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飛飛

每天記一點兒,省得忘記了。
個人資料
羽衣飛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高中生的成長:跟兒子討論學習

(2014-01-29 07:15:47) 下一個
早上送兒子去上學,他下車之後我搖下車窗看著他,小家夥對我微笑,轉身走了。走了有段距離,我在後麵喊了一句:“我愛你兒子!”兒子聽到後,很開心地回頭笑了。

這是今天早上的一縷陽光。

昨天晚上前夫給我發郵件,讓我讀那篇《路邊鼓掌的人》,我知道他這是怕我憂心兒子學習成績不夠靠前,發來文章讓我寬心的。我謝了他,領會了文章的精神。

兒子是個好兒子,有愛心,善良,正直,愛上帝,心地純良,性格溫和,與人為善,尊敬父母。

比較欠缺一些的就是學習成績不夠理想。

其實在學習方麵現在我對兒子一天比一天有信心。他幾天前對我說他覺得自己可以考到5%, 這個是在他谘詢了一些排在他前麵的人的考試成績之後才下的決心。這不是一個盲目樂觀的孩子,他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建立在收集信息分析情況自我評估之後的基礎上的。

《Motivated Minds》那本書裏提到孩子智力發展的一個最重要因素是competent,就是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書裏麵記錄了一個調查,高中生排名前25%的同學裏麵有20%的孩子對自己能力估計不足,他們覺得自己能力不夠。其實包括很多家長也是如此,總覺得別人家的草地特別綠,人家的孩子怎麽都那麽好,自己的孩子就是不行,心裏焦慮得很。

而這種焦慮,恰恰暴露了父母的弱項,一:對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自信,二:對自己孩子的能力不自信。首先是自己不自信,這是一種不自知的想法,外在表現就是特別焦慮,非要看到孩子在成績方麵反應出來得到確切的證據之後再來評估自己是否成功。這也是為什麽大家普遍認為孩子上了藤校的父母是成功的父母,而沒上藤校的相對來說就不夠成功。

我真不能說孩子上了藤校的父母不是成功的父母,不過我真的不會把考上藤校當作評估父母成功的唯一指標。

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些父母分享他們怎麽教孩子,寓教於樂怎麽把知識揉到現實生活裏,八千萬的老爹連吃了餃子都跟孩子講物理定律是非常聰明的做法。有的爸爸在玩撲克的時候給孩子灌輸數學概念都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學習如果不能發揮創造力,隻以考學為目標,那麽路是走不遠的。

在MM那本書裏,孩子成功的要素有三個:competent, autonomy, and relationship。

就是孩子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有競爭力;孩子主動去學習,有主觀能動性;孩子跟父母關係融洽,父母理解支持鼓勵孩子,在智商情商方麵都可以引導孩子。

而我兒子恰恰是在相信自己有能力和主動性方麵有欠缺。

他跟我提過六年級他成績有些下降,而當時又沒有排名,導致他對自己評估過低,覺得自己不夠聰明,打那之後,他在學習方麵的興趣就下降了,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他開始表示學習沒意思,其實這些話恰恰是在掩藏他信心的不足。我問他那麽為什麽樂隊失利之後反而還衝上去了呢?他說那是因為他知道他可以,他相信他行。

看到沒有?在一個方麵,當他覺得自己行的時候,他就可以衝上去。而有的地方,一旦他失去了自信,他就會更落後。

當年我沒有幹涉他,主要是不了解他的心思,太過放養了,導致他過去三年多一直都處在不自信的狀態裏。

好在為時不晚,我仔細觀察分析了他的學習習慣和狀態,最後跟他一起討論,得到的結論是他上課不注意聽講,腦子不進東西,作業雖然寫了,但屬於交差性質,考試時就不行了。然後針對這個,我給他提的建議是上課好好聽講,與其痛苦地熬,不如找到樂趣。當然這點也就是幫助他主動學習,主動吸取知識了。

我告訴他我當年學習的訣竅,那就是上課盡量吸收知識,消化知識,這樣作業寫起來速度也會快,可以把更多時間用在他喜歡做的事情上,做到這一點我保證他排名滿意。他不是沒有能力集中注意力聽講,他在樂隊練習的時候精神之集中我是親眼看見的,我知道他的潛能,而潛能需要父母幫助發揮。

批評可以有,要鼓勵式批評。表揚可以有,要切合實際表揚,不能隨便拍馬屁。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父母不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那又有誰能對自己孩子有信心呢?我會一直這樣鼓勵他,直到他不需要我的鼓勵為止。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