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聯大,堪稱中國現代教育史上的奇跡。
最喜歡它自由合作的學術氛圍,做到“合作無間,同無妨異,異不害同,五色交輝,相得益彰”。
。。。。。。。。。。。。
這所中國大學隻存在了8年,後來再也沒有一所大學超越過它了
來源:拾遺(ID:shiyi201633)
作者:拾遺
很多專家都說過這樣一句話:西南聯大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跡!
這所隻存在了8年的“最窮大學”,卻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8年時間,西南聯大雖然隻畢業了3882名學生,但走出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171位兩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師。
2016年,中國啟動了大學“雙一流”建設:到本世紀中葉,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雙雙進入世界前列。
其中一路,完全徒步,得翻山越嶺3600裏才能抵達昆明。
1938年,西南聯大教授合影,左起周培源、梁思成、陳岱孫、林徽因、金嶽霖、吳有訓
1942年,教育部決定給25位兼行政職務的名教授,
學生宿舍
二排左起:浦江清,朱自清,馮友蘭,聞一多,唐蘭,遊國恩,羅庸,許駿齋,餘冠英,王力,沈從文
抗戰期間,國民政府曾想組建東南、西北、西南三所聯合大學,
因為她“合作無間,同無妨異,異不害同,五色交輝,相得益彰”。
中國文學部研究生王瑤申請舉行畢業初試。茲定於二月十五日下午三時起在辦事處舉行該項初試。謹將有關事項開陳於後,即乞核定。
囑文書科辦通知,並乞囑事務組屆時照例預備茶點。至紉公誼,敬頌,道安。”
這封短箋,讓廈門大學教授謝泳如今感慨萬端:“從‘乞囑事務組屆時照例預備茶點’一語,可以想見當時教授的氣派。”
“教授不是哥倫比亞的雇員,教授就是哥倫比亞大學。”
但梅貽琦有句名言,比拉比說得更經典:“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一個大學之所以為大學,全在於有沒有好教授。”梅貽琦說。
梅貽琦很清楚:“是因為有了教授才有大學,而不是有了大學才有教授。”
教授會每年選出11名代表,參加校務委員會。校務委員會還包括校長、學院院長、教務長、訓導長和總務長,
校委會秘書長是中國文學教授楊振聲,教務長是社會學教授潘光旦,建設長是教育學教授黃鈺生。
“校務委員會中絕對沒有非教閑雜人,所以也就沒有外行領導內行的問題。當年聯大每決定大事,都要先考慮教授們的反應,看看能不能過了他們這一關。”謝泳說。
陳寅恪說:“假使一個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說話那樣謹嚴,那樣少,那個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大多都是留學歐美名校歸來的名師,
再差也是北大、清華等國內頂級學府畢業,並已在學術界取得顯赫成就的人。
著名學者許淵衝說:“哈佛大學也找不到陳寅恪這樣的‘四不講’教授。”
法商學院院長陳序經公然抵製:“如果讓我加入國民黨,我就不做這個院長。”
聯大教授會因此撰文說:“對於大學,國家社會要持不幹涉的態度,要予他們研究的自由、選擇人才的自由。”
“教育者的職責是指導學生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麽。”
學生馬燦華撰文說:“即便三民主義是正確無誤的思想,它也得在思想的市場上自我證明。”
“蓋本校承北大、清華,南開三校之舊,一切設施均有成規,行之多年,從不敢謂為極有成績,亦可謂為尚無流弊,似不必輕易更張。”
“借重先生,全為大糞堆上插一朵花。”
蔣介石“最害怕起立質詢的參政員”有4位:張奚若、羅隆基、周炳琳、錢端升。
“教育事業當完全交與教育家,保有獨立的資格,毫不受各派政黨或各派教會的影響。”
他在解謎時這樣說:“聯大成功的原因很多,其中一點是她就是大學本來的樣子,而不是衙門。”
“老師講課絕對自由,講什麽、怎麽講,全由自己掌握。”
聞一多與沈有鼎,兩人同開“易經”課,經常互相旁聽。
旁聽意味著自由選擇,意味著開闊視野,意味著學術對話。
以後我對藝術的尊敬、對思考的堅持,都是從這裏來的。”
比如學習曆史,孔子哪一年生哪一年死、怎麽周遊列國等,教科書上都有,根本用不著老師講。
“但學校也有一項硬性規定,文法學院學生至少必修一門自然科學,可以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理學、地質學中任選。而不論文理工,所有學生都必修中國通史、西洋通史、大一國文和大一英文。”鄭敏說。
數理邏輯學家王浩回憶當年讀書時說:
“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
被教務長拒絕,學生憤憤地說:“59.5分跟60分有什麽區別?”
教務長回答:“如果沒有區別,59.5分和59分也就沒有區別,以此類推,60分和0分又有什麽區別?”
“教授責任不盡在指導學生如何讀書,如何研究學問。凡能領學生做學問的教授,必能指導學生如何做人。”梅貽琦說。
他喜歡說一句話:“你們在聯大這幾年,不要隻知道悶頭讀書,也要抬頭學做人。”
聯大老師,就這樣從小事中將“士”之精神傳遞給學生。
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校長、院長、係主任的女兒,報考本校竟得不到絲毫照顧。
1946年,馮友蘭撰寫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
美國弗尼吉亞大學教授伊瑟雷爾說:“這所大學的遺產屬於全人類。”
原文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