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世界政治經濟曆史發展邏輯的梳理
現在,中國社會的認識體係是比較混亂的,各種想法認識爭辯莫衷一是,讓很多人感覺很迷茫,原因就是我們的學術界沒有一個係統的邏輯自洽的解釋,來給社會大眾一個可以接受的清晰的事物發展脈絡。2017-07-27 這裏麵有種種原因,有執政黨自己的政治正當性需要。有國際大環境下已經深入人心的普世價值政治正確性的製約。還有長久以來我們的社會接受的西方那套認知體係形成的思想桎梏,這使得一些很直白的道理,事物的本質性的說明,難以登上台麵。 這裏試圖從一些基本的角度來梳理一下人類近代史的發展脈絡,來讓大家重新理解曆史,從而認識今天,了解未來。 首先對此提出幾個關鍵詞: 1、資本主義。 2、工業化。 3、科學。 直到一百年前,即便是中國的文人知識精英對我們今天幾乎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甚至熟視無睹的現代社會,都隻有很淺薄的理解和認識的,當時中國人的認識還依舊大多是中國古代傳承的東西,也就是說沒有進入現代。我們理解古代社會,不能用今天的認識和價值觀去評判好壞,那是沒有意義的。需要站在當時的曆史空間背景,去理解當時事物發生發展的邏輯。 大家從曆史教科書上學到的曆史就是,中國被帝國主義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大門,幾千年在人類農業文明時代,遙遙領先的中華民族從此陷入了急轉直下斷崖式的深淵。 國破家亡的淒慘處境,讓有自我意識的中國文人精英開始尋找救亡圖存的道路。 為什麽要說有自我意識的的文人精英呢?大家理解那段曆史需要有個基本認識前提,就是當時的中國社會能讀書識字的隻是人口的極少數,95%的中國人都是散落在廣大農村地區的文盲農民。解讀那個時代的中國就必須理解,這個最廣大的人口群體是沒有國家社會的基本概念的,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之外的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麽,當然也就缺乏自我意識。 魯迅寫了許多關於這種缺乏自我意識的中國人的怒其不爭,在麵對被屠殺、被剝奪、被侮辱情況下種種麻木不仁的表現。充滿鄙夷痛心疾首的貶斥之詞,其實這是很不恰當的,這就好像你對一群被趕進屠宰場的無知無意識牲畜的表現,痛心疾首捶胸頓足一樣可笑。一個文盲農民的自我意識其實是比牲畜強不了多少。 魯迅乃至當時的中國文人精英對中國人的失望之情,口誅筆伐淋漓盡致的描繪文字,恰恰反映的是中國的文人精英對中國社會底層大眾缺乏理解,認識事物浮誇的表現。這也從一個側麵反映了當時的中國文化政治精英層思考認識事物的方式,是脫離中國社會實際的,對當時的國際政治經濟科技發展邏輯的理解也是十分淺薄的。 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經曆的是一係列抵禦外侮的失敗割地賠款的近代史,到1911年辛亥革命。期間,當時的清政府為了挽救危局也做了努力,進行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學習引進西方槍炮製造技術的洋務運動,第一次組建了中國曆史上的現代工業----江南機器製造局,建立了當時號稱亞洲第一的強大北洋水師。結果大家都知道了,以甲午戰爭失敗,清王朝被推翻結束。 大家學習這段曆史的時候,接受的都是什麽清王朝腐朽墮落導致洋務運動甲午戰爭失敗,辛亥革命先驅如何舍生忘死鬥爭,五四新文化運動啟蒙,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這樣的套路化描述。 這個中間缺了一個合理地解釋,造成這樣的曆史發展演化,到底是為什麽? 當時的曆史當事人是不清楚的,即便是今天也沒有給出個合理地邏輯解釋,以至於今天的中國社會還是糊塗的。 辛亥革命後建立的中華民國政府,是亞洲第一個近代共和製政府,連帝國主義列強日本歐洲都還是帝製國家。中國人全盤學習西方建立了所謂先進的共和製政治組織形式,為什麽導致的是軍閥混戰,日本入侵,大半國土淪喪,人民遭到殘酷掠奪和屠殺?難道不應該像我們今天很多人想象的那樣,中國隻要建立多黨製,全盤西化,就會解決中國的一切問題,就會變得和西方發達國家一樣繁榮富強了嗎? 