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53)
2015 (70)
2016 (66)
2025 (2)
1981年中國開展了現代五項運動(擊劍,遊泳,射擊,越野跑,馬術)其中技術難度,財政開支較高的一項就是馬術。那時國內保留的軍馬場寥寥無幾,從山東東營的墾利軍馬場精選了十幾匹“寶馬”。這些未經運動訓練的馬匹和運動員開始了同步學習和訓練。
那是一段艱難的歲月,國產馬匹幾乎完全不能勝任現代運動競技的要求。無論是跳躍奔跑能力,還是對主人指令要求理解的智力都難以勝任。中國第一代的現代五項的運動員幾乎無一人幸免,都有落馬摔傷的經曆。我家太座落馬受傷,鎖骨粉碎性骨折,在北醫三院住了三個星期。
中國運動員在國外的比賽上體驗了純血洋馬的優勢。這個時候中國的馬術運動也才剛剛啟動,升級換代運動馬匹迫在眉睫。從當時國家體委的行政開支和技術能力,進口國外馬匹還是不能想象的。
凡事皆有可能。香港馬術協會提出,由他們無償提供馬匹和技術培訓支持!體委詢問能給多少匹馬呢?對方回答,需要多少給多少,這真是有些出乎意料的too good to be true.
這裏簡單說說香港馬術協會和相關企業的運作。香港的賽馬博彩商業早已超過了英美,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年經營額百億的企業。香港馬協有最完善的育馬養馬,訓馬,商業運作體係。但是它也有一個永恒的職業道德拷問——退役和淘汰的馬匹怎麽辦?最經濟省錢的辦法就是把這些馬匹處理掉(安樂死)。
動物保護協會及相關的民間團體(不久還會有立法規定),給了香港馬協強大壓力。要求他們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潤(2%?)善待這些退役淘汰的馬匹,包括一定年限的養老,醫療。毫無疑問,如果香港淘汰的賽馬,能夠在大陸繼續從事體育運動和其它非商業行為的教育/娛樂,對馬匹來說,應該是個幸福的歸宿。
香港馬協積極促成好事。出資金在北京體育大學興建了現代化的馬廄。1985年,第一批40多匹純血養馬很快就運進來了,真是讓人大開眼界。馬匹的每天夥食費定為6元,遠高於當年運動員的夥食標準。所有這些都是在香港馬協的專業指導和監督下進行的,還請來了農大的畜牧係老師當顧問,香港馬協定期派人來督導。
體委派遣兩名教練到香港進行為期6個月的培訓,我那時非常渴望能有機會。可惜我資曆淺,沒被選中。受訓回來的教練們很神氣地做著師範動作,訓馬時用英語發號施令。諸如, Whoa (停止) ,Trot( 輕快步),Gallop( 伸長快步跑)。運動員們一頭的霧水,“抄它,抄它”是什麽意思啊?
後來的30年,中國馬術事業得到了高速發展。今天的香港馬協在這項馬匹福利善後措施是怎樣運作的,我就不大清楚了。
插一句題外話,賽馬/馬術也是當代資本主義高度文明的象征,因此和金錢美女多少有些幹係。國家體育總局最近被打的幾隻小虎(算豺狗級吧),都和馬術這個不大起眼的領域有直接關聯,令人噓唏。
懶得翻箱倒櫃,上兩張貼過的老照片吧。
1983年太座在瑞典參加世界現代五項錦標賽,馬術障礙賽
冬季訓練調教馬匹
調教訓練馬匹也是教練的日常工作
您這標題起的怪了,讓俺以為洋馬把體育運動從香港運進中國來?
"1983年太座在瑞典參加世界現代五項.." - 上個世紀83年,當時的中國人沒有多少人能出國呀!出差到另外一個城市就是大事了!
謝謝並祝賀 “大滿冠”女俠!
有趣的曆史, 雙贏的決定。
英文發號令很好玩嘛, 農村話是 駕, 籲:)
謝謝魚王姐,老照片沒啥看頭了。我覺得那段曆史應該給讀者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