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樂園

這家夥很懶,什麽都沒有留下!!!!
正文

高招宣傳:各校施“美人計”搶生源(圖)

(2014-11-30 06:16:51) 下一個
高招宣傳:各校施“美人計”搶生源(圖)   “雪糕校花李炫臻PK奶茶妹妹章澤天,你更喜歡哪個?”最近,中國傳媒大學韓國留學生李炫臻在網絡上又火了——從各賽區16名“女神”選手中奪得第六季中國校花大賽冠軍。此前,她曾因在買雪糕時偶遇攝影師,而後試鏡拍攝“吃雪糕”照片而躥紅網絡,被封為“雪糕校花”。  高校“女神”登上網絡熱門話題榜並不鮮見。前不久,北京語言大學學生會副主席陳子湄就因外形酷似演員劉亦菲被網友評為“最美副主席”,引來不少網友驚呼“我要考北語”。去年北語還走紅了一位來自俄羅斯的留學生大衛,成為“北語史上最帥學生會副主席”。  這些高校裏的俊男美女有個統一的稱號:男神女神。他們的靚照在網絡上被瘋轉的同時,連帶著也讓其所在高校知名度大大提升,有些男神女神甚至直接成為學校招生宣傳的活廣告。於是,有觀點認為,高校宣傳步入“簡單粗暴”的“食色”時代,施“美人計”搶生源。而對這種做法,有人點讚,有人砸雞蛋。  中國青年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無論男神女神的“炮製”是有意還是無意為之,在網絡爆紅的同時,高校學生對於這一現象大多持保守態度。而對於高校招生宣傳來說,盡管這張牌並非刻意打造,但“男神女神”的出現確實給當下的宣傳工作帶來新的思路和挑戰。  “人大女神”掀起風潮  2012年,“奶茶妹妹”章澤天,曾錄製某綜藝節目的校園歌手馬瑞男等5名清華大學的校園紅人現身該校學生媒體《清新時報》招生特刊封麵,喊出“我在清華等你來”的口號,並由招生辦老師發往全國各地,首創了招生宣傳請“校園達人”做廣告的案例。  而掀起高校“男神女神”風潮的,源於一組“無心插柳”的畢業照。  去年畢業季,中國人民大學官方網站首頁一改往日嚴肅風格,刊出了一張美女畢業生的畢業照。  女主角康逸琨一時成了高校中最熱的話題人物之一。照片中,她身著紅黑相間學士服站在人大西門前,手托禮帽,回眸、甩發、微笑。照片一出,人大官網主頁因短時間訪問量急速上升導致無法正常訪問,康逸琨也被網友封為“人大女神”。  照片作者、人大2011屆畢業生毛岩政卻始終不認為這是一張“宣傳照”:去年夏天,康逸琨在畢業時找到這位“首個以大學生身份在人大辦攝影展”的師兄,為自己拍畢業照留念。  耗時一下午,兩人從人大西門一直拍到東門,不漏一絲風景,留下了四五百張照片。  巧合的是,拍攝結束不久,正改版的學校官網首頁缺少兩張視覺衝擊力強的照片,宣傳部老師便找到了曾在部門實習的毛岩政。於是,毛岩政推薦了兩張康逸琨的畢業照。  毛岩政從未想到,“一張照片能捧紅一個人”。  照片刊登後,各大網站紛紛轉載圖片,引來媒體爭相報道,成了當天最火的新聞之一,也成為接下來幾個月高校範圍內津津樂道的話題,影響力頗大。  照片之所以能火,在毛岩政看來,是因為它同時符合了“美女”、“畢業照”、“90後”、“黑長直”、“甩頭發”、“名校”等要素,又引發了一些人關於招生的聯想,“有網友把同期幾個學校的網站進行了對比和惡搞,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些高校官方宣傳也開始起用帥哥美女照  “人大女神”爆紅之後,又出現了“山東高校女神學姐拍唯美照”、“學姐學長在電子科大等你”、“女神在武大等你”、“上清華變白富美”等網絡熱門話題,養眼的圖片和傳奇的經曆做足了噱頭。  不僅如此,大學生的微信朋友圈裏常會被《中國高校女神與學霸指數排行榜》、《某省高校女神學霸分布圖》類的文章刷屏,時不時還會蹦出個“最美校花榜”、“男神女神榜”。  “轉發12157次、評論1452次、點讚1231次”,今年開學季,從《一站到底》成名,並有“雅禮女神”之稱的李莎旻子自己策劃並請朋友拍攝製作了一組寫真照“在武大,不忘前世,不負今生”。照片一經武漢大學官方微博首發,立刻引發轟動。  