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奶奶的故事(371)
李可老中醫從醫經驗談:
疑難重症 首在腹診
作者:曾樂
從“閑在居士”的新浪博客裏,發現一則說是李可老中醫的從醫診斷經驗的文章,讀後頗覺有價值,便拷貝於此,以此呈獻於中醫喜愛者,供參考,特此說明!在此,感謝閑在居士!
李老在診斷危重疾病和與腹部有關的疾病時非常重視腹診。他說:
“腹 診是確定虛實、寒熱、表裏和病位的關鍵。”他認為,一般來講,有壓痛者,屬實,喜按者,屬虛。痞滿而無壓痛者,屬氣滯;劍突下小範圍內有壓痛者,為痰實; 整個胃脘有壓痛者,屬胃中實滯不化;按胃脘而咳喘加劇者,屬脾胃寒痰凝結;左脅下有壓痛者,屬肝寒;右脅下有壓痛者,多實熱或痰實;臍一旁疼痛而按之疼痛 不劇者,為肝鬱絡瘀或肝鬱寒滯;臍部疼痛,按之不劇烈者,屬脾腎虛寒;臍部疼痛,時輕時重,或竄痛者,屬蛔蟲。小腹脹而不痛者,屬下焦氣滯,或在膀胱,或 在大腸,或屬肝腎;脹而有壓痛者,多屬氣滯血瘀,或寒凝氣結。少腹一側或兩側疼痛者屬肝,其中壓痛者,多屬氣血瘀滯,或寒凝血滯;無壓痛者屬氣滯。整個腹 部均劇烈疼痛拒按多屬癰、結胸、髒結,若疼痛不劇烈而按之較硬者,屬水或瘀血凝結。此外,痛徹心胸者,屬心脾;痛徹脅下者,屬肝膽;痛徹腰部者,屬腎。
李老強調,腹部為脾、胃、肝、腎等所居之所,是氣血升降的樞紐所在,氣不升降,非病則死,故危重疾病必須診腹。他說:“患者李某,患流行性乙型腦炎,高熱 昏迷5天,醫以西藥與中藥清瘟敗毒飲加減及安宮牛黃丸治之不效。細察其上腹硬痛,予大承氣湯加減,一劑神清熱退而解。又如:一休克患者,前用大劑獨參湯與 西藥配合,血壓一直不見上升,及至按其胃脘有壓痛,予枳實、厚樸、二醜、人參而愈。事實證明,若不診腹則不知虛實,不知表裏,治之必然無效。所以危重疾病 必須按腹。”
李老強調,腹診時應注意八點:
一、發病和特殊反應物的部位:即脅下、臍旁、少腹兩側屬肝;劍突下屬肺、胃、心;胃脘屬心、脾、胃;全腹屬脾;小腹(關元穴附近)屬腎、膀胱、衝任;臍中屬脾腎。
二、疼痛:即喜按者屬虛,拒按者屬實,按之痛移者屬氣,喜溫熱者屬寒,痛而脹者屬氣滯,痛而不脹者屬瘀血、虛寒,痛而柔軟者屬虛,痛而腹肌緊張者屬實,痛而起包塊者屬寒凝氣結,痛而冷者屬寒,痛而熱者屬熱或瘀血。
三、包塊:堅硬不移者屬瘀血,柔軟不移者屆痰濕,時隱時現者屬寒凝氣滯。
四、脹滿:胃脘滿悶而外形不大者為痞,屬寒熱夾雜,外形脹大屬氣滯,有壓痛者屬實,按之如堅盤一塊者屬寒痰。全腹脹滿屬脾胃氣滯。小腹自感脹滿而外形不脹 大者屬瘀血。小腹脹大屬下焦寒凝氣滯。少腹一側拘急微脹屬肝氣鬱結。小腹滿而小便不利屬膀胱氣滯。脅下、臍一側脹滿均屬肝氣鬱結.腹滿不減,減不足者屬 實;腹滿時減時劇屬寒
濕或虛寒.下午至前半夜脹滿屬脾腎虛寒,晝夜均脹滿屬實熱。生氣後脹滿加重屬肝氣鬱結。刮風天腹脹滿屬風邪入裏,陰天前腹脹晴天後好轉屬濕。
五、腹水:按之柔軟者屆氣多水少,按之較硬若為氣少水多。腹有青筋屬瘀血.、腹大而肌緊張、臍突、下大上小屬腎。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痛屬肝。身重少氣不得臥,煩躁,屬心。腹大,四肢沉重,屬脾。腹脹大,按之緊者,難治。
六、腹肌緊張度:按之軟而薄者屬虛,緊硬而厚者屬痰濕,索條或一片較硬屬寒、瘀。小腹按之緊張屬瘀血,上腹緊張多屬氣滯。
