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載:老中醫奶奶的故事一六一

(2013-11-03 18:12:58) 下一個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161)

中醫裏的上火不等於發炎

凡事太過皆有害

作者:曾樂

 

 

有一個博友說:“我長期上火,臉上長痘痘,長期便秘,喉嚨痛時好時壞,現在吃消炎藥都沒有什麽效果了,而且,越吃消炎藥越是便秘得厲害。聽人說可以改服中 藥中的降火藥龍膽瀉肝丸,加上降火中藥牛黃解毒丸,說中藥來得慢,隻要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標本兼治。想問一問奶奶,是這樣的嗎?”

    奶奶說,在中醫裏有一個概念“上火”,這個上火,有些象西醫所說的發炎了,有人就理解發炎等於上火,其實不然。中醫講上火是指“氣有餘,便是火”,而 “氣”則是指器官髒腑的功能,隻有當功能“多餘”出來,無用武之地的時候,人才會“上火”,所以一般的上火總是會出現在突然地接受了一個新任務、一個新變 化、一個新刺激或是季節轉換的時節,此時身體為了適應這種突然的改變,而調遣出更多的功能以應對,因而造成不適的情況。此時服用一些清火茶,可以寧心安 神,使人恢複到常態中來。

   疾病也是如此,如果是急性期,比如突然發生咽炎,一般多是因為“上火”,在西醫看來這是急性炎症,這個時候,無論是吃去火的中藥,還是消炎的西藥,都會管 用。但是,如果你的咽炎已經變成慢性的了,繼續指望消炎藥、去火藥,肯定無濟於事,因為中醫有句話叫做“久病無火”、“久病必虛”,慢性的,長期的疾病, 不會再有火,有毒,往往處於一種虛損狀態,即便有火,也是“虛火”。所以,中醫治久病,或是慢性病,不但不能隨便去火,而且還會分清情況,進行調理,或是 綜合運用各種藥材,進行搭配,或是根據前麵治療的情況進行用藥調整,以發揮全麵治療的作用,這便是為什麽病人要看診,以確定如何用藥的原因。

   所以,中醫所講的“上火”,是一種身體狀態,也就是失衡狀態,跟西醫的“發炎了”,不是一碼事,不能隨便劃等號,並由此而選擇用藥。什麽意思呢?就是許多 很好的很經典的中成藥,若是會用,則不但治病很快,而且效果很好。但若是不會用,還會帶來危害,這就是辯證論治的好處。辯證論治,‘見病用藥’,有些象見 機行事,有時需要進行及時的調整。所以,原來的中藥房,都有坐診的中醫來為病人看病問診再開藥。

   而有些不懂醫的人,或是一些半瓢水的庸醫,不管是急性發作期,還是慢性期,隻要認為有炎症,就直接消炎或是用中藥‘去火’,這就叫不分青紅皂白,用藥不對路或是用藥過頭了。

   舉個例子,牛黃解毒丸,用治急性咽喉腫痛,或是急性便秘,效果不但好且快,但如果因為用過牛黃解毒丸,感覺到這個效果之後,以後隻要是發炎了,或是慢性病 中覺得有炎症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用上牛黃解毒丸,並且服個沒完沒了,那不但不會治病,還會製病。這就叫凡事太過則有害。在醫院,我們常常碰到類似的 病人,哭笑不得。有人因便秘而喝牛黃解毒丸喝出肝壞死的,也有人自認為肝火太旺,自服龍膽瀉肝丸,而導致腎衰的。中藥的去火藥,是不能久服的,久服反而製 病。所以,中醫強調食補和食療,隻是急病才根據實際情況用“猛藥”,控製病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