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在練筆,能寫多少寫多少。
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究竟是什麽因素導致群情激奮?為什麽有時候發起者自信滿滿,結果卻差強人意,甚至毫無響應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有時候又出人意料的迅速擴散,甚至超出能控製的範圍?雖然我的人生經曆不算豐富,但也親曆過幾次。以前在國內的就不算了,因為外界影響因素明顯,很難客觀的說明問題。
來到美國以後,有兩件事我覺得值得深思。一是08奧運火炬傳遞期間,支持‘藏獨’的女生;另一個就是最近提出清甜空氣說的女生。這兩個事件有些相似的地方,都是源於一個普通,名不見經傳的女學生偶然的一次行為和言論,然後發展成為轟轟烈烈的全民批判,最後又都很快的偃旗息鼓,一笑而過了。但是大批判時候的人們群眾,言辭之激烈,態度之堅定,行動之迅速都讓人心生恐懼,使得原本有些不同意見的人都紛紛三緘其口,甚至有時候還不得不違心地附和幾聲。這裏有很多問題我很困惑,為什麽這兩件事件的主角都是學校裏的女生?為什麽他們做出這個舉動和說出這些話的時候根本沒有意識到可能導致的後果?為什麽群眾的反應大到了讓其他人不敢輕易質疑?為什麽這兩件事都發生地極快,也消失得極快?
現在我隻想挖掘一下群眾的內心想法。其實除了主角,大家都是群眾。在強調集體主義精神的教育下長大的我們雖然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欲望,因為這是生物本能,但是卻沒有大聲說出來的膽量。這種被壓製的本能常常需要蓄積足夠的能量,也就是膽氣,偶爾展露一下,才能基本維持我們的身心健康。所以常會出現這幾種情形:不屑的撇嘴,低聲地嘟嚕,交頭接耳,拍案而起,以及舌戰群儒。這些情形需要的膽氣級數遞增。上麵兩個例子都屬於拍案而起吧,因為很明顯都是一時衝動,並沒有充分準備應對可能的結果。這也是群眾能有表現的唯一機會。因為前三種基本沒擴散到群眾氛圍,充其量也就是小圈子,特別是第一種撇撇嘴純屬個人心理活動而已,而最後一種,主角人物自己準備充分,自己戰鬥力足夠,沒準備給群眾表現的機會。我們認真地回憶每次發生拍案而起的事件時,就會發現在主角人物拍案之後,群眾反應之前,都有段極短時間的平靜。這段時間於主角人物是等待,於群眾則是左顧右盼的觀望。這時候發出第一個聲音非常關鍵,能夠影響群眾的發言方向。因為群眾這時無論是有想法的,還是沒想法,都被表達想法的欲望給強烈刺激著,隻是缺乏開口的膽量。因為有了一個出頭的椽子,沒想法的群眾們連想一想都不用費力氣了,直接附和,先鬆解一下高漲的欲望再說。至於說的什麽,說得對與不對不要緊,一來法不責眾,二來自己也不是始作俑者。那有想法的群眾,如果尚能控製內心的欲望,自然是要當那個笑到最後的勝利者,盡管大部分時候都沒趕得上那個最後,或者趕上了沒來得及笑,,就已經時過境遷了。如果控製不了內心的欲望,運氣好的碰上想法一致,那真是久旱逢甘霖的感覺,附和的自然更為大聲和迅速,如果運氣不好和人家想的不一樣,那就要糾結一下是滿足欲望優先,還是再讓自己再勇敢一點,最後要麽是識時務的俊傑,要麽是力挽狂瀾的精英。
因為是為了釋放長久壓抑的說話的欲望,一旦有了機會,當然要釋放的越徹底越舒服,所以用詞要比別人更為尖銳,聲調要比別人更為高亢,表情要比別人更為逼真。在這種互相比較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群情激奮,事態升級。這時候誰還顧得上那個事件的主角怎麽想!當然,欲望總是會減弱的,釋放的一定程度,自然就沒了,那就沒人有興趣說話了,所以事情就過去了。
所以,要是有一天,偶然衝動之下,成為了主角人物,還請不要太緊張,給點時間,事情會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