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載:老中醫奶奶的故事二八三

(2014-01-03 23:10:58) 下一個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283)

分清三貝母

妙用小單方

作者:曾樂

 

 

中醫止咳常常選用貝母,但貝母有三種,作用各不同,有川貝母、浙貝母和土貝母,盡管它們隻有一字之差,功效卻卻差甚遠,購買和使用時,需要加以注意。

    川貝母微寒、味甘,止咳化痰之效強勁,且可潤肺,痰多痰少均可使用,特別適用於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患者表現為咳嗽、伴有痰少、難咳,或痰中帶血、口鼻幹燥、咽幹口渴等不適。

    如果患者表現為咳嗽胸痛、惡寒發熱、咳吐腥臭膿痰、大便幹燥、舌紅口幹等症狀,則應選擇浙貝母,因為浙貝母瀉火的功效更強,最常用的方法為3到10克,每日一次,用水煎服。

    土貝母性寒、味苦,具有較強的抗炎、抗病毒及抗腫瘤的作用,常與其它的清熱解毒藥物搭配使用,治療乳腺疾患、結核、皮膚腫爛等疾病。此外,土貝母有一定的殺精子作用,近期想做爸爸的男性,更應該慎重選用。

    對於普通的急性咳嗽,用浙貝母比川貝母更加對症,而且便宜。除了選擇藥物製劑外,用浙貝母燉梨吃或者煎湯喝,都有不錯的輔助止咳作用。具體方法是:取一個中等大小的梨,挖空內核,加入浙貝母10克,蒸熟後連貝母一起吃掉。

    此外,浙貝母10克,桑葉10克,桔梗6克,甘草5克一起煮湯喝,也是很好的止咳化痰湯劑。(以上知識來自《要止咳,三種貝母別弄混》一文)

 

    有博友喜歡小單方,因為覺得用起來方便,且安全好使,讓我多介紹一些,也有博友最近提議,多介紹一些中醫調養茶,這些建議都很好。

    剛好今天看到潘東曙的小短文,介紹的正是一些小單方,抄於此,以供大家參考,在此特別感謝潘東曙先生。

    一、地錦草治帶狀泡疹:鮮地錦草適量,搗爛,加醋調勻,外敷患處。

    二、地龍治高血壓及神經性頭痛:取地龍(即蚯蚓)焙幹研末,罐成膠囊,每次服用3克,每日2到3次,溫開水送服。

    三、仙鶴草治糖尿病:取仙鶴草30克,泡茶喝。

    四、甘草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取甘草15克,水煎,分早晚服,療程10到30天,有效率可達80%以上。

    五、敗醬草治失眠:取敗醬草一斤,加水三斤,煎至一斤二兩左右,上、下午和臨睡前服用,連服一個月為一療程。一般服用10至20天症狀消失。

    六、地骨皮治牙痛:取地骨皮50克,煎水代茶飲,一到兩天牙痛消失。

    七、大蒜治斑禿:取大蒜瓣半斤,搗爛濾汁,外塗患處,每日3次,連用一到兩個月,即可見到生出新發。

    八、吳茱萸治口腔潰瘍:吳茱萸適量,研末,醋調,敷於雙足湧泉穴,每晚一次,連敷三次,潰瘍麵可痊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