那段極其淒慘悲哀的曆史僅僅過去了四十年,1989年中國人就又一次幻想著,隻要學習西方建立西方式的政治經濟形式,就可以解決中國的一切問題了,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我們的曆史教科書上給出的那些表麵現象的發生,和所作出的解釋是問題的本質嗎? 學習西方全盤否定自己的文化傳統的運動之後,與中國陷入如此巨大的災難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嗎? 這在今天的中國理論學術界的主流,很多中國人還在把這種曆史演進都歸咎於沒學好,學得不對,傳統遺毒太強大,今天中國未來的方向依然是全盤學習西方,否定自己的傳統和現狀,才是正確的。 之所以到了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取得了如此輝煌偉大的成就情況下,中國的學術界理論界的那些所謂專家學者精英,仍然執迷不悟,堅持我們應該全盤西化,就是因為中國還沒有對西方對中國的曆史的邏輯有個清楚的權威的認識。 西方是什麽,他是怎樣進入資本主義,並實現工業化的? 看西方人寫的曆史,他的內容顯然是不合邏輯的。 進入近代以前,歐洲,主要是西歐,那片土地上是生產力極端落後的,各自獨立的成百上千個公國諸侯形態。在那之前,歐洲經曆的是長達千年的漫長野蠻黑暗的中世紀。那是一種怎樣的生產力極端落後,從他的農業生產力水平就能看出來,那時候歐洲人不懂修建水利基礎設施發展灌溉農業,歐洲的農業條件雖然遠比中國的農業條件要好,但他們的農業生產基本都是粗放型耕種的落後生產方式,沒有發展出中國這樣的精耕細作農業,種下去一份種子隻能收獲兩三份,而中國的農業早已實現了糧食收種比1:20以上。 直到18世紀前,歐洲人對中國的認識還是從歐洲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給歐洲描述的東方理想國,竭盡向往讚美之詞。認為中國的孔子無神論的理性哲學思想是歐洲人應該學習的榜樣,這為歐洲社會擺脫宗教蒙昧黑暗的思想桎梏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歐洲的這種生產力水平長期遠遠落後於其他農業文明地區,也就解釋了為什麽當年起源於中國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西征可以多次橫掃歐洲大陸。為什麽在漫長的千年的中世紀當中,歐洲無法形成更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形態。因為這種生產力水平是無法維持支撐形成大一統國家所必須的大規模常備軍的。正是因為維持不了大規模常備軍,大大小小的地主都可以建個城堡養少許騎士私兵,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獨立王國。隻要城堡足夠堅固,在當時是沒有大規模武裝力量和攻城手段可以攻破的,他們也就可以長期維持自己的獨立。這也就是為什麽我們會從歐洲的童話故事裏會看到多如牛毛的,不知所謂的王子公主故事。德國統一前,在那片不大的領土裏會存在幾百個相對獨立公國。同樣的我們的近鄰日本列島的國家形態也是和歐洲類似的,所以日本發展出了與歐洲的騎士文化類似的武士道文化。 為什麽孱弱四分五裂生產力水平文化水平極端落後的歐洲地區,會在近代科技和工業革命當中拔得頭籌,率先取得突破了呢? 這個問題顯然是很複雜的,很難解釋的清楚。以至於歐洲人自己都莫名其妙的樣子,提出了李約瑟之謎,提出疑問說,為什麽人類近代化的開端沒有發生在農業文明商業文明高度發達的中國。 因為歐洲人取得突破的關鍵性技術都是來自中國的,指南針技術讓歐洲人發現了新大陸,火藥技術讓歐洲人獲得了攻城手段,把分散的各自獨立的大大小小公國諸侯統一起來,建立更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造紙印刷讓歐洲人得以提升文化水平。 而中國的頭腦簡單的文人精英們把這些都歸罪於了中國的所謂腐朽落後的政治文化傳統,認為是中國的文明傳統太爛了,所以不能率先讓中國進入工業革命和現代化,這樣一種可笑的不負責任的結論。 歐洲人在講述他們得以率先進入工業革命的曆史故事的時候,是刻意回避淡化他們野蠻掠奪屠殺開拓殖民地曆史的。 