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紐約Sandy災後重建 (一)

(2013-09-17 09:43:03) 下一個

去年紐約的Sandy颶風之後,我們公司參加了災後重建工作。我新年的時候在這裏分享過我參加重建的經曆(當時用的是另外一個ID)。 原來以為很快可以接著寫下去,但是由於各種原因, 到現在才有時間再續前文。因為間隔時間較長,為保持完整性,我下麵把以前發過的帖子整理再重貼一下。

我們公司是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FEMA)的承包商之一,每次自然災害和人禍後,我們都會承擔一些援災的工程,比如新奧爾良的Katrina颶風及最近BP在墨西哥灣漏油的事件等等。這次紐約Sandy颶風之後我們參加的項目是紐約市政府運作的Rapid Repair Program (RRP) 。

我是11月29日去的紐約,前一天Rockefeller廣場的聖誕樹才剛剛舉行了點燈儀式。廣場周圍的燈光裝飾美輪美奐,一大群孩子在安安靜靜地等著溜冰場的工作人員更新冰麵。不遠處的時代廣場更是亮如白晝,人潮如流。從表麵上看,紐約市一如既往的繁華,讓人很難相信一個月以前颶風Sandy曾經襲擊過這裏。後來才知道中城受到颶風的影響沒有下城和海邊嚴重,比如下城與世貿遺址比鄰的旅館Marriott就被海水淹沒了第一層,一個多月以後房間裏的上網都還沒有恢複。

Rapid Repair Program (RRP) 是紐約市在Sandy災後試行的一個pilot program。即不象颶風Katrina之後那樣把災民集中安置,而是政府免費幫他們修複房子的基本生活設施,包括電,熱水和暖氣(主要是更換被海水浸泡毀壞的電線和鍋爐等設備),這樣災民可以返回家園,繼續進一步重建。Rapid Repair 預計會幫助2萬多戶災民,每戶預計投入1萬 到1萬五千美元,這是一筆很大的財政支出。這個項目涵蓋紐約市的五個管轄區(boroughs):Manhattan,Bronx, Brooklyn, Queens and Staten Island。其實新澤西和長島海邊災情也很嚴重,但是我在紐約很少聽到關於他們的報道。曾經偶然看到電視裏說新澤西有參議員提出過一個方案,就是花半億美元買下災區的一些房屋,把那些地區改造成濕地,但是屋主意見不統一,有讚成的也有反對的,不知最後能不能達成一致,這是題外話,這裏按下不表。(不過最近看到公司的季度報告,新澤西後來也搞了類似紐約的修複項目)。
有人說還不如把錢直接給災民,象FEMA那樣做。但我認為這個項目是有必要的。因為災後一些私人的修理公司到災區趁火打劫漫天要價。還有就是災區的治安很不好,盡管有很多的警察巡邏,還是屢屢有偷盜事件發生。太多的私人修理人員到災區,會增加那裏治安的複雜性。RRP的施工人員都穿著帶有RRP標識的安全馬甲和佩帶有照片的胸卡的,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不良人員魚目混珠到災區流動作案的可能性。

紐約市把其屬下的災區劃歸六個工程承包商負責。我們公司是作為第三方的客服和工程監理配給這六個工程承包商。和我所在小組合作的承包商就是承擔新世貿大廈主體工程的N公司。
 
N公司負責三個地區:Breezy point, Roxbury, 和Gerritsen Beach的一部分。這三個地方和Staten Island 和Coney Island 一樣,因為靠近外海,所以受災要嚴重一些。
如果你曾在肯尼迪機場搭過飛機,在候機廳的南麵可以看到一片廣闊的水域,那就是Jamaica Bay。Jamaica Bay 外麵那條狹長島嶼從東到西就是Rockaway Beach, Roxbury和Breezy point。其中Breezy Point 就是大家電視上看到的有100多個房子被燒毀的地方。因為這場大火,Breezy Point後來得到了社會各界格外的關注。
 
上麵這張照片拍於12月2號。這是我們剛開始的辦公地點, 就在Rockaway
Beach 129 街教堂對麵的籃球場上。項目才剛剛開始,很多人都還沒有正式的裝束。
 

這是我們辦公地點旁邊作為援災中心的大帳篷。象這樣的中心很多,遍布災區。帳篷裏有各種團體的工作人員,比如FEMA, 紅十字會,免費的法律谘詢以及幫助災民清理房屋的誌願者組織等等。帳篷裏每天提供午餐和晚餐,有時還提供早餐。我們就是利用附近居民來吃飯的時間,向他們推廣RRP,幫助他們登記加入這個政府援助的項目。對於亞裔,我還會特別上前單獨向他們宣傳。
有一家人從香港來的,老太太90多歲了,跟我說起災前都不知道有這個颶風,警察沒有象去年那樣來挨家挨戶通知,要不是孫女在颶風前趕來接走他們,都不知道結果會怎樣。老太太的女兒說他們家已經雇人來修複了水電暖氣,家裏有老人,哪裏等得起啊。剛開始的時候晚上凍得捧著熱水袋還發抖呢,她天天都擔心得睡不著覺。講述的時候她的眼淚已經下來了。我也聽得淚水直打轉。不過一家人蠻感恩的,說好幾個鄰居的房子都倒掉了,跟別人比,他們家的災情還算輕的,再說一家人都還好好地,已經很幸運了。對於不能享受到政府的免費資助,他們不是很在意。對我們這些援災的人,他們也是謝了又謝。對這家人,我很敬重,因為他們的自立更生,不計較,還有就是對別人的幫助感恩。在後來接觸到的災民裏,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樣的胸襟的。
 
