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個人資料
一點即通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了解癌症發生的真相

(2015-04-21 17:57:15) 下一個

 
1.什麽是腫瘤?
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它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對其的描述至少可追溯到3000年前。我國在殷商時代,甲骨文上已經有“瘤”的病名;而宋代竇漢卿所著的《瘡瘍經驗全書》對乳腺惡性腫瘤就有這樣的描述:“撚之內如山岩,故名之,早治得生,遲則內潰肉爛見五髒而死。”然而,古代人們對這類疾病的看法純粹是初淺的經驗之說。直到近代,由於有了顯微鏡人們才開始對腫瘤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並有機會逐步揭開腫瘤發生和發展的神秘麵紗。
腫瘤是一種人類自身細胞的異常增生引發的疾病,是機體在各種內外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某一個細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導致其克隆性異常增生而形成的異常病變。醫學界一般將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兩大類。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細胞的增殖和衰亡是有序、有節製地進行著,並受到來自各方麵的調控,所以人體各個組織和器官能夠相互協調工作。即使是在嚴重創傷後的修複過程中,機體細胞的增殖也是限於一定程度和一定時間之內,這稱之為正常增生。當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人體某個器官或組織的細胞脫離了原先的製約機製,似脫韁之馬般失控性地增殖生長,並在細胞形態和功能上“誤入歧途”,這便形成了腫瘤。通俗地講,如果把各種傳染病看作是外界生物對人體侵襲的話,那麽腫瘤便是人類自身細胞的“叛變”,並對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脅。

2.腫瘤和癌症是一回事麽?
腫瘤有良性和惡性之分。良性腫瘤通常生長緩慢,切除後一般不複發或少複發,也不會發生轉移,在形態上相對接近於正常細胞和組織;惡性腫瘤通常生長較快,往往會有複發和轉移,並有明顯的異型性。一般來說,惡性腫瘤對人體會產生嚴重危害。但是,如果良性腫瘤生長於某些關鍵的部位(如大腦)或者分泌過多的異常物質,也會產生嚴重的後果,甚至威脅生命,也應該引起重視。
腫瘤的良、惡性有時並非涇渭分明,有些良性腫瘤局部複發率較高,有的則會漸漸向惡性腫瘤轉化,因此,客觀上存在一組交界性的腫瘤。
人們通常將惡性腫瘤統稱為“癌症”,幾乎所有的人體器官和組織都可能發生癌症。但嚴格地講,癌是指起源於上皮組織的一類惡性腫瘤,如肝癌、乳腺癌、皮膚癌等,約占惡性腫瘤的90%;另外10%起源於骨、肌肉、血管等間葉(非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統稱為肉瘤,如淋巴瘤和橫紋肌肉瘤就是起源於淋巴、橫紋肌細胞的肉瘤。

3.癌症的發病原因是什麽?
癌症的形成,即由正常細胞轉變為癌細胞,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通常需要在接觸致癌因素多年之後,使組織、器官的細胞產生進行性的重度不典型增生,才演變成癌。這一期間稱為誘導期,一般長達15~30年。人體發生癌症的原因很多,但總的來說其發生既與外源性致癌因素的性質、強度和作用時間有著一定的關係;同時也與人體的內在因素有重要的關係。盡管外源性致癌因素的存在容易誘發癌症,但是處於同樣條件下接觸同質、同量致癌因素,有的人發病,有的人則不發病,可見外因雖然很重要,但必須在內因的基礎上才能起作用。反之,盡管人體的內在因素是決定腫瘤是否發生的關鍵,但在腫瘤的研究中對環境中致癌因子的查找和消除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4.內源性致癌因素有哪些?
●遺傳因素
目前發現,視網膜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嗜鉻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結腸腺癌、乳腺癌、胃癌等均有較明顯的遺傳傾向或家族聚集性,應該說某些腫瘤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其詳細機理迄今未明。對大多數與遺傳有關的腫瘤的發生而言,遺傳僅是一種傾向,即由於遺傳或遺傳性疾病所具有的DNA或染色體改變,增加了人體對病毒、化學致癌物質或物理性致癌因素的敏感性,也影響了DNA分子的正常修複,加之某些免疫反應,進而促使腫瘤的形成。因此,在分析腫瘤發病原因上,也應適當考慮遺傳因素。
●免疫狀況
正常人體具有抗腫瘤免疫機能,如果這種免疫機能強大,可以消滅瘤細胞;如果這種免疫機能減弱,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就容易發生腫瘤。所以腫瘤的發生與機體的免疫狀況關係密切。當機體處於免疫抑製或免疫缺陷時,常發生淋巴係統及與病毒相關的惡性腫瘤。
●內分泌功能紊亂
激素是神經體液調節機體發育和功能的重要物質,各種激素對立統一的規律,維持著動態平衡的關係。當疾病或某種外因引起內分泌紊亂的時候,動態平衡被打破,某些激素異常作用於相應組織器官,導致細胞的增殖和癌變。較重要的是性激素紊亂。例如女性激素分泌過多易產生乳腺和子宮腫瘤;男性激素分泌過多易產生前列腺癌。
●精神因素
祖國醫學早就認識到某些腫瘤是由於七情鬱結、氣血凝滯而引發的。不少腫瘤患者在發病過程中有過精神創傷的曆史,因此人的精神狀態與腫瘤發生可能有著重要的關係。現代醫學認為:各種刺激因子長期而過度地作用於中樞神經係統,導致高級神經活動機能衰退,正常的物質代謝失調,使致癌物質發揮作用,容易發生腫瘤。動物實驗也發現,給動物造成精神過度緊張,也較容易誘發腫瘤。

