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分勤勉地讀書,寫讀書劄記,就有緣結識了一些書友,獲贈不少好書。這本《紅浮萍》是一位阿姨竭力推薦,又擇了一日踏雪送來,令我甚是感動。
這是第二次閱讀加拿大華裔作家李彥的作品。這本書是關於上一世紀三代女性的故事:外婆、媽媽(雯)與女兒“我”(平)。文筆細膩,感情濃烈,細節生動,甚為感人。
正象《百年孤獨》寫盡七代人的命運描述的是拉美百年滄桑,要生動地詮釋一個時代,最好的方式也許就是描述幾代人的命運,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會打上時代的烙印,沒有人會逃過時代的滾滾浪潮。發生在上世紀的重大事件,土地改革,反右,文革,各種書籍影視作品已很多,雖沒有親身經曆過,但至少不至於陌生。本書的一個獨特之處,是以年幼的女兒“我”的視角來捕捉、拷問這段曆史,句句扣人心弦,引人深思。在壓抑中有著希望,在希望中又有著迷惘。
外婆是舊時代的人,媽媽與女兒都可算作新時代女性,受過高等教育,思想獨立自由,但囿於時代的捉弄,命運多舛。
外婆雖也曆經從富庶到沒落,但無論人世間怎麽折騰,平凡的角色仍然能堅強地存活下去,直到八十多歲終老,還被後代操辦了一場隆重的葬禮。
媽媽這一代的命運看似最為曲折。上世紀的一切政治災難,反右,文革無一幸免。生活的清苦也許不是那麽難以忍受,難以承受的,是喪失生活的希望與做人的尊嚴。
這裏不想去反思政治曆史,那自有史學家們去探究。我更關注的是在曆史的洪流中人性的嬗變。初看起來,媽媽的命運最為不幸。但當我仔細審視三代女性的成長曆程時,卻又有著不同的思考。
外婆作為舊時代的女性,本沒有太大的希望,也就無所謂失望,既無力與時代抗爭,就隻能在時代風暴中沉寂,再無聲無息地從這個世界上消亡。
媽媽生長於富庶家庭,至少童年沒有太大的缺憾。加之受過教育,敢想敢幹,有自己的思想與追求。不僅在父親去世時曾以少女之身力挽狂瀾挽救家庭於危難之時,成人後雖經曆多次政治劫難,但在信仰上堅信黨,追隨黨,雖然事業上終究隻是成了政治犧牲品,但心心念念還是要遞交入黨申請書,還要向組織寫感謝信。在個人情感上,也是熱烈追求,雖然三段感情都留下了缺憾。到了晚年,政治上終算獲得認可,三個孩子趕上文革後恢複高考,都榜上有名。三段感情也都有了結局。綜其一生看,還是頗為圓滿。可以這樣說,媽媽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性情剛毅執著,有著堅定的信仰與堅強的意誌,雖然受盡折磨,但在精神上卻是富足的,正是憑藉堅定的信仰承受了一次次的苦難。
但女兒呢?初看起來,少時得以讀書,也趕上文革後恢複高考,讀到研究生,還出國深造。但探究其心理成長軌跡,卻又不免讓人心酸糾結。
女兒的成長階段,價值觀是扭曲的,生活是巔沛流離的。深愛著媽媽,可是媽媽淪為右派;希望有個溫暖的家,卻隻得寄人籬下。還有出生不明,受盡冷落歧視,驚恐不安地孤獨求生。“我像一葉自生自滅的浮萍,偶然出現在沼澤裏、水窪中、溝渠間,不知從何處來,到何處去,隻能在孤獨寂寞中彷徨,在風雨中等待著日出,在陰霾下苦苦地守望著藍天。”這一切造成女兒的敏感、壓抑、孤獨、恐慌。所幸女兒還是傳承了媽媽的堅毅秉性,在艱難中求生,在彷徨中前行,追求自我發展,得以在異國他鄉展開追夢之旅。
無疑,這應是一個自傳體小說,不用考證,相信大部分應來自作者親身的體驗,不然細節不會如此真切生動。文學,永遠是孤獨心靈的避難所,寫作就必然成為苦難的救贖。正如文中寫到,女兒“我”寄居在興安嶺林區的月娥嬸家,在孤苦中開始寫日記,卻被月娥嬸發現因而受到打罵。那是一顆受盡磨難孤苦的心開始尋求超脫的開始,而這本書則是作者苦難靈魂的自我救贖。
?與作者李彥老師有幸在一次本地文學活動中有一麵之緣。她在發言中提到,在國外讀中文書不易,每有所得,看完後必捐贈當地圖書館,反正每個人最終都要離開這個世界,什麽也帶不走,何不多一些分享,多一些給予呢,況且書籍本來就是要讓更多人閱讀,才能體現其價值的。
雖是一件極小的事,卻感悟到李彥老師友善的胸懷。當一顆顛沛受傷的心能夠曆煉得如此寬廣豁達時,相信作者已然走向了靈魂的自由與自在的狀態,達到了超脫的幸福。從這個角度來看,苦其心誌的人生,何嚐不是自我救贖之路!
讀書是去別人的靈魂裏體驗,同時也是與自己人生的對話。合上書,對照自己的人生,非常慶幸,我們這一代人,生活在一個極好的時代,真需要好生珍惜才是!同時,又期望人們能夠銘記曆史的教訓,時代的悲劇不要再次重演,靈魂不要再遭受如此深重的劫難。
(原作:shelley 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