所以我們在根據歐洲的故事,研究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才會被帶到溝裏去。 早在歐洲人發現新大陸五百年前,中國的鄭和船隊就已經率先發現了新大陸,為什麽中國人沒有因為發現新大陸而引發工業革命呢? 這裏缺了一個關鍵詞,資本主義的思想體係。 鄭和發現新大陸,是和平的文明的。中國人沒有建立海外殖民地,掠奪沿途財富的想法。天朝上國無所不有,你們蠻夷之地沒有什麽是我需要的,這是仁義禮智信的優秀中華傳統。 然而在中國人學習了西方百年之後的今天,卻讓中國人痛心疾首,扼腕歎息於那段曆史了。以至於吊詭的認為文明的中國人比野蠻殘暴的歐洲強盜愚蠢落後。其實這是不對的,凡事都是有因果的,正是歐洲人在經曆了漫長的中世紀那種人類最野蠻黑暗的文化條件下,才形成了大量生計沒有著落的流民鋌而走險去做海盜,正是歐洲人當海盜的傳統,生產力水平和物質的極端匱乏,才導致了歐洲人貪婪野蠻,醉心於掠奪財富。財富等於資本,這是歐洲人形成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基本前提。這一點上,日本的曆史也很相似,日本也形成了海盜傳統,也就是我們曆史上所說的倭寇,他們也是日本那種野蠻落後的社會形態下產生的大量流民,鋌而走險不斷地襲擾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隻不過由於大陸的軍事力量比較強大,讓他們最終覆滅了,日本沒有能夠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歐洲那樣的發展而已。 為什麽據考證,宋、明、清就形成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沒有發展成歐洲那樣的資本主義呢?最根本的還是中國政治文明當中的抑商傳統。這也很正常,穩態的農業文明生產力水平下,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下的資本積累再投資再生產,到了一定程度,必然會產生大規模的土地兼並,財富的集中,這種無限擴張的資本逐利行為,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大一統國家內部,必然會影響到農業生產力水平下的經濟分配,從而危及社會穩定,統治者打擊商人的過度擴張是必然的事情。中國的民為大的政治倫理,讓中國人在長期的曆史發展當中,得以避免像歐洲底層人民那樣,在長達千年中世紀那種痛苦生存狀態,其實是中國人的幸運。中國的政治文明傳統根本就不會像歐洲那樣用殘酷血腥的方式發展出資本主義來。而歐洲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階段,勞動人民被那種極端痛苦的盤剝也不應該是中國人應該向往的。 今天我們認識西方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的發展曆史,是被渲染成了金色浪漫光環的,他的過程實際上要殘酷的多,工業革命工業化需要大規模的資本積累再生產這樣的循環過程,歐洲的底層人民也是付出了巨大殘酷痛苦的代價的。正如馬克思所描述的那樣,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肮髒的東西”,隻有這樣才能使得資本家得以積累資本實現科技進步和生產力水平大發展。我們應該多讀讀那個時期歐洲的小說文學作品,去了解那個殘酷的曆史,而不是看著西方獲得生產力水平巨大進步後,實現的那種光鮮亮麗的富足狀態去跪拜。 歐洲人得以率先實現工業化原始積累,首先得益於歐洲人殖民全世界獲得的巨大外部財富,這在人口資源稀少,生產力水平極端落後的歐洲那種條件下,駕著幾艘小破船去遠洋航行,大洋當中海盜猖獗,抗拒大風大浪的能力差,很多時候都會人財兩空,是風險極大的,這就需要歐洲人建立分攤風險一套機製,從而在歐洲就形成了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那些資本主義的體製安排萌芽。 通過殘暴無情的殖民掠奪,歐洲人獲得了發展資本主義的第一桶金,也就是獲得了資本,這種資本再生產的機製,為歐洲發生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前提。 