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自問夕blog:藤校到底招募什麽樣的孩子(二)

(2013-10-23 09:20:36) 下一個

藤校到底招募什麽樣的孩子(二)

 (2013-10-22 19:37:41)

  固然每個中學所能夠提供的課程範圍,課程難度很不相同,除了SAT成績之外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成績可以衡量,但是藤校在錄取新生時,除了看孩子的GPA成績,還會參照孩子所選課程的難度,從而判斷孩子是否能夠挑戰自己; 參照所選課程的範圍判斷孩子是否能夠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以及外部可利用的資源(比如別的學校的課程甚至提前選修大學課程等等)。這些無疑是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能夠挑戰自己,是否能夠將周圍資源最大化利用的從而將成就最大化的很好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判斷孩子今後的發展潛力。比如孩子AB選了同樣5AP課程並且都取得了5分,而孩子A的學校僅提供3AP課程,另外兩門是課餘時間自學或者不辭辛苦通過別的途徑學習到的。而孩子B所在的學校提供10AP課程,他卻隻選了5門。那麽在錄取官的眼裏,孩子A除了本校的資源外,還能夠挑戰自己並且發掘和利用外圍的資源而孩子B連本校的資源都不曾充分利用。試想今後如果把兩個孩子放在同樣的資源環境下,誰更能夠克服困難誰更能夠發掘和利用資源並且取得一定的成績誰的潛力更大就顯而易見了。

    而學業成績之外孩子所能取得的成就,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在申請表上可以看到, 孩子需要羅列出從九年級到十二年級所參加過的主要活動,包括社團活動,公益活動中的職務及所起的作用,參加過的競賽活動等以及在其中取得的成績,參加各項活動持續的時間(幾個月或幾年),甚至要列出孩子每星期在這些活動中所花費的小時數。說白了這需要孩子能夠早些發現其特長或興趣並且在相應的領域有一定的實踐,相當的堅持和付出取得相應的成績。總之越早發現,孩子越早參與,越早努力,越容易在申請前獲得一定程度上的成績或認可。如果孩子能夠堅持下來,說明他對這方麵有熱情有夢想,更重要的是他能夠為這一夢想付出努力;如果又能夠取得驕人的成績,說明孩子在這方麵很有能力和天分。實際上哪種特長未必那麽重要(除非某個稀缺特長孩子有興趣容易取得成就還能押寶到恰恰是某學校所需的),但是一個有夢想,願意努力又能取得一定成就的孩子正是藤校尋找的孩子。

不管是學業成績還是特長成就,都是孩子個體素質潛力的表現。僅有這些還遠遠不夠,藤校還要看到這些有潛質的孩子,願意也能夠把他的潛力貢獻給社會和家庭。這些有潛質的孩子中,有一定社會和家庭責任感的孩子,才是藤校願意培養的對象。比如孩子做義工,參加環保活動,或參與一些關心時事,關注老人兒童,關注第三世界等的社團等,或者去打工補貼家用等都是孩子社會,家庭責任感的體現。參加相應團體的時間越長,越能反映孩子的公益心。如果在相應團體中有一定的職位,越能反映出孩子的領導能力。這些無一不是藤校所尋求的。

但是上述所列的無論個人素質還是社會責任感等,基本上是通過一係列毫無生機的數字或清單的羅列來呈現的,並看不到一個活生生的孩子。而且基本上是事實部分,隻要不粗心列錯或有遺漏,基本不會有什麽出入。屬於硬性的條件,大部分孩子都可以羅列出一個不錯的清單。而另一部分軟性的部分,確是最難把握,也恰恰是最可能吸引錄取官眼球的內容,即是申請文章和推薦信。當然還有麵試。

申請文章的題目可能會有些不同尋常,也可能範圍很廣,讓人覺得無從下手。但是這恰恰提供了一個開放的話題可以充分地展示孩子的特點和與眾不同之處。不單反映孩子的語言水平,表達能力,也反映個體的成熟程度,對自我發展方向的發現和激情,對文化衝突的處理,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處理問題的能力等等。錄取官們看過太多的申請文章,一般化的文章留不下什麽印象。所以在有限的字數範圍內,不要浪費篇幅在上述已列的清單上,盡可能展示自己在清單中看不到又很能體現自我特點的其他方麵讓自己突出出來,給錄取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一個重要方麵就是推薦信,推薦信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其重要性比求職推薦信有過之而無不及。通常是通過老師或長輩的眼光,從第三者的角度評價一個孩子。有個別學校還會需要同齡人的評價信。老師會直接把推薦信發給學校孩子根本看不到。因此推薦信一定要找熟悉孩子且欣賞孩子的老師寫可以寫得個人化些。這項內容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孩子人際關係處理能力的一個反映。

    當然,最後就是如何將這一切全方位地展示給學校,讓學校充分認識孩子一個獨立完整有特點又有培養潛力的活生生的個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