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個人資料
一點即通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九子皆才俊:梁啟超的教子秘訣是什麽

(2016-05-26 18:30:15) 下一個

 

 

  為了鼓勵子女,梁啟超與子女有密切的書信聯係,上圖為梁啟超寫給次女梁思莊的家信。

  眼下,由國家圖書館、江門市政府主辦的“一門三院士”圖片展,正在國家圖書館展出。展覽以圖片的形式介紹了梁啟超的良好家教及家風對子女產生的影響,並展示了三個兒子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禮的成長、學習、工作和生活曆程。

  梁啟超育有九個子女,除長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思禮分別是建築學家、考古學家和火箭控製係統專家外,其他五個子女也是人中龍鳳。其中,長女梁思順是詩詞研究專家;三子梁思忠畢業於西點軍校,並參與了淞滬抗戰;次女梁思莊是著名圖書館學家;四子梁思達是經濟學家;三女梁思懿是著名社會活動家;四女梁思寧就讀南開大學,後奔赴新四軍參加革命。

  毫無疑問,梁啟超不僅自身取得了極大成績,他的家庭教育和對子女的培養也十分成功,譜寫出“九子皆才俊”的佳話。

  梁啟超:每天給孩子們講曆史

  梁啟超是清末民初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是百日維新的領袖之一,出任過北洋政府的司法總長,抨擊過袁世凱稱帝。在那個年代,他常因政治立場不利於當時的統治者而被迫遠走他鄉。盡管梁啟超個人的思想在當時評價不一,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梁啟超的家庭教育是前所未有的成功。他的九個子女不僅個個成才,更難得的是人人懷有報國之誌。他有七個子女都曾出國留學,當時祖國還處在戰亂中,但他們從哈佛大學、西點軍校等名校畢業後,都舍棄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工作環境,義無反顧地選擇回國。

  梁啟超在育人方麵有什麽樣的秘訣呢?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們在知識和心智上的啟迪,是梁啟超注重教育的一個方法。他常在飯後給孩子們講述有趣的曆史故事,闡釋做人的道理。梁啟超愛喝酒,每天晚飯後,孩子們都圍在一個小圓桌旁,他一邊喝酒,一邊給孩子們講一些古代民族英雄的故事。他曾講述南宋末年忠臣陸秀夫的故事,陸秀夫為保護幼主而和元軍奮戰,失敗後就在梁啟超的家鄉新會縣投海就義。孩子們從小就受英雄事跡的熏陶,立誌做有骨氣的人。梁啟超的這一習慣保持了多年,從維新運動後被迫逃到日本,到辛亥革命後回到天津,隻要他在家,全家每晚六點半都要圍著圓桌,聽他講自己正在寫作的題目,聽他講曆史、傳記、哲學、古典文學等。隻不過隨著子女的增多,小圓桌變成了大圓桌。

  給孩子們愛,和孩子們做朋友,不板起麵孔惡意責罵,而是以鼓勵、表揚和引導的方式教育子女,這是梁啟超的教育觀念。梁啟超非常認真的履行一個好父親的職責,他在書信中對子女們稱呼為“寶貝思順”、“小寶貝思莊”、“那兩個不什麽寶貝(指思成和思永)的好乖乖”,濃厚的舐犢之情可見一斑。不過,在他的書信和其他個人作品中說得很明白,盡管他愛著全家,但他最鍾愛的還是長女和長子,也就是梁思順和梁思成。

  在教育方麵,梁啟超寧願在別的方麵節省一點,也絕不讓孩子上差一點的學校。在他的家信當中,常常勸導兒女們不要為上學的經費計較。他的孩子基本都受到了良好的學校教育。對於治學,梁啟超看重的不是成功與否,而是治學的態度。在寫給梁思成和梁思永的信中,他教訓道:“汝等能升級固善,不能亦不必憤懣,但問果能用功與否。若既竭吾才,則於心無愧;若緣殆荒所致,則是自暴自棄,非吾家佳子弟矣。”

  在把梁思成和梁思永等人送到國外學習後,梁啟超和子女有密切的書信來往。當時梁思順與丈夫住在加拿大,梁思莊也隨姐姐在加拿大,因此梁啟超的信多是先寄到思順處,再由子女傳閱。信中表達了他對子女們深切的關愛,及兄弟姐妹間的親情。他把為人、為學的主張和人生感悟,通過數百封充滿感情的書信,向孩子們娓娓道來。在一封書信中,梁啟超告誡子女:“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兩句話:‘莫問收獲,但問耕耘。’將來成就如何,現在想他則甚?著急他則甚?一麵不可驕盈自慢,一麵又不可怯弱自餒,盡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裏是哪裏,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而於社會亦總有多少貢獻。我一生學問得力專在此一點,我盼望你們都能應用我這點精神。”

  

  梁思成、林徽因夫婦送女兒梁再冰參軍

 

