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統治精英看來,特朗普的危險並不在於他的思想偏激、行為怪異,而是在於他的偏激主張竟然得到了廣泛的民眾支持。
經過了長時間的激烈對壘之後,美國大選決出最終結果,被精英圍攻的特朗普終於打敗希拉裏,入主白宮。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誰當選當然是一個值得關心的話題。但對於政治觀察者來說,這次大選的結果,遠遠超出了正常兩黨輪換的範圍,標誌著美國的政治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傳統的精英統治很難再像過去那樣主導美國社會。所以如何理解美國社會結構的變化、如何從根源上來理解這次美國大選,直接關係到我們對美國政治未來走向的判斷。
一、美國精英在大選年的態度
眾所周知,2016年美國大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候選人的政治分野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過去一百多年的美國政治中,自由派和保守派之爭一直是政治紛爭的主軸,這也是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能夠輪流執政的政治基礎。但是,美國的統治精英在今年大選中出奇地團結一致,這使得傳統的自由派和保守派之爭讓位於精英與大眾之爭。
關於美國社會分裂為精英與大眾兩大政治板塊的社會根源,筆者在《大選年看美國》係列的第一篇文章中已經有詳細分析,這裏具體來談談這種社會分裂對這次美國大選的影響。為什麽說希拉裏代表了精英,特朗普代表了草根?把擁有億萬資產的特朗普劃分為草根大眾代表有事實根據嗎?先來看看一些基本事實。
第一,首先看兩位競選人與資本精英的關係。毫無疑問,就個人資產而言,特朗普是一位億萬富翁,而希拉裏不過是一位富有的政客。但是,正如美國福克斯新聞總結的,特朗普擁有億萬資產,但希拉裏卻擁有眾多億萬富翁。這就是說,在特朗普後麵的支持者並非資本精英的主流,而希拉裏卻成了資本精英的代言人。
在競選中公開給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裏背書的富豪有:巴菲特、布隆伯格、愛麗絲·沃爾頓、喬治·索羅斯、惠普CEO梅格·惠特曼等。此外,美國許多有名的商界精英曾經出現在副總統人選的名單上,其中包括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通用汽車CEO瑪麗·巴拉(Mary Bara)、星巴克CEO霍華德·舒爾茨等。
作為共和黨候選人的特朗普跟資本精英的關係顯然差很多。本來,美國華爾街和大資本集團在政治上是共和黨的盟友。但這一次情況相反,華爾街的資本集團並沒有站在特朗普一邊。目前支持特朗普的富豪隻有石油巨頭哈羅德·哈姆和投資人卡爾·伊坎等,這些人在資本精英集團裏的力量遠不如希拉裏背後的大富豪們。
最能說明問題的還是兩位候選人籌集的金錢。根據福克斯新聞的統計,到今年夏天為止,共有24位億萬富翁捐獻給希拉裏陣營或是支持希拉裏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根據路透社的報道,到今年10月底,特朗普籌到的競選經費還不到希拉裏籌款的四分之一。在資本的這個圈子裏,希拉裏的勝利是顯而易見的。
第二,接著看兩位競選人與知識精英的關係。在與知識精英的關係問題上,希拉裏的優勢徹底壓倒了特朗普。筆者10月份在美國走訪了東部哈佛大學的幾個研究中心和西部的若幹智庫,幾乎接觸到所有專家學者都眾口一致地批評特朗普而支持希拉裏。
哈佛大學有一個共和黨俱樂部,成立於1888年。這個俱樂部成立128年來一直都是投票給共和黨候選人。但這一次哈佛大學共和黨俱樂部有80%支持希拉裏,隻有10%支持特朗普。在競選期間,該俱樂部公開發表宣言反對特朗普,指責他的觀點不僅不符合共和黨的價值觀念,而且也違背了美國的價值觀念,他的政策將會給國家和世界帶來災難。
2016年5月24日,超過600位美國的作家,聯名發表公開信,表示他們反對特朗普是出於良知。
2016年10月19日,美國140多位保守派的學者、評論家、曆史學家發表公開信,指出特朗普是對美國建國理念的最大威脅,是對民主憲政原則,自由,公正,公平,誠信,基本人性良知的最嚴峻挑戰。