附近居民的前院裏還積著海水衝來的沙,左邊的fence上可以看到當時的水位痕跡,站在街上大概有齊腰深。

有些基礎低的房子被海水淹了一半兒。看下麵這個門上水留下的痕跡。


街道的盡頭就是海邊。有些人家已經把沙子清理出了院子,還有一些拆下來的房建材料也堆在了路邊。我看到有不少的誌願者在幫助他們清理。


地板和牆被海水浸泡以後,隻有拆除。大部分災民的家裏都有這樣一堆的建築垃圾。



地板和牆拆了之後屋裏就是這樣了


當地居民說在颶風發生之後,有很多的誌願者來幫助他們。這些誌願者來自不同的組織和機構,其中摩門教會就是比較活躍的一個組織,他們坐著大巴從外州來,曾經在一天就幫70多個家庭拆下了被海水泡壞的地板和牆體材料。當地居民對誌願者們是很感激的,有的人家掛著橫幅寫著:Thank you, Volunteers! 有些橫幅還配有一張笑臉。一個居民跟我說,想到這麽多人關心他們,心裏暖暖的。
看這群朝氣蓬勃的誌願者。

Rockaway Beach 這邊也有一些房子被燒掉了。有同事猜說起火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大風撼動了房屋的基礎,把天然氣管給拽裂了,泄露的煤氣遇到火星引起了大火。當然這隻是猜測而已,無從考證。
 
誰家的吉普車被燒成了這樣
 
 
12月3日,工程組搬到了193街的更靠近Breezy Point的一個海灘俱樂部裏麵。在海邊的空地上,陸陸續續運來了很多的Trailer offices, 泥地也用瀝青鋪過了,一個大規模的工地辦公場地就這樣建起來了。

早上還不到七點,太陽都還沒升起來,停車場已經是滿滿當當的了。

辦公區門口的賣食品飲料的車,看起來生意不錯。

聖誕節快到了,為應節氣還專門搭設了這個聖誕樹。晚上六七點鍾了,辦公區還是燈火通明。
在申請職位的時候,我選擇了客服小組。一來對從事單純的技術工作的自己是個挑戰,二來希望可以接觸並幫到更多的人。
每個客服小組由我們公司和紐約市Department of Housing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HPD)的人員共同組成。我們的職責主要是通過電話或上門訪問屋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紐約市政府組建Rapid Repair Program (RRP)是在災後一周,當初以為在新年前就可以全部完成,所以起名叫Rapid。但是紐約最近的曆史上沒有經曆過這樣大的自然災害,所以市府不象佛州和新奧爾良那樣有經驗。管理混亂,加上參與的公司和人員太多,良莠不齊。一開始項目推進得很緩慢無序。比如有個T公司,就是因為表現很差,被市府踢出了項目組,取而代之的是跟我們合作的N公司。
災後三周以後,施工人員才進入居民家中開始真刀真槍的修複工作,也就是說在我加入這個項目的時候,修複工程才剛剛進行了一周。不明內情的屋主們在災後近一個月,還沒有等來被承諾的熱水和電,他們的憤怒之情可想而知,再加上媒體也不時地火上澆油, 搞得紐約市長Bloomberg和紐約市府成了眾矢之的。在這種情形下,市政府希望我們客服人員的微笑服務,能夠平息一些屋主的怒氣,為他們挽回一點兒麵子。既然是代表紐約市政府,所有的客服人員都統一配置了橘色的夾克。這件夾克擋風防雨又保暖。換裝後第一天亮相,就惹得其他的施工人員豔羨不已。
這是早上的安全例會前我們客服組的同事們在小聚。橘色的衣服是新換的裝。

這是我在走訪屋主。老頭兒91歲了,當過兵。老太太60多。他們相遇在意大利。我看到他們家裏牆上有張老照片,老太太那時三十多歲,和老頭兒相擁起舞,低胸長裙,跟明星一樣光彩照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走過阿裏 回複 悄悄話 看望朋友,祝平安快樂。
雨點打在臉上 回複 悄悄話 很感動的看完了,不會忘記去年風災給紐約帶來的傷害,也感謝您為救災所做的一切!
郝斯佳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鼓勵!
聊聊心裏話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的文章, 也感謝你們的工作,對受災的人有很多安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