  長子梁思成:著名建築學家

在梁啟超的九個子女中,梁思成的名氣無疑最大了。無論是他在學術上的成就,還是他為保護北京古建築不遺餘力的奔走,甚至包括他與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浪漫故事,都成為人們回憶起梁思成時,最常提及的話題。

  梁思成出生於1901年4月20日,當時梁啟超被清政府通緝,正在日本東京避難,梁思成的到來給這個流亡中的家庭帶來了莫大的喜悅。1912年回國後,梁思成先後在北京匯文中學、北平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學習,後來又和林徽因一起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係學習。1925年,梁啟超專門給在美國留學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寄去新近發現的宋代建築專著《營造法式》重印本,並寫信鼓勵他們經由1000年前的這本書,走進中華民族建築史的大門。梁思成和林徽因沒有辜負梁啟超的期望,後來都成為了中國著名建築學家。

  1928年,梁思成和林徽因結婚後到歐洲旅遊,在參觀希臘、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地的著名古建築時,梁思成和林徽因看到國外的古建築受到妥善保護,甚至有許多學者在對它們進行專門的研究。而對比自己的國家,一個有著幾千年文化傳統的國家,祖先留下了如此豐富的古建築遺產,如今卻滿目蒼涼。梁思成和林徽因下定決心,一定要保護好中國的古建築,一定要寫出自己的建築史。

  梁思成的女兒梁再冰在回憶父親時說:“隨祖父(梁啟超)搬到北京後,父親對這裏的團城、後來被拆除的‘金鼇’和‘玉蝀’兩座牌樓,以及東麵的景山等都很熟悉。這也是北京最美麗的地區之一,父親對北京的感情可能此時已經開始。後來,當他了解到北京是世界僅存的完整古都時,這種感情就更深了。他的這種感情後來也傳染了我,從我很小起,他就曾多次帶我登上景山,讓我從北京的這一‘中軸線’上,向四方望出,鳥瞰全市規劃。父親對北京所懷有的自豪感是使人難忘的。”

  在抗戰爆發前的幾年間,梁思成和林徽因遍訪國內古建築,積累了大量的珍貴素材。在抗日戰爭時期,他編寫了一份“敵占區文物建築表”,並附以地圖,在上麵標注了不能轟炸的文物,並同時送了一份給當時在重慶的周恩來。北平解放前夕,他又為準備攻城的解放軍在北平的地圖上對需要保護的古建築作標記,以免在攻城時遭到破壞。與此同時,梁思成還與營建係的老師一起編寫《全國重要建築文物簡目》,供解放軍作戰及接管時保護文物之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梁思成提出了《關於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位置的建議》,並積極呼籲不要拆除北京的城牆和城樓。他與陳占祥先生一起向政府提出了新北京城的規劃方案。他們根據北京作為中國政治中心的性質,預見到北京的長遠發展,提出將新的政府行政中心區放在舊北京城西郊的建議。他們還從新行政區占地麵積、交通聯係、長遠發展等幾方麵加以分析比較,論證如將這個新區放在舊城之內則將帶來一係列不可克服的困難。他們認為北京舊城是一座規劃嚴整,保留有眾多文化古跡而且至今仍保存得十分完整的古城,他們主張把這座世界上少有的曆史名城保留下來,在改建中保持它的傳統風格。

  梁思成曾長期在清華大學任教,1955年當選為中科院學部委員,1972年,梁思成在北京去世。

  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學家

  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學家

  梁思永和哥哥梁思成一樣,都有濃厚的愛國情結。他們均就讀清華學校,積極參加學生愛國活動。梁思永曾因加入學生聯合會被拘捕,兄弟二人還去天安門廣場參加國恥日紀念活動,結果騎著摩托車的梁思成被政府官員的汽車撞至骨折,留下了跛足的後遺症。

  雖然名氣沒有哥哥大,但梁思永在考古學界的貢獻一點不比梁思成在建築學界的貢獻小。梁思永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攻讀考古學和人類學,他在哈佛大學經受了完全現代的考古訓練,並在美國參加了印第安人古代遺址的發掘研究。回到中國後,梁思永正碰上中國現代考古事業的起步、持續和發展階段,他在其中發揮了關鍵而獨特的作用。

  1931年,梁思永參加了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由李濟主持的對河南安陽殷墟進行的第四次、第五次發掘。殷墟是中國商代最後一座都城上遺址,史語所考古組從1928年開始對殷墟進行大規模的田野考古發掘。在第四次發掘期間,由梁思永主持了高樓莊後崗的發掘工作。他們先後在後崗以及小屯村中、村北出土了大批陶器、陶片、陶鼎、石器、箭頭以及刻有文字的甲骨片,並發現殷人居住的圓穴洞和儲藏食物的地窖,刻有文字的甲骨散見其中。