即將畢業的李莎旻子在武漢大學的前兩年,自認為有點“身在福中不知福”,並沒有好好珍惜每一天。當即將失去“武大學生”身份時,適逢迎新,不舍的情緒讓她拍攝了這組寫真。  組照中,李莎旻子分身成“民國”、“80年代”、“現代”三個時期的女子形象,或端坐、或起舞於長廊階梯之上。李莎旻子解釋,原定拍攝主題是“武大時光機”,定下如此基調是為了讓新生知道武大的前輩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財富,而新生也將在這裏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不管是“官方炮製”還是“民間推選”,帥哥美女的出現總能引起輿論關注,“男神女神”也漸漸由“一兩個”變為“一小撮”甚至“一大撥兒”。  今年開學季,武漢大學“武大人生活圈”微信公眾平台便接連推出包含了9名女神和8名男神的《女神總是美好的存在》、《男神,你為何這樣帥》的文章集錦。除了李莎旻子等在讀學生外,武大校長李曉紅、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赫然在列,分別被評為“第一男神”和“大佬男神”。兩篇推送總閱讀量超過10萬。  一個關聯的現象是,不管是康逸琨還是李莎旻子,在個人爆紅的同時,其就讀的學校也會一時名聲大噪。  看到這種“活”廣告帶來的影響力,一些高校在高招宣傳中采取了更直截了當的方式:將網絡評出的本校校花“拽”到校門口,舉著“某地最美校花”的牌子拍宣傳照。  西北大學2012級學生趙卉伊褶便是“活廣告”之一。  在拍照之前,她印象中隻有一個同學簡單提了一下,下課後便直接被拉了出去。沒有充分準備,也沒有參與後期宣傳,“我們學校分南北兩區,而且兩個校區接觸不是很多,我是在北區(屬於特別有學術氛圍的校區),所以要代表整個學校壓力還是有的,也會擔心不好服眾。”  不是所有學生都買“男神女神”的賬  對於高校不斷冒出的男神女神,特別是招生宣傳時采用“美人計”的做法,輿論看法不一:一方麵,高校用當下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包裝宣傳自己值得肯定;另一方麵,有網友質疑,高校究竟應該靠什麽吸引生源。  北京語言大學的兩位學生會副主席作為男神女神躥紅之後,北語在校生們在微信朋友圈裏熱轉的一段評論道出了他們的另一種顧慮:“我希望我的母校因為師資強大而吸引學生,因為文化底蘊而厚積薄發,因為以學生為本而全麵發展學生的能力,因為教學得當而提升學生在社會的競爭力,因為她的學生素質良好而受到國內外企業的歡迎,因為獨立學術、自由思想而給每個學生全麵發展的空間。而不是每天打開朋友圈,看到的都是所謂的男神女神,所謂的最美最帥副主席,我進的是大學,不是娛樂圈。”  而被網絡封為女神的陳子湄坦言,自己的照片在網絡走紅也並非學校官方行為。她也認為,學校需要宣傳的並非“男神女神”,大學招的是學生而不是選粉絲。  “這兩個同學的走紅都是巧合,並非學校策劃。”北京語言大學招生辦主任林方曾詢問過學校95後同學的意見,她得到的結論是,他們並不希望自己的母校因為“男神女神”而火,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隻有學術實力雄厚才能得到認可。  因此,今年北京語言大學在招生宣傳時,招生辦官方微博采用的是一個中美混血寶寶的照片。林方解釋,這個名叫“肉小肉”的寶寶,媽媽在北語讀博,爸爸是學校英語係外教,她更能體現學校“多元文化、小聯合國”的特色。  林方認為,現在高校宣傳采用紙質材料越來越少,微博微信等方式越來越多,同時95後開始進入大學,學校的招生宣傳要滿足他們的需求。  80後青年作者張樂臣認為,男神女神走紅的背後其實是各大高校爭搶生源的明爭暗鬥。盡管有人質疑這種方式,但在他看來,這種具有視覺衝擊力和傳播效果的宣傳方式靈活、自然,值得肯定。  不過,他建議,各大高校在招生宣傳時可以找一條更有效、更實際的方式來表達學校特色,沒必要總打“男神女神”牌吸引眼球,總施“美人計”也會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