這個很清楚很簡單的事物發展邏輯,在中國人還很貧乏落後,完全沉浸在西方人給我們構建的認識體係當中,還處於仰視西方的發展階段下,是很難理解接受的。 在我們發展到了今天,開始平視西方,帶著民族國家自信自豪感,仔細審視思考這個問題,才有可能理解其中的邏輯。 原因就是中國經濟今天也積累了巨大的資本,隻要是技術積累和市場發展階段到了,不管是什麽,過去那些中國人認為遙不可及的高端科技,隻要投入足夠的資本人才去開發,就沒有什麽是不可能被突破的。近年來,高鐵核電超級計算機等等這些世界領先的高科技成果大規模湧現,表明西方人的領先優勢並不那麽神秘,也不是那麽的高不可攀。長期以來,西方灌輸給我們的意識形態決定論式的東西都是荒謬的,給全世界都帶來了很大的誤導。 歐洲人的奴隸製文化、殖民主義和大航海時代相結合,使得歐洲人獲得了百倍千倍的超級資本積累。在這個前提下,歐洲貴族階層和大地主就有了資本和閑情逸致玩一些奇技淫巧的玩意兒,豢養一些開發研究這種東西的人才,偶然的研究出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理論。 也就是說,在技術的研究開發過程中,歐洲人在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偶然的發現了科學。 技術不等於科學,能工巧匠技術在任何一個人類社會都會存在,而且也可以達到巧奪天工的水平。比方說中國的絲綢瓷器建築指南針火藥的發明,然而卻沒有上升到科學的高度。基礎科學規律的研究並不會立竿見影的帶來經濟效益,但卻是啟迪智慧的很有意思的發現,部分歐洲貴族和資本家熱衷於養天才科學家玩數學物理化學,最初的理由僅僅是資本多的沒事兒幹的興趣驅動。所以科學在人類社會產生是個偶然事件,隻有在一個社會階級積累了大量的資本財富的情況下才會出現。而隨著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的研究深入,也就可以促進技術獲得科學普遍規律的解釋,促進經濟實用技術的產生和發展,從而促生了歐洲的工業革命。 科學產生的背景是美洲原住民被屠殺殆盡,和非洲上億黑奴的血淚。正是這種大規模殖民主義利潤和資本的積累,才養出了現代的科學。回避這個背景談歐洲人的人文科學傳統都是避重就輕,不符合實際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中國和其他文明地域,盡管技術高度發達,卻沒能產生科學,那種真正的以人為本的文化,不能通過屠殺掠奪去積累超級利潤的文化,是沒有足夠資本滋養出科學來的。 科學的革命性發展帶來了歐洲的工業革命,至此人類就進入了古代與現代的轉折節點。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因生產力水平的極大躍升,他的發展邏輯就發生了根本性的不同。用農業文明時代的曆史邏輯來套工業文明時代的曆史發展是不合適的。 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是人類的生產力得以極速擴張的基本前提,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進步,但隻是相對於生產力來說的進步,不管怎麽說生產力的極大進步對改善人類社會的生存狀況無疑是很有幫助的。許多農業文明時代的生產力製約導致的許多問題和曆史經驗也都被顛覆了。 農業文明時代的生產力製約是什麽呢?其實中國人是應該很有感觸的,那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學過的耳熟能詳的王朝興衰更迭的曆史。 近代中國對自己的曆史的解構都是忽略一個重要前提的,把每個繁榮王朝的必然衰敗歸罪於我們的政治文明傳統腐朽落後,這樣一種明顯違反事物邏輯的的結論。之所以這個邏輯能被曆朝曆代,乃至今天所接受,隻能說是為了給新王朝的合法性、正當性尋找依據,否則新王朝應該把舊王朝的合法繼承人請回來做皇帝吧。 中國曆史的書寫忽略了什麽前提呢?那就是為什麽這是興衰更迭的曆史,這個政治文明傳統會衰亡可以理解,因為它的確衰敗下去了,但同樣政治文明傳統為什麽能維持興盛上百年呢?我們的曆史解釋無非是說新皇帝勵精圖治,末代皇帝腐朽墮落,是這麽簡單的問題嗎?邏輯上說得通嗎?為什麽衰亡不在前一百年後出現,不在二百年後出現,每個興盛王朝都能維持二三百年甚至三四百年呢? 