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53)
2015 (70)
2016 (66)
閑侃中國競技體育與腐敗(一)體製與經費
競技體育的成績與獎牌是拿真金白銀堆出來的,這話沒錯但也是廢話,沒有資金如何辦事啊。有些業餘反腐愛好者給體委算過賬,說每一塊兒奧運獎牌值人民幣多少多少個億,準確數字誰也說不準。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在所有的競技體育的運作開銷中,國家財政撥款隻占其中的一部分,比重隨運動項目,領導風格的不同而不同。
理論上,中國的競技體育由政府一手操辦,是個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有政府財政撥款,人事編製。有板有眼有章有矩,有多少錢辦多少事。改革開放前,國家體委就那麽大一點地方。運動設施和辦公麵積比和現在的一個中等省體委差不多。幾個運動隊加幾個優秀運動員連周總理賀龍元帥都熟悉。辦公條件極為擁擠,牆角的一張桌子等於現在的跳水中心辦公樓。擠在樓道裏的另一張桌子等於現在中國整個馬術運動實體。
改革開放後,原有計劃經濟框架的事業單位遠遠不能適應了。已經有的運動隊和競技規模擴大了不止十倍。新興的運動項目有幾十個之多,按照老套路,國家也要立項撥款建設,配備人事編製(教練幹部工作人員)。這個時候中國社會結構己經發生了根本變化,國家僅僅增加了一些行政官僚機構和有限的行政運行資金。競技體育又要大幹快上地展開,怎麽辦?
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半官半商,半事業半企業的運動協會運動中心迅猛發展,高速運營起來了。要使運動項目在全國開展普及,要拿金牌,有錢才能辦到。具體搞業務開發甚至當事運動隊的幹部教練也都參與其中。人們最常問上級領導的一句話就是,“給錢還是給政策?”,哈哈,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裏。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體育產業在社會上是個大舞台,千萬億萬的金錢滾滾湧進體委體育中心,傳統的事業單位的監管係統根本覆蓋不了。私企國企“讚助”,廣告冠名,比賽的組織運營收入,運動隊滿神州滿世界的旅行訓練比賽開銷,等等
80,90年代有讚助商老板和領隊中心主任來場飯局,把一筆大款撥到運動隊(小金庫?)。然後老板們以官員身份隨運動隊出國旅行,資助振興中國體育又光榮又體麵。體委運作以4年奧運會和全運會為周期。通常一個周期一過,糊塗賬一筆勾銷。叫做“一把一利索”。下一個奧運周期從新來過。
西方國家中,體育部門是政府機關(可惜美國各級政府還沒有體育部門),職業體育比賽是自負盈虧的企業,業餘體育協會是民間的“非營利實體”,各有各自的嚴格法律規範管著,想鑽空子撈一票的人肯定不少,可是那容易做到嗎?
以上三塊板子在中國是壓在一起的“三合板”。你說混亂也好,你說腐敗也罷,就是這麽個玩兒法。奧運會全運會那些閃閃發光的金牌也是從這樣一口大鍋裏淘換出來的。
下篇講些實例故事。
期待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