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日前,日本邪教對策谘詢室(注)在官網上發表了一篇針對大學生麵臨的邪教威脅的文章,文章列舉了七種邪教勸誘的手法,並告知讀者遇到這些手段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麽做。這幾種手法不僅僅在大學中運用,針對普通人群同樣適用,值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引起注意。
你被邪教盯上了嗎?——邪教勸誘手法1
首先恭喜各位順利考入大學,開始新生活。大家習慣大學的氛圍了麽?
剛開學的校園中有各式各樣的社團在招募人員。其中比較傳統的社團有體育會、漫畫社團、演奏社團、話劇社、網球社等等,現在的校園可以說是一年當中最熱鬧的時候。但是在這當中,也有一些危險的社團在試圖接近你們。真相就是這些危險的團體其實是宗教團體,但是他們在招募的時候會隱藏自己是宗教團體的事實,他們會把這樣的團體宣傳成“思考人生的社團”或者是“網球、足球等體育愛好者社團”,試圖勸誘你們加入。你們不覺得很奇怪嗎?
“我們是某某協會” “我們是致力學習佛教的社團”等等,一般正規的社團在介紹的時候都會說的非常清楚。而那些試圖接近你勸誘你的邪教團體在介紹的時候往往會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會含糊其辭,說自己是“體育愛好者”“暢談人生”等比較寬泛的說辭。
你們知道奧姆真理教嗎?
奧姆真理教年輕信徒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於大學校園的社團拉人。一開始打著“掌握超能力”或者是“瑜伽研究”等旗幟,一步步將他們拉入邪教,對他們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邪教的勸誘從未停止過,我想你們在大學校園裏麵應該有接觸過。我相信他們在勸誘你們的時候肯定沒有明確的對你們說“我們是宗教團體的成員,我們想拉你們入教”之類的話吧。
關於“隱藏真實身份的勸誘”,我會在下次告訴你們一些相關的信息,在這裏我想先把最重要的事情傳達給大家。
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邪教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我們隨時都有可能被邪教勸誘。”有了這樣的意識,時刻保持警惕,我想應該會降低被拉入邪教的風險。
無論何時 無論何地——邪教勸誘手法2
在前文中,我曾提到過“隱瞞真實身份的勸誘”。在這裏,我舉幾個勸誘的具體例子。
校園中
“決定去參加哪場講座了嗎?我們是研究人生的社團。社團裏麵有很多可愛的女孩子噢,參加我們的社團肯定會很快樂的。”
“你真是一個可愛的女孩子。能給我幾分鍾時間讓我給你介紹下麽?”
“說老實話,在這樣的社會中你有沒有感到不安?去我們的活動室喝杯茶聊聊吧。”
“我們社團在招募車站和河道清理的誌願者”
“想發現真正的自己嗎?3天改變自己”
街頭巷尾
“我懂得占卜,看你的樣子心事重重,是有什麽煩惱的事情嗎?我們一起去那邊的咖啡館聊聊怎麽樣?”
許久未聯係的同學或者是前輩
“這個星期天我們見個麵聊聊天怎麽樣,關於你的人生我有重要的話想對你說。”
聽了這些話你們是怎麽想的?是不是不會把這些和宗教團體的勸誘聯係起來。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叫做“宗教勸誘弱時期”。
比如說有人失去了某個人、被疾病所困擾、苦惱於家庭關係以及大學剛入學時期,這些時期都是非常容易被勸誘的時期。已經順利的考入了大學,多少有點空虛的感覺,加上又是一個人的生活,這一時期難免會感到孤獨。
“恭喜通過考試,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是不是讓你覺得很幸福。”
“我想為了順利考上大學肯定非常辛苦吧。考上大學後是不是又有了新的煩惱?”
