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 我們如何能提升免疫力
(2018-12-16 18:23:07)
下一個
在日常生活中,身體的免疫力對我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人們通過強化自己的免疫力來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更強壯,這樣病毒才不會自行找上門來。12月15日是世界強化免疫日,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如何做才能提高我們的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製,是人體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物(病毒、細菌等),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和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 個人的免疫力與自身的生活方式或是先天的遺傳因素有關,通常有以下這些特征的人,免疫力相對較差。 6種人最容易免疫力低下 1不愛喝水 充分飲水能保持呼吸道黏膜濕潤,使感冒病毒難以迅速繁殖,能增強免疫。 建議每日飲水量,按每公斤體重飲40毫升水計算,兒童需飲更多的水。 2以車代步 研究發現,以車代步不愛運動的人與經常快走的人相比,4個月內請病假的時間會長兩倍。 專家建議,每天進行30分鍾快走等有氧運動,有助於改善白血球數量,改善免疫係統功能。 3壓抑情緒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發現,夫妻就婚姻問題展開建設性討論,有助於改善血壓、心率和白血球數量,提升免疫力。 4缺少睡眠 缺少睡眠會導致免疫力下降,降低抗擊病菌的“殺手細胞”數量。 芝加哥大學研究發現,與每晚睡7.5~8.5小時的人相比,每晚隻睡4個小時的人,體內抵禦流感的抗體減少50%。 5社交圈子小 研究發現,一個人的社交圈子越小,就越容易生病。在18~55歲的成人中,至少有6個朋友的人,比朋友少的人抗感冒的能力強4倍。 6濫用抗生素 腸道除了吸收養分,70%的免疫力都在腸道裏,其中包括特殊的抗癌細胞。 濫用抗生素有可能破壞腸道先天免疫力,這也是引起耐抗生素細菌感染的原因。 通過上麵介紹的內容,相信大家也能發現,日常的飲食及作息習慣、包括心理因素等都可能會造成免疫力低下。因此,想要提升自身免疫力,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這四大守則: 守則一:多喝水、多運動、多休息 多喝水:成人每天必須攝取大約2000-2500毫升的水分。 多運動:每天至少做三十分鍾的有氧運動,例如步行、遊泳或騎腳踏車等。 多休息:熬夜會導致睡眠不足,造成免疫力的下降,應當順應人體的生理時鍾。 守則二:飲食要營養均衡 每天攝取主食大約三到六份、牛奶兩杯、蛋魚肉豆類大約四到五份、蔬菜至少三份(以深綠色蔬菜為佳)、水果兩份、油脂二至三湯匙。 守則三:少甜、少油、少喝酒,戒煙 少吃甜食:甜食會影響到白血球的製造與活動。 少油脂:建議減少烹調用油量及高脂肪、高鹽的攝取,尤其油炸的東西與肥肉盡量少吃。 少喝酒:喝酒會嚴重減弱各種免疫細胞的正常功能,同時也會影響肝髒以及胰髒的機能。 戒煙:吸煙時人體血管容易發生痙攣,局部器官血液供應減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氣和養料供給,抗病能力也就隨之下降。 守則四:培養多種興趣,保持心理健康 廣泛的興趣愛好,會使人受益無窮,不僅可以修身養性,而且能夠輔助治療一些心理疾病。 到了冬天,老人小孩的免疫力更容易降低,也更容易生病,因此需要特別的關心和照顧。 增強兒童免疫力 1.母乳喂養 2.撫觸—改善寶寶的血液循環 3.均衡飲食—提升防禦力 4.規律的生活習慣一保持充足睡眠方法 5.不要吃得過飽一避免脾胃負擔過重方法 6.多喝白開水一保持黏膜濕潤方法 7.不必過於幹淨一形成免疫記憶方法 8.多洗手一不感冒方法 9.慢進食一強健脾胃 10.多通風一更潔淨 11.良好的衛生習慣一-防止病從口入 12.免疫預防接種積極—主動應對方法 提高老人免疫力 增強心理免疫力 樂觀積極的精神、心理狀態有助於激發免疫係統的活力,而消極悲觀者的免疫功能往往較低。 飲食舉措 每日攝取酸牛奶2小杯,蔬菜多種,水果多種每日攝取一種粗糧約1兩,-種薯類約4兩;隔日吃一次深海魚,每次23兩魚肉;每日3個核桃或15粒花生等堅果攝入;每日一個全蛋,2--3兩精瘦肉;隔一日攝入豆類(以豆腐計,約3--4兩);禁食高糖、高脂肪食物。 預防接種有關疫苗 老年人的疫苗主要有氣管炎疫苗、流感疫苗、破傷風疫苗等。 休養生息 保證充足睡眠,每天堅持日光浴。 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製,是世上最好的醫生。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預防一切疾病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