漢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計414年。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計289年。 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計319年。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計276年。 清朝公元1644年--1911年,計266年。 新中國公元1949年--今天,計68年。 如果衰亡的曆史總結是合邏輯的,那麽每個興盛王朝能維持興盛200年以上就是不合邏輯的。 試想一個興盛的王朝安定發展了兩百年會是怎樣的結果?從落後農業國建立的新中國,在四十年裏人口就翻了一倍,那麽每個興盛王朝在200年裏人口翻四五倍也是正常的。在農業文明時代,你的農業生產能翻四五倍嗎?有學者根據農業時代人類生產力水平的發展做過推算,那個時候經濟生產力水平發展翻一番需要一千年的時間。這是什麽意思?不是中國的政治文明傳統腐朽落後,而是你的這個傳統太好了,你能維持安定發展兩百年,必然的就會人口增長達到你的經濟撫養人口的極限。這種情況下,不管什麽製度,你的老百姓都是不可能吃飽的。即便統治階級不腐朽,人人平均分配,你的老百姓也是不可能吃飽的。這不是政治治理問題,而是生產力製約問題,是殘酷的自然法則。 這就好像是一塊封閉的水草豐美的大草原,兔子的天敵突然消失了,對兔子來說,這應該是天大的好事吧。可是兔子會因此無限繁殖,把草原吃光啃淨,沒了食物,兔子種群也就跟著都餓死滅絕了。是中國的政治文明追求以人為本,民為天的傳統,一定程度上消滅了人民的天敵,讓人口無限繁殖,導致了生產力撫養人口的極限,吃不飽飯的人們當然起來造反,隻能通過戰爭動亂大量消滅人口,才能讓政治經濟重新洗牌,這樣迎來的新王朝依舊能維持幾百年的興盛繁榮,這更像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自然法則。而其他文明沒有中國這樣好的以人為本的政治傳統,其殘酷性限製了人口的無限繁殖,反而可能能夠維持更長的統治。我們接受的曆史敘述都忽略了這樣一個重要因素,讓中國人接受了中國的政治文明傳統是腐朽落後這樣簡單的錯誤的標簽。 中國人今天在觀察中國的發展問題時,社會的主流輿論是缺乏自信的,原因就是很多中國人認識事物的基礎前提出現了偏差。這也不奇怪,因為中國畢竟貧窮落後了上百年,與西方發達國家形成了巨大的差距。在這個基礎上,以國家民族救亡學習追趕為目的,全麵引進學習西方的知識體係是我們當然的選擇。隻不過這種學習是仰視膜拜式的學習,缺少了自己的理性辨析和思考,這在一百年前中國人的學習過程中,曾經給中國帶來沉痛的刻骨銘心的代價,然而並沒有在中國的主流學界形成清晰的反思成果,以至於至今中國的很多輿論依然是西方中心論的觀點,或者就是完全對立的極左觀點,這是很糟糕和危險的。 根據前麵分析的,中國人按照西方資本主義原則發展是沒有前途的。在人類已經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能夠相互確保毀滅的今天,那種發展帶來的可能是全人類的毀滅,每個理性的人都不應該有這樣的選擇。 控製資本主義的這種毀滅性前途,唯有中華文明傳統可能發揮這樣的智慧,也就是說要改良資本本主義,換言之就是所謂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由於長期受到西方知識體係和思維方式的影響,很多中國人形成了一種黑白分明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這不是中國的文化傳統。中國的文化傳統是陰陽調和和諧的思考問題認識問題的哲學。西方那樣的二元對立思維很危險,就像美國贏得了冷戰的勝利,就愚蠢的得出曆史終結論來,這帶來了西方國家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導致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給西方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衰退和麻煩。 今天的世界很大程度上還是西方主導的依據叢林法則的世界,國家間的競爭還依舊是弱肉強食的競爭。