2016年10月31日,19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發表公開信支持希拉裏,指責特朗普的主張一旦實現將會摧毀美國經濟。第二天,11月1日的《華爾街日報》刊登了370名經濟學家,其中包括8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聯名公開信,指出特朗普是一個對於美國極為危險和毀滅性的選擇。
眾多事實表明,兩位候選人中,在與知識界與文化界的關係上,希拉裏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第三,再看兩位候選人與媒體界的關係。目前為止,美國媒體中支持希拉裏的超過了200家,而支持特朗普的媒體不到10家。公開支持特朗普的主流印刷報紙僅有一份《拉斯維加斯評論》,這在曆史上從未有過。一些有著重大影響力,但過去不輕易在競選期間表態的媒體如《大西洋月刊》、《外交政策》,這次也公開站出來批評特朗普。
第四,繼續看兩位候選人與政治精英的關係。2016年大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跨越黨派的支持非常明顯。一些民主黨成員,特別是一些華裔民主黨成員轉而支持特朗普是一個重要現象。但相比較而言,共和黨內跨黨支持希拉裏、反對特朗普的都是美國政界有影響的人物。
對於共和黨來說,特朗普這次在黨代會上獲得提名是一個不得已而為之的妥協。就共和黨的主流精英而言,他們內心深處並不接受特朗普,但難以阻擋特朗普掀起的民粹主義浪潮。於是,這次美國大選出現了一個反常現象,共和黨的主流精英拒絕支持本黨的候選人。一些在共和黨內有影響的政治人物,如布什父子、羅姆尼、麥凱恩、鮑威爾、賴斯等前政要都表態反對特朗普而支持希拉裏。
10月10日,國會中最有實力的共和黨人、聯邦眾議院議長保羅·瑞恩宣布將不為特朗普競選。這個表態顯然是在關鍵時刻拆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的台。
這些基本事實說明,美國的統治精英在今年的大選中放棄前嫌而結成了“神聖同盟”,齊心合力地試圖阻止特朗普進入白宮。
二、美國精英在危機中結盟
毫無疑問,希拉裏的支持者來自不同的政治陣營,這些支持者有著不同的政治立場和價值觀念。那麽是什麽力量把這些不同政治立場的資本精英、知識精英、媒體精英和政治精英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廣泛的“反特朗普聯盟”呢?答案隻有一個,這就是美國的精英集團深切地感受到了危機,意識到特朗普要動精英的奶酪。
關於美國的大選,曆來有一個“雞肉還是牛肉”的調侃說法。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在兩黨候選人中選一個,就猶如在飛機上選餐:“雞肉還是牛肉”?人們沒有多大選擇。印證這個說法的事實是美國投票率的低下。如果兩位候選人在政治上差不多,那麽誰當選都沒有多大意義。這種候選人在政治上的雷同既是美國投票率低的原因之一,也是政治相對穩定的原因之一。
但是,這一次不同,特朗普從一開始就表明自己既不是“雞肉”也不是“牛肉”,而是美國人前所未遇的新選項。特朗普並非像傳統的共和黨人那樣抨擊民主黨的政策,而是抨擊美國本世紀以來幾乎所有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公開諷刺和否定美國傳統的“政治正確”。
本來在美國大選中出現像特朗普這樣的怪異人物並不奇怪。在美國的大選年中出現某個攪局的怪異人物在曆史上並不少見,但這種攪局基本上在初選時就會被過濾出去。所以對美國民主共和兩黨構築的精英統治無法形成威脅。但這一次不同,美國的統治精英第一次感到特朗普的出現有著深刻的民粹主義根源,如果特朗普贏得大選,民粹主義浪潮將有可能主導社會,這將是美國建國以來最大的政治危機。而這是美國的統治精英不能接受和容忍的。
所以,在美國的統治精英看來,特朗普的危險並不在於他的思想偏激、行為怪異,而是在於他的偏激主張竟然得到了廣泛的民眾支持。美國的精英集團已經看到,這次大選中,美國共和黨主流人士編織的篩選精英機製硬生生地被特朗普這個異類衝破,特朗普粉絲在政治上的狂熱令所有的統治精英感到震驚。美國的精英們開始感到恐懼,如果特朗普贏得大選,美國還會是原來的美國嗎?美國具有兩百多年曆史的精英統治還能繼續維持下去嗎?於是乎,原本觀點各異、立場不同的美國精英紛紛放棄前嫌,共同結成了圍剿特朗普的“神聖同盟”。
三、精英難以抵抗民粹浪潮
迄今為止的西方國家都是精英統治,但這種統治精英在過去主要是對底層社會大眾的防範和統治,屬於階級壓迫的範疇,西方國家對於這種階級防範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但是,目前西方社會的階級問題、貧富問題已經跟種族問題、宗教問題、移民和難民問題交織在一起時,問題就變得非常複雜,原有的階級防範、階級壓迫的方式很難再有效。由貧富懸殊和族裔利益匯集而成的草根聯盟在大選中已經展現出相當強大的力量。“特朗普現象”的出現就是這社會變化的結果。
