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2)
2019 (1)
zt:24日,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發布一篇評論文章指出,身為本土居民的美國學生中,英語學渣比例居然高達9.1%,專家認為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家庭語言環境。
根據美國洛杉磯時報(LA Times)12月17日的報道,僅在加州地區,就有近35萬的美國本土初、高中學生通過7年以上的英語學習,仍然無法流利地使用英語。其中,有9萬名學生在美國國家英語水平測試中連續兩年取得過低成績,並被認定為“長期英語學習者”。洛杉磯高中的高一學生Dasha作為這其中一員,她覺得自己英語不好是一件非常丟臉的事情,“我本應該很自信地使用英語,因為畢竟我出生在美國”。
根據美國教育部統計中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長期英語學習者的數量正在逐年遞增,2012年全美已經有超過438萬名學生英語不過關。形成對比的是,據美國移民研究所2012公布數據顯示,全美隻有4.7%的學生出生地在美國境外。
講不好標準國語根本原因在於家庭環境
美國移民研究所工作人員珍妮·巴塔洛瓦向大西洋月刊表示,這些美國本土居民很可能是家庭環境的原因。她說,“學生家庭成員無法使用標準美語會影響他們今後的學業和英語學習能力,有些移民家庭的孩子無法參與幼兒的早期教育計劃,無法讓他們做好一定的學習準備。”她認為語言學習的特點是,無論是退步還是進階,都是積累性的。掌握語言的能力和技巧之間存在鴻溝,而這條鴻溝將隨著年齡的增長、缺乏標準美語的環境而漸行漸寬。“這條鴻溝可以在兒童時期通過專業地語言訓練來縮小。”
珍妮還指出,之所以美國出現這些英語需努力的本土居民,是因為一些地區出現持續增長的移民人口,而這些地區的教師並不具有理解移民家庭語言文化的能力,因此無法做好跨語言的引導措施。
這一現象還引發美國網友熱評。
“我們應該建設一些公共教育服務,來幫助那些英語非母語家庭,教他們如何在家中聽說讀寫”,一位名為SAIfin的網友這樣評論道,他認為一旦這些孩子能夠在家中運用到自然的英語交流,這種問題將得到解決。而一位名為Ardea的美國網友認為,學校收到的雙語學生要比一般學生多,但學費並不會用於這些學生的語言引導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