在這個國際現實背景下,中國人思考認識問題不能理想化,維持國家的發展強大依舊是中國維護自己利益乃至全人類共同利益的第一要務。 要發展強大就離不開資本主義的原則。道理很簡單,你還必須積累資本不斷地提升生產力水平,以此來維持自己的國際競爭力。這不是我們概念裏的意識形態意義上的資本主義,而是必須重視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對推動生產力發展提升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協調平衡資本和生產力發展的關係。把資本積累再投資再生產和社會分配對立起來的思考方式也是自取滅亡之道。 過去中國計劃經濟時代形成的意識形態對立的姓資姓社的爭論,是偏離了正確軌道的。原教旨的社會主義也是一種國家資本主義,是完全由公有製為主導的資本積累再投資再生產,市場的投資主體是政府,這在生產力水平極低的發展階段是合適的選擇,然而當你的經濟基礎達到一定的程度,在解決了有沒有的基礎供給之後,老百姓的消費需求就變得多樣化了,這種完全公有製體製就無法在微觀經濟領域麵麵俱到,就會成為你的資本投資效率提升的製約因素。 在市場的日常需求領域,老百姓用個針頭線腦日常用品,買個菜吃個飯,這種近末端市場需求,你由高高在上不接地氣的政府來決定,顯然你的供給就不會是市場需要的,這種脫離市場需求的生產意味著巨大的浪費,也是缺乏活力的,也就是說這種意識形態式的僵化安排,使得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資本投資效率,在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就開始落後於西方資本主義的資本投資效率了,因此在國際競爭當中輸掉是必然的。 然而西方資本主義那種放任自由的私有製為主體的資本投資模式也不是沒有問題的,事實上西方國家並不完全是私有製經濟。與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僵化的完全公有製經濟是不同的,西方國家也存在龐大的國家投資產業,因為很多社會基礎投資是很難很快見到效益的,又是你的經濟社會發展所必需的。私人資本所不願意投資或者沒有力量投資的領域,隻能由國家資本投資建立起來,比方說鐵路公路電力基礎研發投資等。西方資本主義陣營的勝利正是建立在這種混合所有製模式之上的,而社會主義陣營的失敗正是意識形態僵化的結果。 近年來,中國推行的混合所有製改革,正是出於這個現實發展需要提出的。然而大家知道這在社會上產生了很激烈的爭論,原因就是這種對立不可調和的意見成了意識形態對立,不是基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所做的理性思考,需要我們實事求是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資本主義需要再思考建立他的政治倫理道德,不管是國家資本還是大型私人資本,其實都是建立在全社會的公共資源供給上的,那種我私人合法獲得的資本就是私人可以任意支配流動的思維,雖然已經是今天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共識,但是這不應該是合理應該認可的道德倫理。 馬雲所宣揚的你擁有一百萬美元,那是你的,你可以用這些財產過你喜歡的生活。當你擁有一千萬美元以上,那就不是你的錢了,而是社會賦予你的責任,讓你管理好這些資本創造更好的價值。這是對的,但這不應該隻是個別企業家的私人的認識,而應該成為全社會共識。那些身家百億千億的富豪的紙醉金迷不應該成為我們社會的英雄,實際上是揮霍全社會財富醜惡的腐敗行為,遠比那些巨貪可惡,最起碼巨貪們還不敢高調的用那些錢。 不管是國家資本還是民營資本都有一個共同的屬性,那就是都是中國的資本。把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對立起來的極左思維也是要不得的,中國革命事業的多次存亡危機都是極左導致的,這是我們需要牢記的曆史教訓。對中小型民營資本應該比較寬容鼓勵,不能一概而論。但對於大型民營資本他的運作價值取向是關係到國家經濟安全的,需要有相應的監管機製,甚至建立一票否決製度,不能讓這種大規模資本運作恣意妄為,但這一票怎麽決定則是個複雜的問題,需要綜合全盤考慮,研究出個妥當的辦法來,不能輕易亂來。 