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載:老中醫奶奶的故事一六四

(2013-11-03 18:20:22) 下一個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164)

敷腳心可治小兒鵝口瘡

中醫治帶狀皰疹有良方

作者:曾樂

 

 

海南博友小花留言說:“求求奶奶了,我的兒子出生有七個月了,現在突然口腔裏的舌頭上,長滿了白色的一層,現在隻哭鬧,不願意吃奶,這是什麽病啊?如何治療?我很害怕。

    奶奶說,這是小兒鵝口瘡。提起小兒鵝口瘡,就不能不說一說,這個病給小兒帶來的痛苦。此病一般發生在半歲左右的小兒中,發病時,經常哭鬧,但卻不願意吃奶,舌頭麵上長滿了一層白屑,嘴唇邊布滿了白色糜點,發展速度較快。

    治療小兒鵝口瘡一般用兒茶粉末,用消毒棉簽蘸適量兒茶粉,塗抺患處,每日塗2到3次,呑下也無礙。此方治療效果好,記錄治療397例,全部治愈。一般塗一到二天就會痊愈。兒茶粉各藥房有售。

    還有一個簡便方,用起來更安全好使。就是到當地藥店購買製南星、製半夏、生地、黃連、地龍各5克,共打成細粉,每晚睡前取此藥粉適量,用雞蛋清或是蠟調成糊狀,外敷小兒雙腳心的湧泉穴,外用油紙覆蓋,紗布纏好。敷兩到三個晚上,定能好。

 

    網友徐友和老先生說:“我是一個帶狀皰疹患者,患病有十多年了,年年發,痛苦極了,想問一問奶奶,有什麽中醫的方法治療帶狀皰疹?這個病能斷根嗎?”

    奶奶說,帶狀皰疹中醫俗稱“纏腰火龍”、“纏腰火丹”,也稱“蜘蛛瘡”。其特點是簇集水泡,沿身體的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伴有明顯的神經疼痛。

    初次感染表現為水痘,以後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免疫功能減弱時,可誘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活躍,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發生帶狀皰 疹。由於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後可長期潛伏於脊髓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抵抗力低下,或是勞累、感染、感冒發燒,生氣上火等,病毒可以再次生長繁 殖,並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激烈的炎症。年齡愈大,神經痛感愈烈,所以苦不堪言。

    前一段時間也有幾個博友詢問,我們給予驗方,現在都反饋治好了。下麵我們將這些中醫治療帶狀皰疹的經驗方介紹如下,希望能夠給得帶狀皰疹病人以幫助。

    方一,用活地龍可治帶狀皰疹。活地龍(俗名蚯蚓)2克,鮮韮菜根30克。將上兩味洗淨,搗爛,加少量香油調拌均勻,置瓶內放陰涼處備用。使用時取其液塗於患處,每日兩次,外用紗布固定。此方為傳統治療帶狀皰疹方。效果良好。

    方二,冰硼散加凡士林方。冰硼散、凡士林各適量,調成糊狀,敷於患處。每天一次。一般四天到七天可愈。

    方三,側柏糊。此方最經濟簡便,療程短,可有效減少病人痛苦,是農村經常使用之驗方神方,值得推廣。取側柏葉適量,搗成黏狀,加雞蛋清調成糊,敷於患處,外用敷料固定。每日更換一次,一般兩到三次結痂痊愈。

    方四,蚯蚓糞是治療帶狀皰疹的神藥。取蚯蚓糞若幹,沙鍋焙幹,與香油調和,塗患處,用後很快痛癢全消,不久便可痊愈。愈後不再複發。此方為曾氏調養調保秘配方,曾有人出高價購買,被調養堂拒絕,奶奶說今天一並公布,造福世人。

    方五,外用蜈蚣粉。蜈蚣適量,將蜈蚣置於瓦片上,以文火焙幹,研為細粉,加少許香油調成糊狀,備用。用時塗擦患處,一般每日3到5次。  

    方六,雞腸雄黃液。此亦為曾氏調養堂保秘方。雄黃6克,宰活雞時,取出雞腸去糞,然後將腸粘液盛於杯內,加入雄黃混合成稀糊狀塗於患處。臨床實踐發現,一經塗抺此液,皰消痛止,神效。不幾日完全康複,不再複發。

    方七,腹蛇抗栓酶。將腹蛇抗栓酶1毫升溶於生理鹽水5毫升中,也可根據患處麵積大小按比例增減。將此藥均勻地塗抺於患處,讓其自然幹燥,每日早晚各用藥一 次。用此藥當天局部疼痛感及灼熱感消失,自感輕鬆,第二天病變部位幹燥結痂,第三天或第四天脫痂治愈。臨床發現凡治愈者均不再複發。

    奶奶說,驗方治大病,這也是中醫的一大優勢,值得發揚光大,不但安全費用低,而且效果神奇,一般不會留下後遺症,也就是說可以治斷根兒。奶奶說,當醫生就 不要隻考慮賺錢,要一心考慮如何解除病人的痛苦,而且還不加重病人的負擔,隻有這樣,才為仁醫大醫,醫術也才能更加精益。奶奶也深有感歎地說,你看,這些 方子,哪一個不能賺取大錢呢?隻要將其中任何一個產業化,都是可以賺大錢的。

    隻說這個治療帶狀皰疹的藥吧,西藥隻管當時,而且後遺症特別大,它是不除根兒的,所以現在得了帶狀皰疹的病人,治好以後,還會反複複發,十分痛苦,這跟西 藥隻治標不治本是有關係的。西藥開發出來,多隻治標不治本,這是為什麽?其實有一重原因可能就是為了方便賺錢。你病人反複發作,就必須治療了,而且現在很 多人也隻認醫院,你不就得往醫院那兒送錢嗎?你送錢給他,他就賺了,問題的本質其實就這麽簡單。所以啊,不要隻相信西醫而不相信中醫,這兩種醫學的出發點 是不同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