  梁思永主持的後崗遺址發掘,被譽為“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發展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轉折點”。他從後崗的發掘中,發現了著名的“後崗三疊層”,進而確認了龍山文化早於小屯文化、晚於仰韶文化,肯定了位於黃河中下遊這三種文化的時代順序。這一研究成果為研究中國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提供了新的線索,轟動了中外學術界。此後,梁思永成為殷墟考古的“領頭雁”,先後主持第十、十一、十二、十四次殷墟發掘。我國老一輩的考古學家,如夏鼐、尹達、郭宏均和尹煥章等人,都在曆次殷墟發掘中受到梁思永的熏陶和培養。

  除了發掘殷墟,梁思永還對昂昂溪和龍山遺址進行了發掘。1930年,當他得知黑龍江省昂昂溪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時,立即請纓前往考察。同年9月底,梁思永與助手到達黑龍江省昂昂溪,開始了他期待已久的中國田野考古活動。他們在昂昂溪五福遺址首次發掘出土了大量用於漁獵的小型壓琢石器、陶器、骨器和裝飾品等有科學價值的文物,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

  梁思永於1931年與在北平協和醫院社會服務部工作的李福曼結婚。事實上,在梁思永與李福曼婚後共同生活的20多年短暫的歲月裏,梁思永為考古事業奔波勞碌,積勞成疾,全憑妻子的精心照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梁思永於1950年8月被任命為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1954年因心髒病逝世,終年50歲。

  幼子梁思禮:著名火箭技術專家

  五子梁思禮:火箭控製係統專家

  在梁啟超的九個子女中,梁思禮是最小的。他長得酷似父親,被稱為“老白鼻”。“老白鼻”是梁啟超對梁思禮的昵稱,是英語Baby(寶貝)一詞的諧音。梁思禮出生時,梁啟超已經51歲。可能是老年得子的緣故,梁啟超特別喜歡聰明過人的“老白鼻”。梁思禮曾回憶說:“父親平時在天津飲冰室寫作時,一般不許孩子們去打擾,可由於他特別喜歡我,有時候我到他那兒去玩,他便常常跟我玩玩、逗逗,等於給了他休息的機會。”1927年,梁啟超在給海外孩子的信中說:“每天‘老白鼻’總來攪局幾次,是我最好的休息。”最有趣的是梁啟超曾給梁思順寄去一幅作品,其文字正是梁啟超用滑稽的話語描寫的梁思禮小時候的神態。

  梁啟超的子女中,從事軍事行業的有三個。一個是三子梁思忠,他在弗吉尼亞軍事學院和西點軍校學習,回國後升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炮兵上校。在1932年的淞滬抗戰中,駐防上海的十九路軍浴血奮戰,梁思忠表現相當出色。可惜他在戰後患上腹膜炎並服錯了藥,因貽誤了治療時機而去世,年僅25歲。另一個是四女梁思寧,她曾就讀於南開大學,抗日戰爭爆發後投奔了新四軍,在新四軍123支隊司令部從事宣傳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陳毅元帥曾對梁思成說:“當年我手下有兩個特殊的兵,一個是梁啟超的女兒,一個是章太炎的兒子。”陳毅元帥所說的梁啟超的女兒即梁思寧。而梁啟超子女中從事軍事行業的第三人就是梁思禮,他是我國的火箭係統控製專家、導彈控製係統研製創始人之一。

  梁思禮於1945年獲美國普渡大學學士學位;1947年獲辛辛那提大學碩士學位;1949年獲辛辛那提大學博士學位。1949年10月他一回國,便投入新中國的建設之中,被安排到郵電部電信技術研究所搞天線研究工作。1955年夏,梁思禮由國務院派往越南,幫助建立“越南之聲”廣播電台。由於出色完成任務,胡誌明主席親自接見並向梁思禮等七名援越專家頒發獎章和獎狀。

  1956年,是梁思禮人生中的一個新起點。這一年,中國決定組建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學自動化出身的梁思禮責無旁貸地挑起了這副擔子,成為了新中國第一代航天人,他也是錢學森院長手下的十個室主任之一。從第一顆原子彈、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到第一艘神舟飛船,梁思禮與第一代航天戰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創建起完整堅實的中國航天事業,使中國居世界航天強國之列。

  1987年,梁思禮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989年,梁思禮出任航空航天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1993年,梁思禮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梁思禮當選為國際宇航聯合會副主席。今年4月14日,梁思禮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梁思禮曾坦言,能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奉獻一生,“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光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shamrock100 回複 悄悄話 這些教育理念和現在美國的教育理念很接近。 是求知立誌型教育, 不是競爭考試型教育。
一點即通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菊香書屋' 的評論 : 這位網友解釋的很“有才“
菊香書屋 回複 悄悄話 梁上都是君子,何況梁下
青海 回複 悄悄話 主要是基因好!
我冇醉 回複 悄悄話 新會人的光榮。
hahaha_PA 回複 悄悄話 讓人肅然起敬。
linmiu 回複 悄悄話 梁啟超家信若結集出版,又是一本傅雷家書。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