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牽手,就要被迫放開。投資歐洲的中國企業,近來頻繁遭遇這種“苦情劇”才有的戲碼。
中國福建宏芯基金與德國半導體企業愛思強10月達成並開始履行收購協議,孰料德國政府寧願打臉也要推翻此前的批準決定。就連美國總統奧巴馬也來“加戲”——以交易“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由,下令禁止中國企業收購愛思強及其美國分支。
重重阻力下,中國企業宣布撤回收購要約並退回已購買的愛思強股票。
一個多月前,德國政府還對另一家中國企業收購照明設備巨頭歐司朗部分業務的申請說“不”。
除了德國,中國資本今年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國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波折或阻礙。
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海外投資的所謂“懷疑、防備甚至恐懼”似在不斷滋長。而與此同時,中國資本仍以迅猛之勢走向全球,刷新著多項紀錄,展示出強大活力。如何理解這種看似矛盾的現象?西方社會眼中的中國資本到底是何形象?而走出國門的中國企業和資本,其真實麵貌又是什麽?
偏見“哈哈鏡”下的中國資本
如果翻開歐美等國一些報紙,看到其中關於中國投資活動的報道,你或許先被它們的“腦洞大開”逗樂,接著便會驚愕於中企形象竟被如此嚴重地扭曲。
英國《泰晤士報》頭版文章“言之鑿鑿”,稱中國可能通過出售閉路電視攝像頭監控英國民眾和機場等公共場所。《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的報道“苦口婆心”,認為中國遊客可能在購物之餘,“收集情報供北京分析”……
在一些西方媒體和政客眼中,中國資本仿佛刺激了他們莫名的“不安全感”:
——中國雙匯收購美國豬肉生產和供應商史密斯菲爾德“威脅食品安全”;
——中國嵐橋集團租賃澳大利亞達爾文港“威脅軍事和航行安全”;
——美的收購德國庫卡機器人公司“威脅知識產權安全”;
……
德國政府叫停愛思強收購案的理由也是因為所謂“國家安全”。
此前還有40多名美國國會議員聯名寫信,指認中國民企重慶財信企業集團計劃對芝加哥證券交易所的收購將“威脅金融安全”。
對於種種“怪現狀”,英國金融專欄作家馬修·林恩的評論一針見血:“所謂‘國家安全’理由無一例外是嘩眾取寵的保護主義。”他指出,企業壯大後走向全球市場是一個普遍規律,韓國企業20年前這樣做,日本企業30年前這樣做,大量美國、德國企業幾十年來也是如此,憑什麽懷疑中國企業有險惡動機!
另一類西方媒體傳播甚廣的話題叫“中國買下英國”“中國買下德國”“中國買下美國”……
對此,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算了一筆賬:“在華德企有8200家,在德中企隻有2000家。中國在德投資額隻相當於德國在華投資的10%,隻占外國對德投資總額的0.2%,難道這就能買空德國了?”
法國商務投資署的一份報告指出,中企在法國投資勢頭強勁,但是總額遠遠落後於日本,更不要提占法國吸收外資總額四分之一的“收購之王”美國了。
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早先的一篇報道所說,一些國家對中國資本存在“沒有根據的擔憂”,把中國正常的商業投資當作“特洛伊木馬”,陷入“負麵臆想”狀態。
歐盟智庫亞洲問題研究所專家漢內斯·德克賽認為,歐洲國家對中國資本的擔憂,一是慣性思維作怪,二是當前貿易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在歐洲很有市場,一些民眾習慣用“中國正奪走歐洲的一切”這類報道印證自己心中的偏見。
刻板偏見、複雜心態、自我封閉、私利考量,讓一些西方人選擇將中國資本放在自己打造的“哈哈鏡”下端詳,把扭曲後的形象當作中國資本的麵貌,進而捕風捉影嚇唬自己,使得正常的商業合作和市場機遇受到阻礙,可謂得不償失,也令人遺憾。
浪雖大,中國資本也要揚帆
下麵這些數字,記錄著中國資本揚帆出海的航跡:
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一年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為27億美元;到了2015年,這一數字變成了1456.7億美元。13年間,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幅高達35.9%。
也是在2015年,中國首次實現海外投資超過吸收外資,成為資本輸出國。
這一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占全球9.9%,首次位居全球第二,存量則首次跨過萬億美元大關,標誌著中國資本“走出去”迎來曆史性拐點。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共實施521個海外並購項目,涉及67個國家和地區的18個行業大類,實際交易金額674.4億美元。
“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自然規律,”日本野村證券株式會社會長古賀信行說,“一個國家經濟發展跨過初始階段後,資本為了進一步發展,就要進行境外投資。這就是中國目前所處的階段,也是規律使然。”
“近些年,倫敦、法蘭克福和巴黎的大批投資銀行家、律師和專業人士忽然間開始加入含有中國資本的項目,”芬蘭前總理亞曆山大·斯圖布說,“歐洲對此不應抱怨。這正是全球化進程的一部分。”
在中民國際首席執行官廖鋒看來,“中國企業發展到今天,必須到更大的海洋去奮鬥,跟高手學習、比拚,這是企業成長的巨大推力。曆經多年發展,中國不少企業具備全球競爭力,也有信心去拓展全球市場”。
