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48)
2019 (1)
2023 (362)
但有好些年了,帝都的冬天是灰蒙蒙的,從前的灰是以霧居多,近年霧裏據說又添加了霾。所以,灰色的天空是這裏冬天的色彩基調。從外地,尤其是從國外的航班著陸北京,一出機艙第一感覺就是微微刺鼻的味道,究竟是什麽味道倒是說不清楚。
不論喜歡不喜歡,來到北京不出半個小時,人們就融入這裏的節奏了。北京節奏是流動的不息的。
冬日裏的京城,我喜歡在什刹海、後海的冰麵上溜冰,或者看著一群孩子們溜冰,穿著土製的或是專業的冰刀,或者玩著冰橇。 岸上看的和滑冰的人一樣多。
傳統的北方在冬季食物遠遠比南方單調。現在由於交通便利,可以選擇的東西太多了。然而,我依舊喜愛傳統的北京的油茶、炸醬麵、豬肉扁豆餃子,還有冷天最愛的白菜豆腐粉絲煲。這些年,為了賺旅遊者而生的許多以前從沒有見過的“老字號”四處冒了出來。但是,隻要好吃,又何必去管它是不是老字號呢?在漫天飛雪的日子裏,我總是喜歡買上幾串冰糖葫蘆,北京的冰糖葫蘆是我的最愛之一,而我一直固執地覺得,最好的冰糖葫蘆的季節就是冬天。嘴裏咬碎冰糖的聲音和著雪靴慢慢地踏雪而行的聲音好是匹配。
街頭隨處可見的烤紅薯是冬天另一受歡迎的小吃。從前烤紅薯是由廢棄的汽油桶改裝而成的烤爐中烤製。現在,有一些新式的烤箱看上去有許多的風門,和喀秋莎火箭炮似的。羊蠍子在冬天生意也遠遠超過其他季節。民間迷信牛羊肉,或是湯,或是驢肉,都是壯陽的。依中國世界人口第一的事實看,還是不要再壯陽了,需要的是壯壯骨氣。
北京壞天氣時,打車是一件麻煩事兒。許多司機都早早打烊回家了。而對於打車,不論在哪個城市,我都有點頭大。一般來說,在北京,1/3 的出租車滿是惡心的煙味,1/3的司機很禮貌,另外1/3的司機好像總理每天都要和他匯報一樣,國內國際大事琅琅上口,而他往往還連北京都沒有出過。
從前的北京,到了冬天大家都捂得嚴嚴的,也就是在羽絨服上多幾個扣子或是加條圍巾來體現時尚。現在的北京,穿著洋氣多了。無論多冷,風多強,不少女孩子都是緊身褲加短裙和靴子的紅色娘子軍的標配。偶爾還有光著白花花的大腿的美麗凍人。許多女孩子把口罩都帶出了時尚,千奇百怪五花八門,很是cute。
常聽人說北京不包容外地人。這個我倒是要為北京人說句公道話。作為首都,朝代更迭,皇城的主人輪流換。人家李自成一介農民,也能來北京當幾天皇帝,你說北京不包容麽?毛主席不是外地人麽,來到北京就是主人了,對不? 北京的“天上人間”隻要姑娘臉蛋漂亮身材好,才不問你是哪裏人呢。你說北京不包容麽?北京人其實沒有權利選擇不包容。
什麽?你說沒有北京戶口就業,買房,買車,就學都麻煩,甚至不能開出租車。。。 這個嘛,人家是為了便於管理嘛,還是包容的嘛。要不你投胎變成皇上,改改這裏的規矩?
冬日好去處是城北的溫泉,熱氣騰騰,泡上一回,疲乏盡消,舒筋活血,紅光滿麵。過去是泡大池子的混湯水。但是現在人講究了,開了不少價格不菲的單間。雖然北京的溫泉質量衛生和日本箱根的溫泉還差距很大,但依舊是上好的去處。聽朋友說,最近因為掃黃風聲緊,不少野鴛鴦都選擇了溫泉快餐。一個朋友不久前洗回來說:“TMD,現在的池子硫磺味不足, ‘精氣’十足。。。”哈哈哈。
畢竟,在酒店會客都要查身份證登記的帝都,至少在目前洗溫泉還不要驗明正身。
看來,洗浴當隻爭朝夕,沒準哪天男女一起走在街上也要驗身份證呢?萬事皆有可能。
我最喜歡在大雪飄落的時候去故宮、長城和圓明園,這是一年中難得寧靜的短暫,有一種凝固的美。一旦大雪停了,遊客,掃雪車一會兒就把雪景搞得滿目瘡痍。忽然覺得北京的冬天好短, 越來越短。
北京總是那樣繁忙無心卻沒有精致。我愛北京,因為她不夠精致。
另外俺感覺 (第一行) 藍天是不會映照的。。。,太陽,月亮可以映照。
建議:
映照著僅剩下的那一小塊兒皇城上的紅牆和琉璃瓦。
改為:
襯托著僅剩下的那一小塊兒皇城上的紅牆和琉璃瓦。這裏 襯托 表示當背景顏色。
文章內容不錯,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