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個人資料
一點即通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總愛發牢騷怎麽回事 教你如何自理情緒

(2015-07-06 00:32:12) 下一個

21天找回“不抱怨”的自己

我們應該怎麽做才能丟掉抱怨這個惹人煩的習慣呢?當負麵情緒來襲,我們應該如何轉移情緒,或者說如何調整情緒持續惡化呢?先來看看人為什麽喜歡抱怨,再對症下藥。



人為什麽喜歡抱怨?

幾年前,美國著名心靈導師威爾•鮑溫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隻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為止。不到一年,這項活動就吸引了全世界80個國家、600萬人的積極參與。在威爾•鮑溫看來,人們喜歡抱怨主要有5方麵原因。

1當自己得不到更多關注時,就容易抱怨,這是人的心理訴求。比如,我們向他人抱怨工作繁重,潛意識是希望別人多做一些。

2人們想逃脫自己的責任,或在工作、家庭中遇到問題。

3出於炫耀心理,因為人們總會抱怨和自己不一樣的人,當他抱怨別人缺點時,其實就在暗示自己沒有這種缺點。

4有的人抱怨是因為自己表現得不夠好,這樣的人往往很難超越自己。

5有人是因為想控製別人,當目的達不到時,就容易用抱怨還擊。

抱怨像口臭一樣惹人厭

雖然抱怨是應對問題的一大方式,但在管理心理學看來卻是下下策。“抱怨時的主語是誰?是‘你’,所以抱怨是指責別人的不是。其實,人際交往中沒有不對的一方,隻有不同的需求,關鍵在於雙方怎麽通過溝通達到雙贏。抱怨往往就是一種無效的溝通。”汪冰對此總結了抱怨的四大弊病。



1擴大災難

人們在發牢騷時往往不甚理智,喜歡用“都”、“所有”的詞語進行總結,難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比如“男人沒一個好東西”。這樣,就相當於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鏡”,隻看得到事物的醜惡麵,最後又引發更多抱怨,如此惡性循環。

2破壞人際關係

在威爾•鮑溫牧師的《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抱怨被形容為“口臭”,“當它從別人的嘴裏吐露時,我們就會注意到;但從自己的口中發出時,我們卻能充耳不聞。”在團隊裏麵也是如此,隻傳遞負麵消息會動搖團隊“軍心”,絕對是自毀前程的不明智之舉。另外,被動地接受“苦水”,也會讓親友不堪負荷,長此以往會讓他們躲著你走。

3阻礙問題解決

抱怨往往“以情緒為中心”,專注在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上(比如“你太磨嘰了,收拾個屋子也得大半天”),也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尋求真正想要的東西(希望屋子很快收拾好,怎麽不動手幫忙呢)。長於說而弱於行,長於批評而弱於建議,對解決問題無濟於事。

4傷害健康

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神經內分泌學教授羅伯特•薩波爾斯基研究表明,老抱怨會強化消極思維,進而導致大腦產生一係列不良變化。聽別人抱怨產生的後果更嚴重。研究顯示,聽人抱怨超過30分鍾,就會導致壓力激素皮質醇水平升高,從而阻斷神經元聯係、加速細胞死亡。反複被負麵情緒襲擊,容易導致認知功能減退。

情緒,這麽宣泄才是對的

抱怨作為宣泄消極情緒、維護心理健康的一種有效手段,完全將其壓抑是不現實的。事實上,抱怨還有兩大積極功能。



1宣泄

在夫妻之間,抱怨的潛台詞就是“我想得到你的關注和理解”。抱怨經常是一種溝通和磨合,當雙方連抱怨都沒有了,很可能就要暴發家庭戰爭或勞燕分飛。而在職場上,同事或境遇相似的人之間抱怨是一種同感共情,在聽別人抱怨時,發現“原來大家都不容易啊”,心理平衡了許多,而自己在抱怨時,也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安慰。

