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萱草堂

記述生活,共享快樂。裝修,木工,園藝,盒飯······。微信公眾號:春萱草堂(gh_8043770ecacb)
正文

DIY古董公寓翻新,前前後後終結篇

(2015-10-15 07:49:15) 下一個

  買第一套房子是2009年,那時候還沒娃兒,兩馬力幹了3個月搞定。2013年買第二套房時,大娃3歲,二娃即將出生,一馬力幹了兩年半。2015年10月也就是現在,終於幹完,周末可以慢慢悠悠的度過了。

  這收尾的時候不知不覺和最開始產生了同樣的感覺,就是想把這終結篇寫得波瀾壯闊一些,滄海桑田一番。但墨水有限,理想與現實差距又是那麽大。就像裝修前想著把所有房頂都貼壁紙,結果一半改成了刷油漆。還有地麵最開始想鋪成統一的實木地板,結果50%是地板革、30%是實木地板、20%是複合地板。各種的嚐試,我家堪稱是一分試驗田。

  不多感慨了,請大家到田裏看看。

 

  先介紹一下房子概況,房子是建後46年的公寓樓,共5層,我家的兩套在第四層。

這是裝修前的平麵圖,房間很多,單個房間的麵積比較小。大點兒的房間10平米,小點兒的房間7.5平米,那個時代的日本基本都這樣。

這是裝修後的。

 

  以下是實際照片

 

  1.客廳起居室。

裝修前的,陳舊吧。

這是2009年裝修後的樣子,天棚牆壁貼了壁紙,木頭部分刷了漆,地麵鋪的地板革。

這是這次裝修完的樣子。拆掉了兩個房間上部的隔板,裏外房間(和室和洋室)的頂棚用木板銜接。

 

  2.廚房和飯廳。

這是裝修前的,46年前的廚房樣式。裏間屋原來是有榻榻米的,拍照之前剛撤掉。

這是2009年裝修後的樣子,廠家給安裝的新櫥櫃和內窗。拉門重新貼了一下。

這是這次裝修完的樣子。拆掉裏外間的隔板,旁邊日式壁櫃的拉門也拆掉了。把冰箱和小櫃兒放進去之後,飯廳寬敞了許多。

裝浴室時剩了大半張不燃板,我給貼在了灶台旁邊的牆上,濺上油漬時好打掃。

 

  3.洗臉台和浴室

裝修前的。

2009年裝修後的。

這次裝修完的。浴室和洗臉台是找人安裝的,洗臉台前麵的鏡子啊其他的改動是自己幹的。

 

  4.倉庫

裝修前的,是個7.5平米的榻榻米房間。

2009年裝修後的,換了新榻榻米。

這次裝修完的,做為倉庫使用,門口兩側釘了些掛鉤,給孩子們用。

掛鉤底板用的是地板餘料。

 

  5.陽台

裝修前的,從東往西看。

裝修後的,從西往東看。

 

  6.兒子房間

裝修前的,外側是洋室,內側是榻榻米房間,每個房間10平米。

裝修後的,床那裏是內側房間,現在是全家人住,等兒子大了再把大床搬到北麵房間。

床下是實木地板,桌子下麵是複合地板。

頂棚刷的是油漆,牆壁是貼的壁紙。

 

  7.我和娃媽的房間

裝修之前的,用來吃飯的榻榻米房間。

裝修之前的廚房

裝修之後的,拆掉了一個小壁櫃,大壁櫃的門也拆了。

目前隻放了一個單人床,兒子鍛煉自己住時用用。

將來孩子大了把大床搬過來。

拆掉櫥櫃,做了個木頭底座,計劃將來上麵放一個90厘米高的書架。

 

  8.女兒房間

裝修之前的,榻榻米房間。

裝修之後的,實木地板。

日式頂棚上刷了油漆。

 

  9.洗臉台加北陽台

裝修之前的。

裝修後的。

浴室變身洗衣房。

裏麵的北陽台放了些裝修時拆下來的舊木頭和邊角餘料,爭取用它們做些什麽。

 

 

  看著自己的這些成果,簡素這個目標一定是實現了,成本也幾乎追求到了最低點。

  不過最開始夢想過的“自然”最終沒能實現。自然這種風格需要些藝術氣質,不僅僅是把自然搬進屋子。而且標榜自然素材的建材大都價格不菲,自然好比是小資,鈔票和氣質缺一不可。這個就放放吧。

  簡素足矣,節省是個愉快的選擇。

 

  房子弄完之後,我和娃媽都比較有成就感,心也安穩要一直在這老樓裏住下去。但是從兒子(5歲)那裏聽到了異樣聲音,小家夥最近一個月老說要搬家。問他要搬到哪裏去,他說要搬到山那裏去。我說山裏沒有房子住哪裏啊?他說用箱子做一個,裏麵有上下鋪,他睡下麵妹妹睡上麵,大床爸爸媽媽住,還要做個放玩具的箱子要大些,汽車也能開進來······

 

  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春萱草堂(gh_8043770ecacb)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chinomango 回複 悄悄話 如果不說榻榻米,跟國內過美國都市有啥不同?原以為日人沒人做木工的,除非在農村。樓主還有菜地,那該很愜意了。
石假裝 回複 悄悄話 點讚!讓你給變成豪宅了。手巧致富、勤勞致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