5.癌症等於絕症麽?
國際抗癌聯盟(UICC)在世界範圍內做了一次調研,發現在中低收入國家,人們對癌症的看法很悲觀,往往談癌色變,認為癌症沒有什麽治療辦法,患癌症就等同於被判死刑。而在高收入國家人們對癌症持此看法的較少。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對癌症的認識的加深,尤其在各個國家都普遍重視癌症的病因預防和早診早治,以及臨床醫學診療技術的提高,全世界範圍內人類對癌症的治療現狀較以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癌症是可防可治的。癌症等於絕症這種錯誤的看法可能影響到人們參與癌症篩查的積極性,非常不利於癌症的早期發現和治療。

6.癌症如何轉移?
癌症具有局部侵犯和遠處轉移的能力。惡性腫瘤主要是通過淋巴和血液這兩個途徑轉移的,其他也有種植性轉移等途徑。
●淋巴結轉移
是指癌細胞進入淋巴管後,形成脫落的栓子,或是直接在淋巴管內增殖,從而形成連續性的腫物。淋巴轉移一般都是負責腫瘤生長區域引流的淋巴結受累,但如果淋巴管被腫物阻塞後,也可以發生逆行擴散,從而在異常的部位形成腫瘤的轉移灶。一般地講,淋巴結轉移出現的時間越早,腫瘤轉移的範圍也越廣泛。
●血行轉移
癌症的血行轉移通常出現在晚期。但也有些癌症如肺癌、乳腺癌、腎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等,傾向於早期血行轉移。癌細胞在血液中是以單個細胞或是由纖維素連結多個細胞而成團的形式移動的。癌細胞進入血液,大多不能存活,隻有在它們侵入到血管壁內,並進入到血管周圍的間質組織時,才能生長成轉移灶。臨床上的一些抗凝劑和化療藥物,可以減少腫瘤血行轉移的機會;但局部的擠壓和損傷,則可能造成血行轉移的機會。
在人身體中,肝是最常見的轉移部位,其次是肺、骨髓、腦和腎上腺,脾、肌肉和皮膚出現轉移較少,這與機體不同組織對轉移癌細胞的親和性不同有關,但詳細機理還不清楚。此外,不同的腫瘤也有其特殊的轉移灶好發部位。例如脊柱和骨盆的轉移常提示前列腺癌,而單獨的腦轉移則提示肺癌。及早發現、診斷,並進行治療,可盡量防止癌症的轉移。