既然出海,就免不了遭遇風浪,但是中國企業和資本揚帆遠航的步伐從未停歇,通過對外投資獲得技術、服務、渠道、品牌的願望也更加強烈。瑞士《新蘇黎世報》評論道,中國企業的觸角達到令人驚歎的廣度:不僅有港口、機場、汽車,還涉足旅遊、影視和時尚界。
匯豐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除了數量增長,中國對外投資水平也不斷拾級而上:從最初的石油、鐵礦等資源類投資轉向基礎設施和製造業,近年來又向服務業、高科技和文化產業進軍。與此同時,大量民營企業超越國企,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的主力軍。
“任何一個國家,如果外資短時間內集中進入、頻繁動作,都容易引起輿論關注。歐美國家對中國資本存在一些負麵情緒,並不意外,”商務部研究院原院長、資深研究員霍建國對新華社記者說,“中國企業實在無需過度敏感,要以平常心看待,把關注點放在審查等規則是否合規、是否存在歧視,同時注意操作規範、符合程序。”
英國商務、創新和技能部中英合作專家組核心成員熊榆教授說,不少西方媒體習慣性地抹黑中國,致使一些人對中國的偏見短期內難以改變。實際上,英國精英階層早已意識到與中國合作的重要價值,但是將這種認知廣泛傳遞給普通民眾還需要時間。
事實上,歐美國家接受日本、韓國等國大量投資,也經曆了一個漸進的過程。中國企業駛入全球投資的大海,迎擊風浪的經驗和耐力需要慢慢練就。正如頻有國際收購大手筆的複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所說:“過去我們更多是被全球化,現在則是積極的、正向的、主動的全球化,一切才剛剛開始。”
中國號,揚的是“共贏帆”
麵對五花八門的“中國資本威脅論”,什麽才是最好的回應?
霍建國給出的答案是,“紮紮實實做好每個投資項目”。中國投資者隻有用自己的專業水準和深耕細作展現誠意,才能打消對方的無端猜忌和恐懼,才能講好中國資本揚帆出海的共贏故事。
從倫敦乘火車,20分鍾就來到雷丁鎮,這裏是華為英國總部所在地。
15年紮根於此,華為已經成為當地的“大雇主”:擁有1100名全職員工,其中70%來自當地。
根據英國牛津經濟研究所發布的報告,2012年至2014年,華為對英國經濟的貢獻約為12億美元。截至2014年,華為在英國新增7300多個工作崗位,並在英國15個地區采購產品與服務。
“華為在英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確保服務和產品符合社會對我們的期待。這是其他一切的基礎,”華為英國公司媒體主管愛德華·布魯斯特說。這或許也能解釋為何苛刻的英國媒體近年來對華為鮮有負麵評價。一些英國議員還把華為當作例子,證明外資可以給英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中國企業是否能給當地帶來好處,老百姓最有發言權。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位於美國傳統製造業衰落的所謂“鏽帶”上。2008年金融危機後,通用汽車公司代頓工廠關門,約1000名員工失業。今年10月,這家工廠重獲生機,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單體生產商,2000多名工人在這裏忙碌。推動這一切得以實現的力量來自中國投資者福耀集團。俄亥俄州副州長瑪麗·泰勒說,這對當地人來說是一場勝利,很多家庭的生活因此發生巨變。
投資海外的中國企業家,深諳“讓成績說話”的道理。2012年,中國三一重工收購了它在全球市場的老對手、德國裝備製造業名企普茨邁斯特。最初,一些德籍員工集會抗議,擔心失去工作的他們,臉上滿是恐懼和憤怒。如今,4年過去了,這裏的雇傭狀況一直穩定,品牌完好無損,營業收入還增加了近三分之一。
事實麵前,不信任的陰霾漸漸散去。人們發現,三一重工並未像此前想象的那樣“奪走技術、將生產移至中國”,而是盡可能保留德方團隊,區分市場分層經營。“即便當初被美國企業收購,對員工來說也不會比現在更好,”普茨邁斯特工會主席約爾格·勒夫勒感慨地說。
類似的共贏事例還有很多。
更多的人意識到, 中國資本的真實麵孔,並非傳言中如洪水猛獸,而是著眼長遠、倡導合作、追求共贏、積極融合。也隻有這樣的中國投資行為,才可以在海外逐漸積攢起“好聲譽”,將疑慮轉化為信任,將虧損轉化為盈利,將夢想轉化為現實。
“中國企業的行動目標在原則上是相似的——推動被收購企業繼續向前發展、乃至擴張。德國員工沒有理由對中國資本感到過分憂慮,”這是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在調研近年中企並購案後得出的結論。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道路還在延展。
不少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一帶一路”建設正向新的階段邁進,將成為下一輪中國海外投資新的核心驅動力。隨著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金融支撐機製發揮功效,中國資本的身影將出現在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中國經濟結構的演進還在進行。消費和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大,民眾對於文化、旅遊、醫療等消費的升級需求日益凸顯,全社會對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的共識高度凝聚,這些都將成為未來中國企業出海的新航向。
中國資本揚帆遠航,將令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中國企業自信、和善、合作、開放的麵孔。充滿活力的中國號經濟巨輪,將與世界深度融合、攜手前行,駛向繁榮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