國家資本的問題也很多,國企改革四十年可以說是各種常識都試過了,都不能解決問題,往往是解決了一個問題帶來新的問題,凡事隻要牽扯到巨大利益就注定會很麻煩。十八大定下來的混改政策遭到了很大的社會阻力,至今也沒有得到切實的推進。混改方向其實是對的,但是沒有給出個清晰的理論框架,導致了左右各自按自己的立場解釋,搞得一地雞毛了,這正是改革的困難所在,需要摸索前進吧。 今天是時候建立自己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把顛倒的曆史認識邏輯矯正過來了,這是關係到國家安全發展以及我們每個人福祉的重大問題。 微信訂閱號:caogenzhiku
|
轉型燈網友好,依您推薦讀了金華博主《對世界政治經濟曆史發展邏輯的梳理》,與我的觀點有所異同。突出之異為,他將西方工業革命、經濟增長乃至科學理論的發育發展歸因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具體分析中華文明不達此功則是政治上的抑商傳統(為什麽要抑商啊,難道商業不能為民增長福祉)所致,歐洲科學的萌生則是豢養食客喜弄奇技淫巧造成,似乎中國古代還缺乏那麽幾千食客似的,等等。如此原因的揭示還是膚淺了。
從係統整體的角度觀察,中西的初始差異到底在哪裏呢?有人曾歸結到比較高的哲學範疇是比較有說服力的。西方的哲學如古希臘哲學的發軔與中國哲學是有大不同的,前者刻意追求事物的真相乃至真理,後者卻似乎並不追求這種深刻性,而是喜歡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停留在一般性的道德倫理上薈萃思想,由此不同的哲學指導必然會在次生性的科學技術、政治倫理以及經濟模式上表現出不同的類型特點來。
進一步深層的問題或者根本原因是:為什麽西方就具有了總科學稟賦那樣的哲學,而中國卻總隻有停留在一般性倫理道德無法醞釀科學的哲學呢?這個源頭還隻能到精神信仰(或者觀念文化)那個曆史淵源更為久遠的“主體”中去找。理順其邏輯關係則是可以表達為,信仰決定哲學,哲學決定其它。任何類型的文化都是不同思想或追求的產物。如果某個信仰自始就致力於求真(而不是求功求名等),甚至不惜性命的去做,假以時日,當然就有總科學的哲學誕生的。概括說一句,以精神信仰或觀念文化的不同來演繹人類各個族群的發展史更有邏輯上的周延性。
與金華博主文章觀點趨同的是我也反對全盤西化。因為觀念文化幾百年幾千年作為主流思想意識的流行統治,它事實上已經入血入肉入骨了族群,物化成了諸多社會運轉的內在規律,我們怎能無視規律,全盤搬來一個迥然有異的文化讓社會運轉得好呢。這是從大的方麵來講的道理。聯係實際而言,我更為過來幾十年那種從西方經濟學政治學等時髦理論與實施方式直接搬來指導改革事業所造成的越來越大越積越重的問題痛心疾首。為什麽我們的改革有那麽多的“不成功”,其思想根子就是這些囫圇吞棗欲速不達的專家學者做派造成的了。
不知吳青萍博主們的讀後感會是怎樣的?
首航時間
鄭和 哥倫布
1405年 1492年
船數
200多艘 3艘
航船大小
長151.8米 長24.5米
寬61.6米 寬6米
最大的不同點,是鄭和下西洋所經過的國家和地區,全部是中東阿拉伯和波斯船隊的通商口岸。鄭和是伊斯蘭教徒,主導船隊航行的核心人物,可以設想為阿拉伯和波斯人的後裔。元末福建泉州有大量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曾經造反屠殺當地的漢人。後來被元軍鎮壓,當地漢人實行反屠殺,他們到各地逃亡。
哥倫布所率領的西班牙船隊,實際上也是繼承阿拉伯人的航海技術,他們向西航行,認為地球既然是圓的,向西航行就能到達東方的印度和中國。他們到達美洲後稱當地的人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
歐洲人後來經營歐洲、非洲、美洲的三角貿易長達300多年。從歐洲運送槍支和工業品到非洲,購買黑奴帶到美洲當農場奴隸,所生產的棉花、糖、煙草等帶到歐洲。
但這樣的殘酷貿易並沒有使歐洲富裕,一直到1840英國冒險向中國發動鴉片戰爭是因為英國貧窮。
一直到19世紀末發展電氣化和使用石油能源以後,歐洲才開始富裕。
中國改革開放,對歐美日本各國的資本家開放,但沒有對我們這些獨立人士開放,我空有一身本領無處發揮。