7.癌症為什麽會複發?
癌症複發是指被控製住的癌症重新在原發器官上出現,或者癌症從原發部位侵入淋巴血管或體腔,遷移到他處繼續生長,形成與原發瘤同樣類型的腫瘤。有些癌症會在首次治療過後的幾個月或幾年後複發。癌症複發一般有以下幾種原因:
●癌症體質未改變:癌症患者之所以患癌,是因為身體環境具備了“癌性體質”,手術、放療、化療殺滅了癌細胞,但是患者身體的細胞分化調節機製問題並未改變,癌細胞生存的環境沒有改變,所以就會有新的癌細胞不斷產生,癌症就會複發和轉移。
●治療不徹底:手術可切除已形成腫塊的癌細胞,普通放療、化療可以殺死全部或部分成年癌細胞,而對幼年癌細胞作用欠佳。當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時,一旦幼年癌細胞從休眠狀態蘇醒,迅速裂變、突變,就會形成新的成年癌細胞,這是癌症轉移複發的根本原因。癌症患者體內長期存在癌細胞,手術、放、化療消滅了體內絕大部分癌細胞,但患者體內一般仍存有100萬左右G0期(不活躍、靜止期)的癌細胞,這類癌細胞是目前手術、放療、化療解決不了的。更可怕的是有些癌細胞已經在患者體內積集下來,落戶生根形成肉眼及影像學都無法看到的微小病灶,伺機待長。這些殘留的癌細胞及微小病灶是日後複發的元凶。
●免疫力低:正常人體內的細胞日夜不停地進行新陳代謝,每天形成的新細胞中,約有幾百萬個細胞會發生基因突變,少數突變細胞若不受免疫係統製約,則進一步惡變,形成腫瘤細胞。在正常情況下,機體免疫係統隨時都在監視和及時消滅這些突變、惡變的細胞或癌細胞,一旦發現異常,會動員大量免疫細胞殲滅“異已分子”,使之難以形成氣候。如果一個人的免疫監視功能正常,則能對體內外的致癌物和癌細胞進行狙擊,消滅其於萌芽狀態。化療是治療癌症的一種方法,化療藥物不僅殺傷腫瘤細胞,也殺傷正常細胞,降低了患者機體的免疫功能,要阻止癌症複發,就要在治療後提高免疫力,重建機體免疫監護功能,修複人體調控功能。
●生活方式不健康:癌症患者在經曆了一係列治療後,回到生活和工作中,開始了新的生活。有的人又開始抽煙、喝酒、熬夜等,這都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都可能成為癌症複發的因素。

8.何種性格的人易患癌症?
性格與人的癌症關係密切,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癌症患者一般有某些特定的性格特征,具有這些性格的人較其他性格的人,容易得癌症,因此稱“癌症性格”。癌症性格的具體表現:性格內向,表麵上逆來順受、毫無怨言,內心卻怨氣衝天、痛苦掙紮,有精神創傷史;情緒抑鬱,好生悶氣,但不愛宣泄;生活中一件極小的事便可使其焦慮不安,心情總是處於緊張狀態;表麵上處處犧牲自己來為別人打算,但內心又不情願;遇到困難,開始時不盡力去克服,拖到最後又要做困獸之鬥;害怕競爭、逃避現實,企圖以姑息的方法來達到虛假和諧的心理平衡。
對於癌症性格的人來說,由於精神抑鬱等消極情緒長期作用於中樞神經係統,造成自主神經功能和內分泌功能的失調,使機體的免疫功能受到抑製,機體內的固有平衡被打破,從而癌細胞突破免疫係統的防禦,形成癌症。相反,性情開朗、心胸開闊、坦蕩豁達的人就很少得癌症。

9.癌症的發生與性別有什麽關係?
癌症發病有“重男輕女”的現象。癌症實際上是一種不良生活方式為誘因引起的基因性疾病。由於男性抽煙、喝酒的比例是女性的十多倍,而煙草會引發肺、喉、膀胱、胃、肝等多種類型的癌症,食道、咽、喉、肝癌與大量飲酒有關。同時食譜中缺乏水果蔬菜、高鹽飲食和嗜好煎炸食品等這些壞的飲食習慣大部分男性都擁有,這些提高了患癌的風險。另外,經常上夜班減少了抑製癌變細胞作用的人體褪黑激素的分泌。大部分熬夜者都是IT人士,其中以男性居多。此外,男性不喜歡哭泣。其實合理的哭泣會釋放一些負麵情緒,如果這類負性情緒堆積過多會導致內分泌係統紊亂,癌細胞便有可趁之機。

10.為什麽說癌症是一種免疫係統疾病?
機體的免疫係統不僅攻擊和消除細菌和其他外來物,而且還有癌細胞。人體內的細胞日夜不停地進行新陳代謝,每天都會產生少數癌細胞。正常情況下,機體免疫係統隨時都在監視和及時消滅這些異常細胞,這在醫學上稱為“免疫監視功能”。人體免疫力主要依靠白細胞。白細胞有很多種,其中T細胞、B細胞和NK細胞對人體自身癌細胞有殺滅作用。發現癌細胞後,T細胞首先主動出擊,與癌細胞接觸並牢牢地將其粘住,用它的酶使癌細胞膜的通透性發生改變,結果使癌細胞內部的鉀離子大量流出,同時將鈉、鈣離子及水分大量注入,這樣,癌細胞便會失去滲透平衡,很快就會死亡。隨後,B細胞會參戰,可合成特異的抗體——免疫球蛋白,分布到全身體液中,形成“體液免疫”戰場。通過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協同作用,機體會及時清除體內產生的癌細胞,保持機體的健康。但是當人體內防癌能力減弱或被抑製,癌細胞就會繼續增殖下去,形成臨床可見的癌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