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報道稱,大多數時間,初為父母的人都需要向自己的家庭、朋友和親人尋求“育兒經”。有的時候,他們也會尋求一些育兒和教育類書籍,當然,還有互聯網。
網絡上的確是有很多有裨益的信息,但不可否認的是,網絡上同樣充斥著看起來很有道理的“雞湯”,實際卻並沒有什麽價值。
而這種矛盾在Curejoy發布的這組漫畫上得到了體現。這組漫畫在網絡上獲得了龐大的點擊量。但也讓它的讀者們分成了兩大陣營。
CureJoy的文章最後寫道,父母不隻是另一份工作,而是一輩子的承諾。而我們在繁忙的日程中,在育兒方麵很容易陷入慣性,以至於起到反作用,這些個習慣,必須要時時留意。
有的網友對漫畫的內容表示讚同,認為是“很好的育兒經驗”,但有不少網友截然相反的意見,認為這些建議充斥著語法錯誤,傳遞的觀念很可笑。

Facbook用戶格羅夫·瓊斯評論說:“我個人覺得這些說法中大部分都是垃圾。把孩子同類的舉動簡單粗暴的全歸咎於父母身上是很可笑的。用‘可能’(指漫畫中“IF”)這個詞就是說,他們這樣表現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但或許有另外100種原因。這組漫畫隻是用來打父母的另一根棍子而已。”
Facbook用戶安吉爾·博朗森則表示,漫畫中使用的語言有著不少英語語法錯誤。“如果你的孩子學不好英語和語法的話,可能要怪做出這組‘不良教育’卡片的人。卡片上的英文表達和語法太爛了,他們應該先要自省一下,再把這堆垃圾丟出來。”
美國媒體報道稱,雖然充斥著籠統和不忍直視的語法問題,但是漫畫仍傳遞出了一個訊息,鼓勵父母多多關心自己的孩子。
那麽,這組漫畫到底都說了什麽呢,閱讀之後,你是怎麽看待它的內容和觀點呢?












在這最後一張圖裏,紅色區域是“專權”,父母對孩子要求高,責任感強。藍色區域則是“高高在上”,父母的要求高,卻沒什麽責任感。綠色區域中,父母的要求不高,責任感也不強,對孩子“漠不關心”。而黃色的區域中父母對孩子“嬌慣縱容”,沒什麽要求,卻有著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