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全麵進口管芯之前,這個有完整的集成電路設計生產流水線。上天的衛星

(2018-04-21 13:15:33) 下一個

都是用中國自己生產的大規模集成電路。隻是後來大量進口,致使廠家紛紛倒閉。本世紀初期,我有機會到國內考察,其中武漢開發區有一個生產集成電路的工廠。一改以往,那個廠用的是荷蘭進口的全套全封閉流水線,從拉單晶到最後的成品包裝。程序仍舊是一樣的,但是以前的手工操作已不複存在,一切都是自動化,成品率100%。而以前的用於衛星上大規模集成電路成品率隻有千分之二,中小規模可以達到40% 到80%。半導體領域的發展不能不感激毛澤東時代的遠見。可惜。改革開放後,國家領導缺乏遠見,全盤接受了劉少奇的買船理論,半導體產品的組裝能力得到提高,而使半導體器件技術發展停滯不前。不過,中國是有基礎的。

矽提純,拉矽單晶,管芯設計,照相,光刻,腐蝕,拉引線,封裝,老化潮濕高溫實驗,測試等等,這些技術中國都有,隻是目前光刻設備的精準性要求甚高,所有使用的膠等也有要求,生產集成電路的設備目前需要突破。在停止了30 幾年之後,今天重新上馬,恐怕缺乏高質量的技術人員。好在老一代還在。如果有國家的支持,六個月半年內是可以搞出自己的半導體器件生產體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