餐館打烊前還要打掃廁所。
同服務生一樣,busgirl/busboy的底薪很低,每小時不到1美元,服務生靠從客人處拿小費, 各個服務生再從自己的小費中抽一點給busgirl/busboy。
去餐館打工的第一天,我到美國還不到2周。 剛學會開車,尚未拿到駕照(駕照是第四周拿到的), 是跟L的車去的。 那天遇到了一件趣事,令我終生難忘,也影響著我日後的一些行為。
我去給一對美國老夫婦倒水時,老頭跟我要一瓶啤酒。 但他說的不是beer, 而是一種啤酒的名字XXX。 我不懂啤酒,反而問他XXX是什麽,他大笑。 不久他讓前台給了我5美元小費, 我自覺未做任何服務,不肯要錢。 前台說,給你就收下,去謝謝客人就是了。 我照辦了。
沒想到的是,臨走前,老頭又讓前台給了我5美元。 平白無故,我糊裏糊塗地白拿了10美元小費。 首戰告捷,我非常開心。 LD擔心我,到家後急向L詢問情況。 L玩笑地說,“她今晚拿的小費比我還多呢”。
在那家中餐館的工作以L的辭職而告終,一共沒幹幾天。 因我沒駕照,不能單獨開車,坐公交去要倒幾次車,晚上不安全。
接下來去的是一家開張不久的中餐館, 賣各種點心,吸引了不少中國客人。 在那我做的是服務生,打的是混工 (既不分桌), 最後的小費幾個服務生平分。 去不久也遇到一件難忘的事。
有一天一對中年中國夫婦來吃飯,未進門就有人說:“X一塊來了”, 我不解。 他們說,一會兒你去招待就知道了。
他們並不挑剔,要了一壺水兩個菜。 吃完飯走時,桌上放了一塊美金,約6%的小費。 按他們當時的職業,收入應該在中層以上。 因幾次來吃飯,都給1美元的小費,就有了“X一塊“的綽號。
因此事,我後來出去旅遊,在不知該付多少小費時,寧可多付點,也不願讓人戳脊梁骨。
這之後,我先後又在幾家中餐館做過服務生,遇到小費給的很好的(50%), 也遇過打鐵的(鐵公雞一毛不拔),不給小費的,但大多給足15-20%。
在美國,服務生工資主要來源於小費的,不僅僅限於中餐館。 我朋友為讓小孩吃苦,近年讓他們在美國的意大利和美國餐館打工,那裏的工資也是以小費為主。
有人說,給小費是對服務生的不平等 (把服務生看成低一等)。 我猜說這話的可能未在美國打過餐館。 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對於等錢派用場的人來說,小費多多益善。 為你服務,憑勞動拿錢,不存在等級地位的差異,為什麽會覺得被低看。 一定要冠冕堂皇說平等的話,應該是給的小費越多越平等,因為服務與被服務者間,單位時間掙錢的差距在宿小。
還有人說,不給或少給小費是因服務不好。 或是說,就點個菜,端個菜,不值付15-20%的小費。 說 這話的,是不知服務生背後的工作量。 你點幹煸四季豆,四季豆是服務生摘的頭,撕的筋; 你點雪豆蝦, 雪豆是服務生摘的頭,撕的筋; 你點炒豆苗,豆苗 同樣是服務生挑的, ......。 就算你點的菜中沒有服務生的任何工作, 你坐的椅子和用的廁所是服務生清潔的,你用的餐巾是服務生疊的; 甚至當你踏進餐館的第一步,就被服務了,因為地毯是服務生吸的。
你可以在給小費的前後冠上無數個不是。 但是,在餐館服務生未拿到標準工資前在美國 餐館用餐,在沒有100%確定賬單上包括了服務費,或同伴已付過小費而有意識不給小費者,說輕點,是小氣,是不厚道; 說重點,是剝削,是不道德。 因為你已經剝削了服務生所有的勞動價值(不隻是剩餘價值)。
童謠說的好: "不要把小費作為額外付出,那是應該付的,如果覺得餐費太高,寧願省自己也不要省別人"。
我不知道好的服務標準是怎樣定的。 菜不好吃,不是服務生的錯; 點菜、上菜慢,也不一定是服務生的錯, 比如在某一時間隻能服務2個人,而服務10個人,無分身之術, 一時招呼不過來而怠慢了客人; 比如大廚出菜慢等等。
其實,服務生的工作很辛苦。 多理解一點,多體諒一點,多寬容一點,世界和周圍都充滿陽光。
謝謝觀看!
謝謝下麵童謠留言。 畫龍點睛,說的太對了。 奇怪,你走的是什麽後門:)? 我都無法回貼。
加拿大的說,給小費是傻瓜,紐約的說必須,
復活節快樂。
同意你說的:“顧客去餐館要的是食物和服務。兩者不可分割”, 要不在家吃好了。 但若挑錯了餐館,吃的不滿意, 隻要不是服務生的錯,小費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