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在東北鄉村生活過的人對報紙糊牆一定都不會陌生,貼上報紙對土牆是個保護,而且報紙自身的吸濕調濕作用對於東北來說足夠用。在糊牆的報紙中要數人民日報質量最佳,它韌性好,結實張兒還大,陽光一照反射出柔和的暖色,實在是太適合在東北糊牆啦。
現如今日本神戶這個地方和老家東北大不相同,這裏高溫多濕,遠不是報紙能解決的。那牆壁怎麽裝修好呢,矽藻土阿,刷漆阿,壁紙阿,各種的對比之後,最終選擇了大眾化的壁紙。矽藻土的神奇性能不過是個概念炒作,房間調濕還得靠通風換氣。油漆缺點溫柔之感。
貼純白壁紙不算難,買帶背膠的壁紙,都不用塗漿糊,有了上麵的工具就能搞定。
右邊黑毛刷子是刷平推氣泡的,和鄉下糊報紙時用的掃帚功能一樣。
右邊第二個是壓長邊的,右邊第三個修角的。
紅把的是裁紙刀,刀片越薄越好,而且要勤更新刀尖,這樣兩張壁紙接縫處的切口就會很小。
大鏟是擋這裁紙刀的,保證刀走直線。
小滾輪是用來壓嚴兩張壁紙接縫處的切口。
最左邊是壁紙泥子,密縫用的。
在兩張壁紙接縫的地方,讓兩張壁紙重疊一些,在重疊處劃一刀,拿掉兩邊重疊的部分,之後用滾輪一壓,兩張壁紙就緊緊靠在一起了。
如果配上這樣一個工具袋會大大提高效率。
貼壁紙的時候要豎著一張一張貼,豎著裁紙方便不說,壁之間的豎縫要比橫縫不容易被看出來,這個可能和光阿眼睛有關係。
貼是不難,難的是打底兒。
如果原本不是壁紙的牆壁,那就要做好打底兒工作。壁紙最適合貼在像木板一樣的平麵上,不太平滑也不太粗糙。如果是凸凹不平的麵,那麽壁紙與牆的結合麵積少不緊密。冷熱幹濕之後壁紙會脫落。
我家的牆壁有三種,一是原本壁紙的牆壁,這個簡單,用水沾濕牆壁刮掉舊的,貼上新的即可。
第二種是白灰牆,也適合壁紙。不過年代久遠的白灰牆,或多或少有些地方會沙化脫落,表麵有浮灰。脫落的部分需要用打底兒用的泥子填平。當然脫落得糟得嚴重的話,需要鋪板子之後再貼壁紙。浮灰的地方首先是用抹布擦幹淨,我家還刷了一層塗料(如上圖),即可固定浮灰還可以增加牆壁和壁紙的結合度。刷的時候要小心,別弄到汗毛或者頭發上。我就不小心濺到了大腿汗毛上,把汗毛牢牢粘在一起,洗不掉隻好剪掉。
第三種是綠色的像刷了一層細沙一樣的牆壁,這個在日本好像很常見,榻榻米的房間大都是這種。這種牆壁很硬裏麵是3厘米的水泥再裏麵是混凝土,表層好像刷了細小的沙子,凸凹不平,不適合直接貼壁紙。
這種牆壁要麽打一邊泥子,填平沙粒間的凸凹,要麽在上麵鋪一層6毫米合板。
我選擇了鋪板子。
板子可以用膠粘,也可以用釘子固定。
我選擇了用釘子固定,先用電鑽在水泥上鑽眼兒,之後插入塑料管,之後擰釘子。
這是鋪完3塊兒板的樣子,那幾麵牆也要鋪。這活兒特煩,噪音大數量還多,我幹了好鎮子。考驗耐心耐力,更悲摧的是幹完之後,才知道用膠粘是主流而且效果比釘子好。
還沒完,板和板相接的地方還得用泥子泥一下,不然兩板間會一高一低,貼上壁紙後會有明顯的棱兒。
壁紙貼完之後就是這個樣子。
壁紙柔和的白色,非常的平凡和平靜,都是我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