“人終究無法擺脫煩惱和痛苦。即使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也隻是暫時的。”
“名聲和財產都隻是片刻的滿足感。我們要追求的是永遠的幸福。”
在勸誘者說完這些話的時候,他便會說教你一個永遠幸福的方法。
利用SNS進行邪教勸誘——邪教勸誘手法3
網絡、facebook、推特、Mixi(日本最大社交網站)等網絡社交軟件比比皆是。我想你們當中很大一部分都會利用這些社交網絡吧。利用SNS可以在短時間內搜索到很多人,也可以添加很多新朋友。我認為這樣“沒有見麵的交流”存在一定的風險。利用SNS搭訕和推銷很早以前就存在了。最近,邪教也開始利用SNS進行勸誘活動。
一個女學生在SNS上結交了一位女性友人,女性友人告訴她“有一場女性的聚會”,邀請她參加。當這位女學生到了聚會現場的時候被一大群女性包圍,這讓她感到很奇怪。她找不到合適的話題交談。最後,那些人對著她說“你有特殊的才能”“你身上有這非常特別的東西”等等類似的話。這讓她感到很可怕,當她想回去的時候被她們攔住了,她們威脅說“如果回去的話你會入地獄的”“除非你加入我們的教團否則別想回去”等等,女學生被他們團團圍住,即使說想回去也不讓她回去。
這位女學生被這場威脅式的勸誘弄得非常頭疼。她隻想快點離開這裏,所以她不得已在入教資料中填寫了自己的住所、電話號碼以及郵箱和姓名等個人信息。
(上述事例中並非特指某個人,綜合多個事例總結而成。)
很多人認為在如此時尚的SNS軟件中不會存在邪教信徒。這是大家普遍的一個誤區。
精神控製——邪教勸誘手法4
近年來,邪教的勸誘手法越來越趨於成熟。下麵我簡單的介紹幾個。
1、利用“報答性法則”
別人用非常真誠的態度來對待你,你卻沒有做出相應的回應,是不是會有種內疚感。
舉例來說,收到一封郵件,如果你沒有回複這封郵件心裏是不是會不舒服,去服裝店試穿衣服最終卻沒有買是不是也會覺得心裏不舒服。
辜負別人的一番好意,任何一個人的心裏都會覺得不安。
邪教勸誘者就是非常熟悉這一法則,利用這一法則拉你們入教。
2、低要求的技巧
“能不能聽我講三分鍾?” “好的”
“能去那邊樹底下的椅子上坐下聊會天嗎?”“好的”
“能去我們的活動室看一眼嗎?”“好的”
都是先提出一個非常小的要求,等對方同意後再慢慢的擴大要求。
3、利用“好意的法則”
“你是好人”“你是個善良的人”“像你這樣認真思考人生的人已經為數不多了”等等,用類似誇獎人的話進行勸誘。“我和你有同樣的體會”等類似騙人的話。
之後,他們便會不斷的給你們打電話、寫信、拜訪等等,增加和你們在一起的時間。他們就是利用了人們我對你表示好意,你也會對我表示好意的心裏。
4、利用稀缺性來吸引人們
“現在不決定你會後悔的”
“你是被選中的人。我們隻會單獨教你。”
“這次會麵對你來說是非常幸運的也是最後的機會”
5、利用權威性來吸引人們
“會長長期活躍於國際活動中,曾受到過聯合國的評價”
“大學教授(或者是某位政治家)擔任我們的顧問”
利用權威人士和自己的教團扯上關係,會讓人產生這樣的團體或者行為是值得信賴的、安全的等類似的錯覺。
話說回來,即使這個人在某一領域比較專業,那他在其他的領域也同樣具有專業性嗎?未必如此。
舉個例子,雖然他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但在心理學方麵他未必是專家。因此,如果遇到某個學者給一本不是自己擅長領域的書籍寫了篇推薦文,那我們就要引起注意了。
這五個勸誘的手法如果分開來,影響力是不大的。但是,如果把這幾個方法聯合起來同時使用的話,影響力就非常大了,就會極大的影響我們的判斷。
我們的意誌並非我們自己所想象的那樣獨立、那樣堅強。經常會受到他人的言語和行動的影響,讓我們搖擺不定的心適當的停下來,好好的思考下吧。
利用美女或美男進行勸誘——邪教勸誘手法5
在你們的印象中邪教成員都是什麽樣的人?