如前所述,希拉裏在大選中得到了美國精英聯盟的支持,掌握了豐厚的競選資金和社會話語權,但這並不一定就意味著在選舉中穩操勝券。精英聯盟在經濟、政治、媒體和文化上擁有壓倒優勢,但草根大眾擁有一個最重要的武器,這就是人數。這在數人頭的普選政治中顯得特別重要。
希拉裏的軟肋在於她競選主張中的內在矛盾。希拉裏一方麵需要迎合美國精英集團,另一方麵需要草根大眾的票數。在特朗普席卷了中下層白人,包括很多華裔以及拉丁裔以外的新移民票數的情況下,希拉裏必須要堅守住民主黨傳統的基本盤:非洲裔和拉丁裔。所以,希拉裏以掌權後要廢除驅逐非法移民法律的口號來吸引少數族裔,特別是拉丁裔選民。但這反而把非拉丁裔的移民推到了對方的陣營。
絕大多數的美國人內心很清楚,少數族裔中下層的人數無論增長多少,他們在經濟上都是弱勢的,他們的經濟地位在相當長時期都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所以,希拉裏僅有精英階層的背書和支持還不夠,還需要大眾的支持。在現實中,這基本上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希拉裏既要資本的合作,又要少數族裔的支持,這是很難兩全的,因為美國少數族裔在根本利益上最終是跟大資本相衝突的。
希拉裏競選綱領的內在矛盾跟民主黨近幾十年“共和黨化”的演變有很大關係。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民主黨呈現出一個分裂的發展趨勢,這就是一手聯合大資本,一手拉住少數族裔。從克林頓的第二任期開始,民主黨一方麵希望繼續維持為“小人物”說話的平民黨形象,但同時又在經濟政策上靠近共和黨。這種情形在小布什的兩屆政府期間曾經中斷,奧巴馬執政的8年再次回到民主黨傳統道路上。但即使如此,現在的民主黨與傳統民主黨相比,變化也非常大。現在的民主黨與華爾街的大資本親密無間,擁有的財富依不亞於共和黨。民主黨已經從一個代表“小人物”的黨逐漸演變為一個富人黨和精英黨。
由於民主黨的演變,希拉裏在精英聯盟之外除了能拉住非洲裔和拉丁裔之外,對其它中下層草根民眾的吸引力越來越小,華裔選民就是一個例證。在曆史上長期支持民主黨的華裔選民在這次大選中大部分轉向特朗普,這從一個側麵說明了希拉裏在非洲裔和拉丁裔之外,在基層社會逐漸失去吸引力。
由於民主黨“共和黨”化,在傳統的中下階層中失去了選民基礎。因此,盡管有精英集團在政治、資金和宣傳上的全方位背書,以及非洲裔、拉丁裔的支持,希拉裏在本次大選中還是以敗北告終。被民主黨,也被兩黨主流忽視的美國中下階層,以多年來少見的爆發性政治參與,將精英集團竭力要阻止的特朗普送進了白宮。
展望未來,特朗普的勝選,不同於以往大選中的兩黨輪換,而是標誌著美國政治的結構性變化。社會的兩極分化和平民大眾的抗爭不再是像過去那樣孤立存在,而是跟族裔間的利益衝突、宗教派別間的價值衝突,相互交織在一起,民粹主義成了一種方興未艾的巨大力量。特朗普的當選,標誌著美國的精英統治,在和草根階層的衝突中遭遇重大打擊,也是民粹主義的勝利。但把特朗普推進白宮的民粹主義對美國來說是禍還是福,還需要繼續觀察。
對美國大選的總結:“在當今世界,各國政治家們在政治舞台上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位政治家如何對應和化解民粹主義的衝擊。哪個政治集團能夠對民粹主義浪潮因勢利導,化民粹主義的摧毀性力量為建設性的動力,哪個政治集團就有可能在政治舞台上取得競爭的優勢。哪個政治集團在民粹主義的衝擊下因循守舊或無所作為不思改革,哪個政治集團就有可能被民粹主義的浪潮衝垮而陷於失敗”。
精英都是全球化的得意者。他們利用美國的勢力去剝削世界人民,而把世界人民的反力通通甩給了美國。而依然貪得無厭,不做對美國建設有益的事情,隻想利用美國的力量,知道把美國耗幹。拿錢到下一個國家,繼續他們的精英生活。
----是的,民主黨和希拉裏背後是華爾街那些“國際自由資本”家在支持,那些人並不永遠代表美國的利益。
川普的勝利,大家都可以補充。
網絡是很好的載體。奧巴馬選戰是社交媒體1.0,川普選戰是社交媒體2.0。希拉裏本人這次還組建了App團隊。她在社交技術上超過了川普,最後輸還是輸在人這個因素上了。
草根知識分子和潛在愛國者幫助草根對抗精英。不能簡單說草根對抗精英。應該是草根知識分子和潛在愛國者幫助草根,對抗精英和無知少女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