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才是爬山的真正開始。室外氣溫不到華氏10度,太陽都老高了還冷得令人發抖。我們穿上了最多的衣服,全副武裝開車進峽穀。我把帶的一多半上衣都套上了,準備天暖和了以後再一件件脫下來。胡班長則幹脆套上了一件大羽絨服。知道的我們是去爬山,不知道的以為去滑雪呢。
按照事先做好的功課,我們從最有名的步道開始(Sunset,Sunrise,Queen’s Garden and Monajo)。除了行走在山脊上,大部分步道都是要先下後上。峽穀嘛,當然要下到穀底才能近距離看那些紅色,黃色和白色的石筍和形狀怪異的山石。起步以後眼睛就不夠用了,周圍每一步都是景。往往站在那裏環繞一圈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致。走在崎嶇的小路上也不能忘了回頭,或許身後就是別有洞天的仙境。直到走了很長一段以後才開始適應了在美景中穿行,才不再大驚小怪了,才會說出都差不多了之類的話。
這是Bryce最普通的景致:
這種小門洞很多:
Bryce Canyon離更有名的Zion國家公園有大約160邁的距離。Zion離Vegas更近,也更有名。所以很多隻有一兩天時間的遊客就不到這裏來了,畢竟遠了很多,也不如Zion更適合家庭遊玩。但如果是真正的登山愛好者,一定還是會來這裏一睹獨特的峽穀風采。在這裏我們也沒少看見年紀頗大的老者和帶著孩子的家庭。峽穀本身遠不如大峽穀(Grant Canyon)來得壯觀,也沒有堅硬的山石,尺寸更沒法比。但這裏以其秀氣,開闊的樹林,青色的遠山,邊際接上藍天白雲而令人心曠神怡。不用坐直升機就可以觀其全景。峽穀裏的石筍更是形態百變,有時像排列整齊,高矮不一的兵馬俑,有時又像不同的人形或獸身,極大地提高了每個人的想象力。不管你如何解讀每一塊大石頭,相信每個人都能編出自己的故事。我們計劃了兩天在這裏,原以為第二天會審美疲勞,但事實上卻出乎意料地完美。
我們一路各自拍照,有好的景色也互相拍。在碰到合適的人選時也會請別人為我們合影。找人拍合影也是有講究的,最好找偏年輕的,成雙成對的。年輕人都會玩手機,拍照手不抖,取景有新意。很快我們就看到一對同胞在我們附近,貌似母子倆。我們一般都會主動提出為對方拍合影,然後人家自然也會報以同樣的服務,我們則正好順水推舟。可這一對拒絕拍合影,我們鬧笑話了,人家說隻是出遊夥伴而已!我們還私下接著八卦呢,那這是什麽關係呢?出差順便結伴遊?否則年齡差加上性別差怎麽會一起跑這麽遠?
典型的峽穀全景:
第一個步道並不長,很快我們就爬上來了。胡班長忘我拍照遲遲不上來,我則先跑到大停車場去找洗手間。這下我們就第一次失聯了,山裏沒信號。我隨原路找回來,人影子都不見了。我心想那我就沿著山脊走回到停車的地方吧,我們的車停在一邁以外的另一個小停車場。摸摸口袋裏車鑰匙在我這,心想你能跑到哪裏去呢?沒有我你可離不開!中午了,溫暖的陽光下我坐在車裏吃喝休息,等著班長找我。總算等到電話了,她果然順著鏡頭裏的美景又下到了另外一個步道上,完全不顧我在上麵苦等。總算大家都回到了車上,一起回旅館午休。這就是住得近的好處,中午回來吃飯,下午再出發。
特別喜歡遠處的青山:
山石上的小洞也很別致,藍天背景:
下午繼續徒步,找了一個看峽穀全景的短步道繼續爬山,然後準備回到起點看落日。Sunset看台應該是看落日的地方吧?我的感覺是這樣分開徒步並不是最佳方案。下午人是回來了,但精力遠不如上午充沛,也許是回旅館放鬆的原因吧。相比之下還是一口氣走一個五六邁或更遠的步道更好,完成後就可以真正放鬆了。太陽落山之前我們回到Sunset看台拍落日。這裏已經有不少人等待了,三角架上的相機也已經瞄準峽穀和遠山。眼看著太陽越來越低,明亮部分的峽穀越來越小,慢慢都被埋在了黑影裏。遠處的山頭在鏡頭裏逐漸變成柔和的金黃色,所謂金山就是這個樣子吧。後麵幾天我們早晚都拍了不少所謂的金山。
太陽一西斜氣溫就開始驟降。下午出門時是一天裏最暖和的時候,沒想到會突然變冷。加之我們等待已久而沒運動,身上的熱量快速流失。眼看著太陽快消失了,我身上的熱量也已消耗殆盡,渾身開始發抖。為了保存體力後麵幾天繼續爬山,不至於病倒,我們提前撤退,在最後一抹夕陽就要消失的當口離開了。
很多人在這裏隻呆一天,明天還會有驚喜嗎?也許這裏看一天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