是不是和以前的奧姆真理教信徒一樣,穿著醒目的紅藍黃法衣、在街頭唱著我們聽不懂的歌,還是集體穿著白色衣服祈禱的樣子。
如果你們是這樣想的話,那我要告訴你們實際情況大大不同。
就像之前說的他們在勸誘的時候往往會隱藏真實身份,那麽他們的打扮肯定不會讓你看起來像是宗教團體。接近你的人不僅容貌端莊,而且打扮也非常時尚。甚至於美女和帥哥會成為勸誘人員的選拔標準。
邪教成員實際上是非常普通的人。也都是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加入邪教的。
雖然是多餘的話,但我還是認為有必要在這裏說一下。要排除對方是不是邪教成員,除了是否有勸誘以及強製性捐款等手段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有沒有受到傷害。我們要通過和他們對話來確定他們的身份。
話雖然是這麽說,但是如果他們極力隱藏自己的真實目的,我們在判斷他是不是邪教團體的時候也是存在一定困難的。
當你察覺到“他說的話感覺哪些地方不太對”“真的不是宗教團體嗎”,有這樣的疑問的時候,請你堂堂正正的去問對方。
“真的不是宗教團體嗎?”
“負責人是誰,社團的地址在哪裏?”
“宣傳的時候隱藏自己的真實目的不是很奇怪嗎?”
如果這個社團是正規社團的話,那麽他會堂堂正正的回答這些問題。
“穿衣打扮非常時髦,不像是宗教團體,應該沒什麽問題。”
“對方是個好人,我要是一個勁的刨根問底不太好吧。”
如果你真的信任這個人,就應該把你所有的疑問問清楚。如果這個人真的值得信任,那麽他一定會心平氣和的誠實的回答你的所有問題。
你是好人嗎?你是正直的人嗎?邪教勸誘手法6
你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這個組織總歸讓人覺得有點奇怪”、“真的不是宗教團體嗎?”你可能會拒絕加入該組織,但是在你做出這樣的決定的時候你可能會感到“這樣拒絕的話對對方不太好吧”“辜負了對方的一片心意”。
對方對自己非常熱情,也很親密,而作為當事人的我來說反而對他持有懷疑的態度,而且拒絕了他的邀請,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非常為難的事情,而且會因為拒絕別人而抱有罪惡感。這是作為人非常自然的感情。
但是,在勸誘一方來說,他們會察覺到你“背叛自己親密的人感到罪惡”的心理。他們會有好幾個人來接近你,互相交換情報,為了勸誘你入教他們輪番上陣。
他們會充分利用你的罪惡感,因此他們會盡可能的對你溫柔,耐心。
遺憾的是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當然那些故意欺騙你的人另當別論。問題是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著性格非常好但是實際上卻做著反社會行為的人。
在人生中堅定自己的意誌是非常必要的,我認為這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曾經被勸誘加入邪教,如今脫離邪教的人在回憶自己被勸誘的經曆時這樣說到。
背叛親人 邪教勸誘手法7
當你感到困惑時,當你感到煩惱時,你的傾訴對象是誰?
被社團勸誘,不得已繼續和社團保持聯係。你可能會開始察覺“總覺得有些奇怪。這個不是宗教嗎?”“不告訴父母自己參加社團的事。認為自己已經是大學生了,已經是大人了,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解決。凡事都和父母商量的話會顯得自己不夠自立。
邪教成員非常害怕自己的勸誘對象接觸外麵的信息。通過雜誌或者網絡,團體之前的一些反社會行為被曝光,很多新加入的人員往往因此而逃離組織。因此,他們會想方設法切斷新加入成員與外界的所有聯係,他們最害怕的就是新入會成員和親人交談。
關於“離開父母自立”這一點大家是怎麽看的?
其實有著“不告訴父母,什麽事情都自己決定就意味著獨立”這樣想法的人,是不成熟的人。對於父母來說,可能認為孩子是處在一個叛逆時期。我們應該想的是“父母比我們積累了更多的人生經驗”。
他們是我們的前輩,當我們遇到不安的事情,遇到有疑問的事情應該找他們商量。
你是怎麽做的呢?
不要僅憑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和第三者交談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利用自己學校的學生交談室。將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或者是和父母交談也是非常好的途徑。
注釋:日本邪教對策谘詢室網站是由馬場健一建成的專門致力於幫助人們了解邪教、脫離邪教的網站。馬場健一,出生於昭和38年10月24日,日本橫濱人。高中畢業於千葉縣立樂園台高中,大學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教育學部,現在是日本脫離邪教協會谘詢部成員,社會福祉法人立正福祉會青少年心裏谘詢室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