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大瓦房的故事

(2005-10-08 09:19:22) 下一個

看完了這個故事, 心裏起了溫馨的笑... 原來好孩子不僅是古代才有!

原作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gb/4/3/3/n477975.htm

原作者:李彤

* * *     * * *    * * *

大瓦房的故事

父母都出生在農家,爸爸的軍旅生涯使我們家跳出了「農門」。

親戚們大都還生活在鄉下,一大家子保持著十分緊密的聯係。逢年過節、紅白喜事、生日滿月甚麽的,各家都要出份子、送禮物表示祝賀。

每次我們家都要比別家多出很多錢物,媽媽心裏不痛快,但她還是忍了。後來,大爺的兒子要我們家的三間大瓦房結婚,她就受不了了。

那是三間紅磚青瓦的房子,旁邊還有一間相當大的儲存糧食兼廚房功能的房子,中間是菜園。三間大房麵南背北,樹木環繞,一條小河從菜園前流過,河上一座拱橋是通往鎮上的必經之路。這是媽媽嫁給爸爸後親手操持蓋起來的,不知費了多少心血。大爺他們想要走三間大瓦房,媽媽火了。她想到今後下鄉的不便以及曾經的委屈,就把許多許多「陳年的穀子」翻出來和父親理論。這個家就此失去了平靜。

一晃幾年過去了,我和弟弟都上了高中,懂事了,在家裏也有了一定的發言權。

過年了,媽媽、弟弟和我在一起玩撲克牌。媽媽又開始了報怨。

說真的,我們都不愛聽,她都說過好多遍了,但又有甚麽辦法呢?她是媽媽呀。

不過,這次我們開始主動出擊了。

媽媽贏了一盤,很高興。我們問她:「大媽每天都幹甚麽呀?」

「燒飯、喂豬、種莊稼。天黑了就睡覺。」

「大媽多大歲數了?」

「五十幾吧。」

「才五十幾呀?!怎麽那麽顯老呢?」

大媽頭上紮著有些退色的綠方格頭巾,穿著藍色大襖,黑褲子,黑鞋,常年圍著一條黑圍裙。大媽的臉由於風吹日曬很黑,也很粗糙。大媽的手要播種、鋤草、澆水、上肥、插秧、割麥、打場、喂雞鴨、養魚... ...她的手布滿了黑繭子。

我們不禁歎道:「大爺還是大隊書記呢,按說他們家的條件在鄉下也算好的了。大媽還這麽辛苦。」

「是啊,他家的條件在大隊裏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了。有三間村裏最大的瓦房,又有魚塘,又有地的,還要占咱們家便宜。當年,你爸要考高中,向當大隊書記的他要一塊兩毛錢報名費,你大爺不但不給,還把你爸揍了一頓。現在還好意思跟咱家要這要那的!」

「那爸爸考沒考高中啊?」

「沒錢怎麽考阿?後來就當兵去了。你爸當年可不容易了,每天天不亮就餓著肚子去割牛草,割完牛草喝一碗能照見人影兒的稀粥,就去上學。有時連稀粥都喝不上。哪像你們現在?!」

我們驚訝地吐了吐舌頭。

媽媽接著說:「你奶奶生了七個孩子,隻剩下你姑姑、你大爺和你爸三個了。」

「其他的呢?」

「有的餓死了,有的病死了。」

「真是難以想像。」

「媽,爸爸要是不當兵,咱們還不知啥樣呢?您可能也被曬得黑黑的,整天圍個大圍裙喂豬攆羊的,比誰都顯老。咱也住不上樓房了,就住在那三間瓦房裏。也沒有自來水。在河邊洗完了襪子、鞋甚麽的,就打水回來做飯。也享用不到抽水馬桶了,就蹲在茅房裏,蒼蠅轟轟的,到了春天,再把糞挖出來澆菜... ...」

弟弟搶著說:「要是那樣,至少有兩個好處:第一、咱家可以少出分子錢;第二、媽媽可以永遠住在三間大瓦房裏。這一切都是大爺的錯,要是他當年給爸爸報名費,爸爸就不用去當兵了,搞得現在又成了幹部,分了樓房。要是爸爸不用去當兵,說不定咱們一家可以永遠守著那三間大瓦房啦!」

媽媽和我都被逗樂了。

我又趁熱打鐵:「媽,您總說咱家吃虧,可是如果讓您自己選擇,您是願意作現在的您呢,還是願作大媽?」

媽媽不說話了。

「您現在也就吃點虧,大媽吃的是苦。您何苦和她計較呢?」
... ...

從那以後,媽媽再也沒有提起過大瓦房的不快。我們的生活又回覆了平靜。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果能站在對方立場,多替別人考慮,自己也會活得輕鬆自在。媽媽現在就是這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