七、腹部冷熱:按之發熱屬積、濕、痰、食積化熱,冷者屬寒。自感胃中灼熱者為寒熱夾雜,小腹灼熱屬腎虛濕熱,脅下灼熱屬陰虛血瘀。
八、悸動:胃脘悸動屬心或心脾虛。臍下悸動屬水氣奔豚。
辨別口感,猶重詳察
口感主要包括口渴和口味兩大部分,屬於一種自我感覺,而由於病理原因所產生的口感,則對於診斷疾病具有很重要的價值。
一、口渴
口渴,是一個常見臨床症狀,可見於多種病證過程之中,同時口渴也是中醫問診中一項重要內容,同是口渴,因其渴的特點不同而主證不同。故臨證辨治,處方用藥,不能不加細察。
(一)口不渴,不欲飲水
可以見於以下幾種情況:
1.陰證:非陽證。
2.寒證:多因感受寒邪,陽氣耗傷,症見惡寒喜暖,肢冷蜷臥,脈遲緊。治宜理中湯。
3.濕證:表濕證,必兼舌苔薄白而滑,脈浮濡緩,治宜桂枝加附子湯;裏濕證(內有濕飲痰濁),必兼舌苔白厚而滑,脈沉緩弦細。治宜二陳湯。
4.傷寒太陽病:未入陽明。
5.溫病邪在營分不在氣分,舌雖幹絳但口不甚渴:邪熱由氣人營,熱騰營氣上升,口反不渴,即使口渴,飲亦不多,且見入夜煩熱,或躁動不安,斑疹隱隱,舌紅絳等。治宜清營涼血,方選清營湯等。
(二)口渴飲水
可見於以下幾種情況:
1.陽證:非陰證。
2.熱證:熱盛因熱邪煎熬,津液不能上承,故口渴。治宜瀉火救陰,如三黃之類。兼便秘者,急下存陰,如承氣之類。
3。燥證:因燥傷津液而致肺胃之水津不足,其人必頻引水自救也。治宜潤肺生津或清胃滋陰,方如沙參麥冬湯、玉女煎等。
4.傷寒陽明病或溫病熱在氣分:熱甚口渴,兼見大熱、大汗、脈洪大。對這類裏熱口渴症,當清其熱則渴自止,如白虎湯類、雪梨漿等。
5.蓄水證:傷寒蓄水證而見口渴者,乃陽虛有寒,水停不化,津氣不能上升也,其症小便必不利,腹滿有水。治宜溫陽散寒化水,方用五苓散、真武湯之類。
6.暑證:暑熱深入少陰消渴者,飲水不止。乃暑熱亢盛,傷及腎津也。宜連梅湯主之。
7.傷寒厥陰病:宜烏梅丸主之。
8.陰虛火旺:口渴引飲而不解渴,夜間為甚,且伴五心煩熱,骨蒸潮熱等。治宜養陰生津,方選六味地黃湯合增液湯。
9.血虛證:血虛口渴者,為血虛熱盛,水津不足也。治宜補血清熱生津,方用聖愈湯加天門冬、天花粉,或當歸補血湯加天花粉、苧麻根、玉竹、麥冬。
此外,口渴欲飲還是桂枝湯的禁忌證。
(三)口渴不欲飲或不多飲
多見於濕溫。濕溫為感受濕熱病邪所致,有熱則渴,有濕則不多飲,或喜熱飲,且伴身熱不揚或午後身熱。胸脘痞悶,身重頭蒙,便溏不爽等。治宜清熱化濕並舉,宜黃芩滑石湯或茯苓皮湯。
(四)口幹但欲漱水不欲咽
常為邪在血分之指征。如瘀血口渴,係氣為血阻,水津不能隨氣上布也,其人雖口渴,但欲漱水而不欲咽,其症必有瘀血之主症。治宜祛瘀,或祛瘀兼生津,兼清 熱,兼除寒等,方用血府逐瘀湯或小柴胡湯加丹皮、杏仁。瘀血兼熱之口渴用桃仁承氣湯;月經不調兼有瘀血,且上熱下寒之口渴,用溫經湯;跌打損傷瘀血之口渴 便閉,用玉燭散。
(五)飲水下咽即吐
可見於:
1.水逆證:水飲停聚,水津不能四布,必兼小便不利。治宜五苓散以溫陽化飲。
2.伏暑在肺:本該用溫散,卻誤用溫補,致肺氣不能清肅下行。治宜瀉白散合清燥救肺湯。
(六)渴喜熱飲
可見於:
濕溫:有熱則渴,有濕則喜熱飲(濕為陰邪,非溫不化)。
此外,渴喜熱飲還是黃芩湯的禁忌證,一切喜熱性飲食的寒證瀉痢,絕對禁忌使用黃芩湯。
(七)渴喜冷飲
這是有內熱的表現。根據喜冷程度的輕重,飲水數量的多少,可以測知內熱的輕重,因而可以決定用藥的品種和劑量。在傷寒來說有三種類型:
1.太陽病發熱兼口渴者,為溫病。
2.太陽病咳嗽或氣喘兼口渴者,為小青龍湯加石膏或去半夏加蔞根的證候。
3.陽明病大熱大汗大渴者,為白虎湯證。
二、口味
(一)口膩
口膩,是指口舌粘膩,滯澀不爽,味覺不佳,為濕證主症之一。但有寒熱之別,寒濕者口膩較輕,口淡乏味,口中不渴,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濡而緩;濕熱者口 膩較重,口氣穢濁,味覺或苦或甘,口渴不欲飲,大便粘滯不爽,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前者治宜芳香化濕,方用藿香正氣散、平胃散;後者治宜清熱化濕, 方用三仁湯、藿樸夏苓湯。若濕聚成痰,蘊久化熱,而致痰熱阻滯,也可見到口舌粘膩,兼見口渴不欲飲,多有黃痰而不易咯出,胸膈滿悶,舌紅苔黃,脈滑數。治 宜清熱化痰,方選黃連溫膽湯,或用清氣化痰丸。
(二)口苦
苦為膽味,口苦多為肝膽鬱熱之征,多兼胸脅苦滿。頭痛眩暈、性急易怒等症。方用蒿芩清膽湯以清膽利濕,和胃化痰。
(三)口淡
口淡而微膩者,濕證也,方選三仁湯、藿樸夏苓湯。也可由脾胃虛弱所致,必兼體倦乏力,便溏,舌淡脈弱等。治宜益氣健脾和胃,方選香砂六君子湯。
(四)口甜
口甜多為脾熱症狀,有實熱、虛熱之分。實熱者多為脾胃熱盛,症兼口渴引飲,多食易饑,大便於結,舌紅苔燥,脈數有力,可子瀉黃散以清胃瀉火;虛 熱者為脾胃氣陰兩虛,以納少、神疲乏力、舌紅少苔、脈細數為主症,治宜補氣滋陰,方選七味白術散加山藥、石斛等。口甜也可見於濕溫病濕證偏重者,其或口 甜,或口淡,或口膩,不渴,或渴不欲飲,或渴喜熱飲。治宜宣化濕濁,方宜三仁湯、藿樸夏苓湯。
練習診脈應以緩脈為標準
緩脈,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虛不實、不遲不數的一種正常脈象,也就是在無病時的一種脈象。初學練習診脈的時候,必須先掌握緩脈,就是以緩脈作為標準進行對比。
比此脈接近皮膚的就叫作浮,比此脈接近筋骨的就叫作沉,比此脈大的就叫作洪,比此脈小的就叫作微,比此脈有力的就叫作實,比此脈無力的就叫作虛,比此脈快的就叫作數,比此脈慢的就叫作遲,比此脈流動滑利的就叫作滑脈,比此脈流動澀滯的就叫作澀脈。
傷寒、溫病細鑒別
傷寒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傷寒,為多種外感熱病的總稱,而狹義的傷寒,為外受寒邪,感而即發的病變。這裏所說的傷寒是指狹義的傷寒而言。溫病是多種外感急性熱病的總稱。二者同屬外感而發,都有表證特征,但治法各異。臨證需詳審才易斟別。
1.從發病原因來辨:傷寒是感受寒邪,溫病則是感受溫熱病邪。
2.從主要症狀來辨:傷寒、溫病初起時都有發熱、惡寒、頭痛的症候,但傷寒惡寒較重,發熱較輕,甚者還有但寒不熱者,其頭痛的程度較重,往往兼有項強;溫病發熱較重,惡寒較輕,甚者也有但熱不惡寒者,頭痛的程度較輕,從來不兼項強。
3.從舌、口、飲食、脈象、小便等方麵來辨:傷寒初起一般舌質正常不變,舌苔或淡白而薄,或無苔而潤,口不幹不苦不渴,不喜冷性飲食,脈象浮緊或浮緩,小便多清利;溫病初起有的舌質較紅,有的舌苔黃白而燥,口或苦或幹,或渴或喜冷性飲食,脈象多浮數或浮大,小便多黃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