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個人資料
一點即通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二月二龍抬頭” 習俗寓意有哪些

(2017-02-26 17:31:43) 下一個

 

 

  農曆二月初二將至,“二月二”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等,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複蘇,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民間很早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

  “二月二”的諸多稱謂

  “二月二”是龍頭節,又稱青龍節。相傳二月初二是軒轅黃帝出生的日子。龍頭節最早起源於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飯,禦駕親耕”。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征祥瑞,所以就用各種與龍相關的民俗活動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後來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

  到周武王時,每年二月初二還舉行盛大儀式,號召文武百官親耕。“二月二”,相傳在宋朝時為“花朝節”,把這一天指定為百花生日。到元朝時稱為“踏青節”,百姓在這一天出去踏青、郊遊。有的人在踏青回家時,沿途采摘些蓬葉(一種地上生長的花葉)拿回家在門前拜祭。這個習俗有“迎富”之意。

  明清時把這天稱之為“龍抬頭”的日子,因為農曆二月初二正值“驚蟄”節氣前後。人們期望龍鎮住一切有害的毒蟲,期望著豐收。這就是“二月二,龍抬頭”說法的由來。

  “二月二,龍抬頭”的天文學解釋

  我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主管雲雨,而農曆“二月二”這天是龍升天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很多地方開始進入雨季。這是自然規律,但古人認為這是“龍”的功勞。而且,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地位,不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

  “二月二,龍抬頭”還有古代天文學方麵的解釋,但往往被人忽略。中國古代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季節判斷。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龍的角。每到二月春風以後,黃昏時“龍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這時整個蒼龍的身子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隻是角宿初露,故稱“龍抬頭”。

  “龍抬頭”的同時,春天也慢慢來到了人間。大地返青,春耕從南到北陸續開始。

  “二月二”民間習俗

  “二月二”這一天有許多民間習俗,時至今日,雖然有些習俗已經消失,但在我國古代,“二月二”的寓意重大,且不容忽視。這一天,民間都要焚香設供祭祀龍神,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蟲害,五穀豐登,還要進行一些與龍有關的活動。

  敲龍頭

  敲龍頭喚龍醒來,東北地區在“二月二”早晨,以長竿擊打房梁,謂之“敲龍頭”。把龍喚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裏用灶灰撒一個個大圓圈,將五穀雜糧放在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預祝當年五穀豐登,倉囤盈滿。

  剃龍頭

  農曆“二月二”是蟄龍升天的日子,民間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兒童理發,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發,則寓意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兆頭、好運氣。故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吃龍食

  這一天在飲食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因為人們相信“龍威大發”,所以這一天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麵條名曰“吃龍須”,吃餛飩為“吃龍眼”,吃餃子則叫“吃龍耳”,麵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蔥餅叫做“撕龍皮”。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征與寓意。這些都寄托了人們祈龍賜福的強烈願望。

  接“姑奶奶”

  “二月二”這天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兒,故有“二月二,接寶貝兒”之說。因為老北京人的禮數多,其中正月裏“姑奶奶”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後,也必須當天趕回婆家,特別是新婚不久的“姑奶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或半個月,一是正月裏忙活了好長時間,比較勞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剛開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勞犒勞她。一般是以春餅,也就是薄餅款待。被接回來的日子裏,“姑奶奶”除了吃喝,就是串門子聊天兒,輕鬆而愉快。

  敬土地

  古人認為土生萬物,所以土地神是廣為敬奉的神靈之一。人們以為該神管理著五穀的生長和地方的平安。相傳“二月二”是土地神的生日,很多地方的百姓都要在這天敬祭土地神。江蘇省阜寧一帶農民在敬土地時,各家都要從灶中取出點灰燼,在院中或房前屋後撒成大大的圓圈,並焚紙燒香,祈求土地神保佑當年禾苗旺盛,免受風雹螟蝗之災。

  熏蟲兒

  熏蟲兒一詞最早見於明人劉侗所著的《帝京景物略》卷二:“二月二,龍抬頭,蒸元旦祭徐餅,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在許多地方誌中都有類似的記載。這一天,人們把春節祭祀所用的餅或新做的餡餅用油炸來吃,以期把龍引回來,從而借龍威懾服蠢蠢欲動的蟲子,並用炸餅的油煙去熏床、熏炕。想以此把將要複蘇的蟲子熏死,驅除災害,以保健康。

  咬蟲兒

  咬蟲兒也叫“吃炒豆”。炒豆分甜、鹹兩種。據說吃炒豆就意味著吃害蟲,就能使人畜與田禾不受害蟲之侵。二月二炒豆子,曰“殺蟲”,將灰撒於房屋周圍,謂之“禁蟲”。

  此外,我國山東等地區過春龍節,用灶煙在地麵上畫一條龍,俗稱引錢龍,有兩種目的:一是請龍回來,行雲布雨,祈求農業豐收;二是龍為百蟲之神,龍來了,百蟲就躲起來,這對人體健康、農作物生長都是有益的。江蘇南通民間有用麵粉製作壽桃、牲畜,蒸熟後插在竹簽上,晚上再插在田間,認為這是供百蟲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驅趕蟲災,也希望百蟲之神不要危害莊稼。

  民諺裏的“二月二”

  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

  “二月二”也是農村的農事節。農諺曰:“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但也有一些地方春旱較嚴重,春雨貴如油。倘春雨充沛,預示著一年的大豐收。所以又有農諺道:“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

  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

  在北京地區民間有民諺“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老百姓要在這天驅除害蟲,點著蠟燭,照著房梁和牆壁驅除蠍子、蜈蚣等,這些蟲兒一見亮光就掉下來被消滅了。這一天進行驅蟲活動的習俗主要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二月二”在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前後,此時各種昆蟲包括毒蟲的活動開始頻繁,為了避免毒蟲的傷害,人們舉行一些含有驅蟲意味的活動。如用棍棒、掃帚或者鞋子敲打梁頭、牆壁、門戶、床炕等,以避蛇蠍、蚰蜒、老鼠等。通常還要吟唱歌謠,如“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不露頭”、“二月二,敲瓢叉,十窩老鼠九窩瞎”。

  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二月二”也是一個企盼學業有成的日子。過去私塾先生多在這一天收學生,謂之“占鼇頭”。學生們也會念叨:“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接寶貝兒,接不來,掉眼淚兒

  “二月二”還是一個媳婦回娘家的日子。舊俗規定,媳婦正月裏得住在婆家,出了正月才允許回娘家。所以中國民間又有“二月二,接寶貝兒,接不來,掉眼淚兒”的民謠,表現出父母盼女歸的心態。

  關於“二月二”的民間諺語還有不少:像“二月二,煎年糕,細些火,慢點燒”。還有“二月二,龍抬頭,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來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穀豐登太平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