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大草原——聽歌曲兼講一個小故事
很多人都去過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人們在為那碧波浩瀚的大草場讚美的同時,多少也為這片幸存沃土的未來捏一把汗。其實,世代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一直在為家園免遭外來勢力的貪婪破壞進行著不懈的努力。
我的好朋友達斡爾族馬術名家哈達鐵,就來自呼倫貝爾地區的一個達斡爾族自治旗(縣),哈達鐵的父親過去在旗政府工作多年。達斡爾/蒙古人對自己的祖傳息棲地的主人翁感,遠遠超出了漢族人稱自己出生成長地為家鄉的那種情感。當年聽哈達鐵說起了幾件往事。
民國以後,大量漢人進入東北“闖關東”,同時也設法進入傳統的蒙古牧區,或借或強占地墾荒種地。這種所謂的“墾荒”,就是在肥沃的草原上,進行粗暴地掠奪式的耕作。當一塊土地變得貧瘠,沙化了,就放棄另開新地。張作霖張學良的東北軍閥政府還進行過更野蠻的“軍墾”。近代曆史上,內蒙古草原沙漠化進程中最大的幾塊兒,都是那個時期造成的。
草場的永久性破壞,損害了牧民們的根本利益。當地政府和居民都給予了強烈的抵製,甚至武裝抵抗。“嘎達梅林”的故事就是說的這段曆史,盡管那次事件不是直接發生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9.13日本入侵後,所有的軍墾活動都停了下來。
1949年以後,時不時地仍然有人提出要在草原上“墾荒”,特別是每次內地發生嚴重自然災害後。可以說內蒙古的少數民族幹部群眾的堅決抵製,起到了關鍵作用。中央政府隻是在內蒙古黃河以北,巴盟的河套地區,烏蒙的半農半牧地區有小規模的移民開墾。
最近的一次危機是發生在改革開放以後。呼倫貝爾地區發現了煤礦,煤層離地麵很近,掀開幾米的覆蓋土就可以搞露天開采。這一消息無疑讓一些人萬分興奮,千年不遇的發財機會,一夜致富成為了可能。
自治區批準了勘測計劃,盟政府請來了德國專家協助開發。經過一段勘探後,發現這裏的儲煤層相對較淺,開發露天煤礦要破壞大片的草原。7,80年代正是煤炭貴若金銀的時候,利益相關的集團催促開發。可敬的當地幹部群眾毅然放棄了眼前利益,加入了抵製開礦的行列。當今天我們看到的呼倫貝爾地區依然草深羊肥,綠浪滾滾時,使我不由地對那幾代達斡爾/蒙古族人民保護自己家園的勇敢行為肅然起敬!
一起來聽聽這首美麗的歌曲吧
也感謝教練介紹了一段曆史。希望以後能聽到更多這樣的故事。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好像教練也在 6651 的“知青歲月”連載那裏留過言。你們都是用心生活的人,都沒有愧對生活!知青的上山下鄉是個曆史的玩笑。但有心人任何經曆都會收獲。
讚好文!
https://youtu.be/9miIFkGB_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