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個人資料
一點即通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小兒瀉泄 中醫敷臍法

(2015-02-27 17:37:26) 下一個
 來源:古方中醫網 
熟料五積散出自《醫學入門》卷八。主治感冒寒邪,頭疼身痛項強,惡寒,拘急,嘔吐腹痛;及傷寒發熱,頭痛惡風,內傷生冷,外感風寒,並寒濕客於經絡,腰腳酸疼;及婦人經脈不調及腹痛帶下。餘變而用之於敷臍治療小兒冬月瀉泄,常收到良好和效果。

處方:白芷30克,川芎30克,芍藥30克,甘草30克,茯苓30克,當歸30克,肉桂30克,陳皮60克,麻黃60克,厚樸40克,蒼術70克。上藥除白芷、肉桂2味外,餘13味,用慢火炒令色變,攤冷,入桂、芷,用高壓粉碎機微打成粗末,每料用藥末50~70克,用粗棉布縫成12×8厘米布袋,裝入藥末,將口縫緊,放入蒸籠中蒸片刻,以微有潮濕感為度,敷於患兒臍部。用時2袋交替敷用,至泄瀉痊愈撤藥。

小兒泄瀉的病因不外乎,感受外邪、內傷乳食、脾胃氣虛、脾腎陽虛。冬日天氣寒冷,小兒脾常不足,運化力弱,加之小兒飲食不知自節,若調護失宜,乳哺不當,或過食生瓜果及不潔食物,則損傷脾胃,脾虛則運化失職,胃傷則不能消磨水穀,宿食內停,清濁不分,並走大腸,遂成瀉泄。或見大便稀溏,食後作瀉,色淡不臭,時輕時重,麵色萎黃,神疲倦怠,肌肉消瘦,舌淡苔白,且易反複發作的脾虛瀉。

五積散能治寒積、食積、氣積、血積、痰積。重用桂、麻解表散寒,甘、芍和裏止痛,蒼、樸平胃,陳、夏行痰,芎、歸養血,茯苓利水,薑、芷祛寒濕,枳、桔利膈腸。一方統治多病,唯善用者,變而通之。藥用熟料,俾藥性和緩,表而不發,消而不攻。共為溫中散寒,健脾止瀉之妙劑,該方除用於小兒冬季腹瀉以外,凡感冒寒邪,頭疼身痛項強,拘急惡寒,嘔吐腹痛;及傷寒發熱,頭痛惡風,內傷生冷,外感風寒,並寒濕客於經絡,腰腳酸疼等症。

用以敷臍者,即《理瀹駢文》吳師機“發明內外治殊途同歸之理”,書中提出“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醫理藥性無二,而法則神奇變幻。”臍,即神闕穴,又名氣舍、命蒂、前命門等,為任脈上的一個重要腧穴。任、督、衝、帶4條奇經脈氣相通,縱橫貫穿於十二正經之間,調節正經氣血,藥物通過臍的滲透、吸收而而起到調節全身髒腑氣血的作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