2滿足

有句老話叫“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人在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抱怨,還會得到周圍人的注意和幫助,這叫“抱怨效應”,比如下級抱怨工資太少,上司就要考慮一下是否要調整薪酬;妻子抱怨丈夫好久沒有“浪漫”了,丈夫可能從忙碌中抽出時間來一頓溫馨晚餐。

當自己有了抱怨後,怎麽才能不硬生生地憋住、又不讓自己“口臭噴人”呢?汪冰建議:“發泄不良情緒的方式有很多種,轉移是最常用的,比如聽音樂、做運動、從1數到10的呼吸控製等,找心理谘詢專業人士進行傾訴則是最有效的方法。”

“其實,隻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抱怨也能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汪冰推薦了一種助人有效表達的公式:現實情境+對方的行為+自己的感受=提要求的良好前提。比如一位要提醒上司兌現加薪承諾的員工應該這樣說,“現在的經濟不景氣(情境),您壓縮員工的開支也是十分合情合理的(行為),隻不過因為您以前答應過提薪,我現在覺得還是有些失望。您看……”

對於習慣抱怨、已經形成負性思維模式的人來說,汪冰建議通過一種感恩小練習來長一長對快樂的“記性”:像記日記一樣,每周抽幾個睡前時間,列舉出之前幾天中5件值得感激的事情,越細微、不重複、具體,效果越好。

“當然,作為傾聽者,也不要跟抱怨者對著幹,這無異於火上澆油,最後變成一場兩敗俱傷的升級戰。”嶽曉東補充道,嬰兒哭了,大家一般不會跟他計較,而是看他是尿了還是餓了,對抱怨者也是如此,最好洞察他們怨恨背後的潛台詞。當然,遇到祥林嫂式的人物,禮貌而堅決地說“不”是上策。

21天“不抱怨”,你願意挑戰嗎?

心理學家發現,21天通常是一個行為轉變成一個習慣的周期。如果我們能連續21天不抱怨,那它就會慢慢成為習慣。如何堅持下去?馬健文給了一些小竅門。

1換個思考角度。

美國職場培訓師特雷弗•布萊克說:“當抱怨的想法在腦海中浮現時,別等它脫口而出,就立刻換個想法。比如想到‘房子真貴,可我沒錢買’,不妨換個想法,‘等我有錢了就把它買下來,但這需要我馬上開始工作’。”這樣能給大腦積極暗示,更好地調整自己。

2 轉移不良情緒。

如果負麵情緒根深蒂固,難以通過轉換角度來消除,可以試試“物理方法”——拿出耳機聽音樂、去外麵跑步等。

3常做感恩練習。

習慣抱怨的人可能短期內很難改變,可以通過感恩小練習來增加對快樂的記憶:每周抽幾天,在睡前列舉出幾天中5件值得感恩的事情,最好是細微、不重複、具體的。有時候,自己堅持很久不抱怨了,但親友、同事突如其來的抱怨卻會讓我們的努力化為烏有。馬健文說,避免被外來的抱怨影響,可以試試下麵幾招。

首先,找借口遠離負麵對話。比如在社交場合遇到一群可怕的抱怨者,試圖阻止抱怨會被他們攻擊,保持沉默又顯得不太有禮貌,此時不妨趕緊找理由離開。其次,在腦海裏重構他人的消極對話。比如有人說,“我討厭星期一,因為周末太短,沒休息夠”,我們不妨反向暗示:“好在我休息得不錯。”任何積極想法都可以避免陷入別人的牢騷中。

最後,如果實在走不開,不妨要求抱怨者親自解決他提出的難題。他們隻是為了發泄,根本想不到皮球會被踢回來,可能就會氣衝衝地走掉。

好運氣,從停止抱怨那一刻開始

張德芬說:“天下隻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著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著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著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

結語:看過以上對於抱怨以及如何擺脫抱怨的介紹,有沒有覺得心裏輕鬆了一些呢?對於自己的情緒管理方麵是不是有所幫助呢?工作中少一些抱怨你覺得更加順心,生活中少一些抱怨你會更加快樂,不抱怨的人更能感受到幸福,與家人朋友的關係也更為密切,為了自己和身邊的人,讓我們都學會減少抱怨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