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53)
2015 (70)
2016 (66)
90年代中期,米國的一次大學體育年會在Portland的會議中心舉行。
中國國家教委大學生體育司也派來了一個代表團參加。他們做了一個presentation (題目不記得了),就是介紹他們“大體司”在全中國高校體育的行政管理,資金發放,體育教學,競賽運作。這些和中國的其它政府部門運作並為差異,不知為啥大老遠的跑來展示。
大體司的張司長原是體育大學的一位老師。張老師挺帥的,口才極好特幽默。學校的田徑運動會等大型活動都由他來主持。沒有直接觸過張老師的至少也聽過他的聲音,因此深受師生愛戴。
休會期間,全美各地來參會的中國學人都來看望張老師。握手,擁抱,敘舊好不熱鬧。
坐下後,張老師就連忙介紹傍邊的一位中年男人。這是教委的一位副主任,整了一個“偏分”,一身正裝表情嚴肅。這位也沒多少客氣,就來了一通官腔。無非就是,你們雖然身在海外,也別忘了祖國,有機會的話多做貢獻。他剛一停頓,就有人把話岔開了。
過了一會,匆匆趕來了一位仁兄。他是某知名大學的副教授,剛剛完成了他的presentation。他很興奮地向張老師說起他的近況和研究課題。
可能由於慣性和一些專用詞匯的緣故,談話中有些英文混雜其中。那位副主任突然突然插話,“你講話就好好講嘛,幹嘛加那麽多英文?”。氣氛一下變得很尷尬,仁兄愣了幾秒鍾說道“我和您不熟,我是來看張老師的!”
中國官員這種端著,拿著的畫像,本以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消失。現在看來並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